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评《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

2017-03-23 21:15黎昔柒冯毅梅葛玉海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

黎昔柒,冯毅梅,葛玉海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4;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610059)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技术创新研究
——评《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

黎昔柒,冯毅梅,葛玉海

(长沙师范学院,湖南 长沙 410100;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4;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610059)

《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一书从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解读入手,梳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将技术创新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从经济、人文、生态和法治等视角深入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其体现了四个方面的特色:一是扎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技术创新研究;二是持守人本立场拷问技术创新价值取向;三是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关注中国技术创新现实;四是着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技术创新;当代社会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1]。他强调,创新是提高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资源丰富、科技人才众多的优势,占领创新高地,不断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2]。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3]。由此可见,党与政府极为重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将它提高到了国家宏观战略的高度,摆在战略核心位置。

技术创新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基于具体历史条件,在价值观规约下,通过创新实践使创新客体由“实然”变为“应然”,而实现创新价值的实践活动[4]。技术创新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必要与必由之路,易显飞教授等著的《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对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这一论题的探讨,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我国技术创新实践的有机结合,也是解决当前中国技术创新实践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一种可能尝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技术创新处于至关重要的位置,是将创新发展理念真正“落地”的关键抓手。

一 扎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拓展技术创新研究

本书关于技术创新的探讨重心,不是泛泛谈论其与当代社会之间的抽象关联,也不在于揭示技术或者技术创新的本质或伦理问题,而在于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关照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与实践问题。

首先,较为系统地梳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本书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5]:一是解放前党的技术创新观。在土地革命时期,党的技术创新思想与政策处于初创时期,其关注重点在于农业与军事技术层面的发展与进步。在抗日战争时期,党的科技创新政策已从简单的“技术创新政策”拓展到“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从“自然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延伸到“社会科学技术创新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党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科学技术长入经济”等科技创新思想。二是毛泽东的创新观。其主要体现在三个结合:科技创新革命与制度革命相结合;自力更生与学中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跟进相结合。三是邓小平的创新观。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尊重知识,尊重科技创新人才;学习国外先进的创新科技。四是江泽民的创新观。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的观点;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科技创新人才是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的关键;提出建立新型科技创新体制。五是胡锦涛的创新观。他主要提出了自主创新发展战略,提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将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战略。六是习近平的创新观。他极为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育与科技创新的原创性,并提出通过体制改革释放科技创新活力。总体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的科学技术创新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其次,坚持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阐释当代社会的技术创新问题。本书的论述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矛盾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路线、坚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观为指导思想。一是实事求是地探讨了我国技术创新面临的瓶颈问题,揭示了我国技术创新在原创等诸多方面的不足。书中指出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但遇到的原创性技术创新供给不足也越来越严重,有必要从对国外的技术依赖中彻底摆脱出来,“引进只能缩小差距,创新才能决胜未来”。二是基于矛盾的两点论探讨了技术创新的本质及特征等内在问题,同时分析了技术创新与“创新发展理念”、 技术创新与“技术使用”、 技术创新与“经济新常态”、 技术创新与“以人为本”、 技术创新与“美丽中国”、 技术创新与“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相关性问题。三是坚持矛盾重点论,重点围绕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问题展开论述,凸显技术创新在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地位。四是坚持和发展了中国化的科技观和技术创新观。总体上,本书比较系统地阐释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创新观,强调结合中国国情,走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技术创新之路。

二 持守人本立场拷问技术创新价值取向

本书秉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思想,论证了技术创新必须“以人为本”的观点,考察了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提出了技术创新的人性化问题。

首先,本书梳理、揭示了技术创新历史演进的价值取向。技术创新价值取向是指创新主体在创新实践中的价值标准所取的方向。著者分别从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后工业经济时代三个阶段论述了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6]。就技术创新价值论视角而言,在农业经济时代呈现的是原始朴素的价值和谐;在工业经济时代体现的是工具理性的膨胀与价值理性的迷失;在后工业经济时代出现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在更高层次上的重新统一。要坚持创新价值系统的和谐,关键在于创新系统中各种异质价值取向之间形成“必要的张力”与合理的相互规约的结构。

