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识文本 表达有提高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龙胜小学 杨艳明
小学语文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它的重点是研究和处理教程。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在阅读教学中,善于挖掘文本资源,找到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例如仿照精彩文本,模仿扩展;展开想象翅膀,联想扩展;不着墨处添色彩,补充扩展;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出写作的甘泉,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文教材 模仿扩展 联想扩展补充扩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习作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小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本。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找到读与写的最佳契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训练。
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同等重要。”我们的课文大多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名家名篇,经典之作。这些名作除了蕴含深刻的思想之外,文章的措辞、句式、篇章结构等都给孩子提供了照着模仿的范例。如《少年闰土》一文的人物描写是最引人注目的,在细致分析了文本人物描写的特点之后进行一定的课堂练笔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我安排了一次针对外貌进行描写的练笔。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少年闰土外貌的句子:“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读一读,然后进行讨论:“你觉得这段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通过理解体会到:从这些外貌中可看出少年闰土是一个十分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这时,我再点拨学生懂得我们对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的认识和概括都是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来。说明外貌描写能让读者准确地认识人物。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写作方法,以班级同学为模特,把他(她)的外貌写出来。要求抓住特点进行描写,不写这个同学的名字让大家猜一猜你写的是谁。此时学生便饶有兴趣地接受这一作业。而后学生在课堂上现写现卖,展示了自己的写作成果,立即就可以通过同学的评价来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优缺点,满足被肯定的欲望。同学们相互挑战与竞争,实现了资源共享,这是全文写作所望尘莫及的效果。
联想是孩子智力活动的翅膀,是创造的源泉,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创造逼真的情境,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联想人物的心理、语言,事物的情节、经过、结果等,会使学生产生深厚的表达兴趣,取得意想不到的训练效果。如《坐井观天》这篇课文,既是一则充满童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篇进行口语交际的好教材。课文最后是这样写的: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看吧。”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一个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根据这段话设计相关训练,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将课文内容作适当的延伸。低年级学生以想象见长,给他们一个宽松的表达环境,他们会流露出一个又一个富有创意的构思,令人欣喜。
又如《凡卡》的结尾,教学中,我紧扣文章结尾只写凡卡在邮筒里投送他写给爷爷的信,回来后睡觉时做了一个甜蜜的美梦,留下了一串省略号这一载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小凡卡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他的美好愿望能实现吗?他的命运能改变吗?”通过学生回顾信封上的书写,探知凡卡的爷爷肯定收不到信;根据凡卡爷爷的境况判定爷爷即使收到信也不能接他回家;根据时代背景推知凡卡的美梦注定不能实现,等待他的是更悲惨的命运,以此更深入地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对小凡卡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再如学完《麻雀》一文,学生的情感还被老麻雀伟大的爱子之情感动着,此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我带着我的猎狗走开了,然而那只幼小无助的小麻雀多么让人担心呀!以后又会怎样呢?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设计一个结尾写出来。学生经过思考落笔成文,有的写道:深受感动的我离去后,心情总平静不下来,总在想那只可怜的小麻雀,最终还是返回原地,想尽办法把小麻雀送回巢里。还有的写道:老麻雀为了使自己的孩子不受到伤害,每天守护在小麻雀身旁,衔来虫子喂它,终于有一天,小麻雀张开翅膀慢慢地、慢慢地飞了起来,终于飞回巢里。读着学生描述的一个个结尾,我为这一环节的设计暗自高兴。这种与课文内容同步的读写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习作练习。
语文教材中有些句子的意思表达得言简意赅,有些句子则言犹未尽,留给作者较大的想象空间,在此时,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词句,把作者想讲而又未讲明的意思补充出来,也是训练学生习作的好方法。例如《爬山》一课中,在教学“阳光越来越烈,汗水越来越多,而我们父子俩也是越爬越高。不久,我们已站到山顶上了。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这一段时,我捕捉到了练笔的契机,在山顶上了,我们父子俩除了看见“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还看见了什么?有的说:“站在山顶上,只见山下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像一条玉带飘向远方。”“站在山顶上,只见蜿蜒盘旋的公路上,一辆辆车疾驰而去,像一只只甲虫在赛跑。”学生的想象和表达得到了同步提高。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文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利用好文本资源,深入挖掘课文的文化内涵,把握文本,挖掘文本,无论从哪个角度去选择语文课程的内容,都将会开辟出一片新的写作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