文│王维涛
“阅读”与“写作”应密切结合
文│王维涛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哪一面,语文教学都会倾斜和失衡。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以看出,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充分做好阅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在写作时产生智慧的火花,才能出现创作的灵感。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白居易的创作生涯中,阅读也是贯穿始终;司马迁阅读大量的书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才写出了《史记》。这足以说明阅读还可以增加生活储备和知识积累。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阅读学习做到位,写作就成功了一半。阅读是收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围绕教材,选择一些阅读文本让学生阅读积累,反复揣摩、领悟、消化,将范文中的语言“化为自己的私有物”。别人文章里的养料只有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才能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妙笔生花。一篇好文,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还可以让人欣赏和积累到优美的词句,学习到写作方法,获得写作的经验。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代教育界也流行一句名话,即“教是为了不教”,并把它视为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只有把读写听说的方法教给学生,才能使他们的语文能力逐步形成并发展。具体到阅读教学,教师对课文的处理绝不能仅仅停留在把课文讲懂、讲透上,而要善于从课文中抽象出具体的阅读方法,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阅读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精读和略读结合。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二是学会选择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三是要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的方法,才能更好地阅读文章,更好地理解文章,才能学会写作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的技巧。”教师应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会课文的写作方法,然后再应用到实际写作之中。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北大荒的秋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让学生通过对北大荒田野中的大豆、高粱等描写方法的学习,掌握环境描写的方法,然后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写一篇《秋天的校园》。再如学习《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写书屋内部陈设,作者是按方位来写的。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的教室。首先,引导学生选好观察点,然后再按方位来写。结合《颐和园》这课,作者抓住几处主要点:长廊、万寿山、昆明湖、长桥,按总分总的写作方法来写。我就让学生仿照这样的方法来观察“我们的学校”,动笔前,先对学生提出具体要求,观察的方法和重点。
小学生以模仿为桥梁,以片段训练为手段,以读促写,读中有写,写中有读,以读带写,以写促读。在读写的巧妙结合中,写作文不再是学生学语文的难题,学生的读写水平一定会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语文味儿也一定会更浓。只有这样,阅读中所积累的素材才有用武之地。
其实对学生的写作方法的引导还有很多,只要教师能够及时加以引导指导,就会把在阅读中学到的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写作之中。如果不会把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用到写作上,不会在阅读的基础上开拓自己的创新思维,阅读再多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阅读和写作,一个是理解,一个是表达,二者有别;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思想、观点和感情,运用的形式都是书面语言,所以二者是应该紧密结合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的前提。阅读教学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观点;阅读给学生提供写作范例,使学生学到写作方法,使学生的习作有所借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必须首先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辛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