其次,本书提出了“人性化的技术创新”[7]。著者认为,传统技术创新已出现“价值撕裂”,它的价值定位已被多方质疑。质言之,传统技术创新是以工具理性至上的“物本主义”为理论与价值支撑的。 因此,我们仅仅停留于经济化、效益化的技术创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走人性化的技术创新道路。人性化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创新活动应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创新过程应该有利于人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创新结果应该是符合人性,不违背人的价值,从而实现技术创新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人性化技术创新要求促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促成人们和谐共处,而实现共同的理想与信仰追求,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其具体要求如下:一是人性化技术创新应该能继续更好地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二是人性化技术创新更应该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充满人文价值关怀;三是人性化技术创新应该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本书还探讨了人性化技术创新的途径:一是要树立正确的技术创新价值观;二是在教育观方面,要大力推行对创新主体进行“两种文化”融合的教育;三是在技术社会观方面,要实现技术创新的人性化,公众参与是重要的外部动因;四是在文化观方面,应该在整个社会创造有利于创新的“人性化”社会文化氛围;五是要加强技术创新的伦理控制。

本书认为,技术创新是“人为的”,归根结底是“为人的”。因此,技术创新必须保持经济价值维度与人文价值维度之间的必要“张力”,做到事实与价值之间的辩证统一。

三 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关注中国技术创新现实

当前,党和政府极为重视技术创新,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创新发展理念”这一指导思想,因为技术创新已成为解决中国社会现实发展瓶颈问题的关键。本书基于“创新发展理念”关注我国的技术创新实现,不仅探讨了技术创新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关系,还讨论了技术创新与“美丽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

首先,就技术创新与经济新常态之间的关系而言,本书探讨了技术创新对于经济新常态视域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及其作用[8]。第一,技术创新是转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我国要打破传统的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发掘技术创新潜能,创新消费需求与消费供给。第二,技术创新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必须进行环保技术的创新,利用节能高效材料,合理分配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第三,技术创新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创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突飞猛进,能带来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其次,技术创新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关键抓手,而“美丽中国”又体现为技术创新的生态价值取向。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美丽中国”纳入“十三五”规划,其涵盖六大目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美丽中国”六大目标不仅规范技术创新行为,而且是其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著者认为,技术创新应遵循生态规律,创新过程与结果都要合理考虑环境容量、利用自然资源,使技术创新系统纳入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过程,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此外,建设“美丽中国”必须走绿色技术发展道路,技术创新必须考虑生态影响以及资源效率,必须使整个技术创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对生态的负价值归零。技术创新产品必须具有环境友好性;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材料资源的利用率;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消耗;必须保持最大限度的可回收再利用率。

最后,就技术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之间的关系而言,本书主要探讨了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形成过程,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以及中国实施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著者认为,创新型国家均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创新投入高,科技进步贡献率大,自主创新能力强。习近平的自主创新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技创新观的最新体现,著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习近平的相关阐述全面、深刻、丰富,对于优化我国技术创新事业的总体布局,打牢我国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与人才优势,掌握新一轮全球技术创新竞争的战略主动,引领我国技术创新事业朝向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指明了方向与道路。

四 着力探索构建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

首先,本书既下功夫探讨技术创新的本体论问题,也尤为注重其价值论问题,构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理论体系。就技术创新本体论问题而言,本书基于技术创新与技术的视角进行了阐释,认为从现象学视角来看,技术创新是唯一能揭示技术存在的方式[9]。现代社会的技术成果,如果缺少技术创新这一技术实现阶段,技术成果将不能最终商业化,而被消费者使用和体验,其存在意义也就无法呈现。因此,技术创新的每一阶段都包含对技术的领悟。正是通过对技术创新每一阶段与每一环节的具体把握,我们才能领会技术的真实含义。此外,著者还从多个学科视角对技术创新的界定进行了解读。一是从经济学或管理学视角将技术创新界定为实际成功应用的技术活动;二是从社会学角度将技术创新置于社会行为体系、社会能力体系和社会环境体系中来界定其概念;三是从技术学角度认为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原理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是从发明技术到构想技术、设计技术、试制和实验技术、生产技术、产业技术不断转化的过程;四是基于哲学角度来界定技术创新,此一研究途径呈现出了诸多理论研究向度。此外本书还探讨了“广义的技术创新”与“狭义的技术创新”,认为两者的区分体现了技术创新历史与逻辑的矛盾,只有将两者辩证统一地进行考察,用价值理性拷问技术创新的终极意义方能实现。就技术创新的价值论而言,本书所用篇幅较多,不仅有技术创新价值取向历史的纵向考察,也有“以人为本”、“美丽中国”等多方面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横向阐释,体现了技术创新价值研究的时间维度与空间维度的有机整合。

其次,本书既建基于技术创新理论,又融汇技术哲学、科技与社会(STS)、科学知识社会学(SSK)、技术的社会建构论(SCOT)等多门学科理论,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本书主旨在于探讨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探讨技术创新是什么这一问题时,著者结合技术哲学进行了深入揭示。在探讨技术创新与技术使用、技术创新与经济新常态、技术创新与“以人为本”、技术创新与“美丽中国”、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制度、技术创新与创新型国家之间的关系时,著者综合运用了以上多门学科知识,甚至在不同程度上融汇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科技法学等学科理论。

再次,本书既扎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将理论触角延伸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典作家关于技术创新的思想,使其技术创新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厚度。本书分析了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资本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等著作中的技术创新思想。著者认为在技术与资本结合,经济价值至上的时代,工人与自己的工作是相分离的,他们对之也并不关心,这是因为不是工人控制技术,而是技术控制工人,人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在资本主义大工业时代,工人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零件和齿轮。也就是说,每个工人虽然可以在不同的工厂之间流动,表面看上去有了自己选择工作的“自由”,实际上,他们成为了可以被替代的“零件”,他们不再是不可或缺的了,而是被“同质化”了,人们也就失去了其独一无二性和不可被取代的价值。著者对“技术批判”与“制度批判”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其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的深刻把握。

总之,本书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理论支撑,从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解读入手,梳理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创新观,将技术创新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从经济、生态、法治和人文等视角深入探讨了两者的相关性问题。本书扎根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但同时融汇多学科理论,拓展了技术创新的理论研究,为构建中国特色的技术创新理论做出了一定的学术贡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15-10-30.

[2]习近平在天津考察时强调: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发展 持续努力保障改善民生[N].人民日报,2013-05-16.

[3]李克强.2016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N].人民日报.2016-03-06.

[4][5][6][7][8][9]易显飞,等著.创新驱动发展——技术创新与当代社会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6.

(责任编校:陈婷)

Research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fromthePerspectiveofChineseMarxismTheory

LI Xiqi, FENG Yimei, GE Yuhai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100, China;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4,China;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 China)

InnovationDrivenDevelopment——Research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andContemporarySocietystarts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combs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Marxist, combines the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deep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problem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conomic, culture, ecology and rule by law. It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aspects: the first is to expand the stud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ooting in Chinese Marxist theory; the second is to ques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lding the position of people; the third is to follow Chines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ality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fourth is to explore and build theory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ese Marxism;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research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ontemporary society

A81

A

1008-4681(2017)06-0157-04

2017-08-17

黎昔柒(1976— ),男,湖南汨罗人,长沙师范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技术哲学。冯毅梅(1983— ),女,山东临朐人,东北大学博士生,沈阳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科技与社会、技术创新政策。葛玉海(1986— ),男,安徽毫州人,成都理工大学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技术哲学。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价值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