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邢会娟
合学教育:痛,并改变着
文 | 邢会娟
所谓“合学教育”,即合作学习模式下开展的教育。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自2016年引入“合学教育”项目,初始阶段似乎并未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于是,学校选取了一些教师进行小范围的“合学教育”研究,本人有幸加入其中。几次活动下来,我对“合学教育”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对“合学教育”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也逐渐认同。
以往备课,写教案的内容很空泛,认为教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设计上课的流程,教学时未必按照教案进行,价值不大,只有在作课时才会好好琢磨教案如何设计。跟随“合学教育”项目组听过两次课,接触上课教师的教案以后,逐渐认识到教案表面看是为教师上课服务,实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如何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服务,就需要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规定的考点和要求,分化成具体的可操作的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落实到学生学习过程中,落实到教师的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高屋建瓴,认真研究好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做到宏观把握和微观落实相结合。
教师:从主控走向主导 从教学的过程看,单纯地以教师讲课为主,教师会很轻松,因为心中已有预设的教学流程和答案,但是却没有办法验证学生学习的效果。按照“合学教育”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位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再加以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者学习方式以教师为主体,后者学习方式教师则为主导。我很认同“合学教育”倡导的不“在教中学”,而“在学中教”的理念。前者强调教师的地位,后者强调教师的作用。看似是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化,其实是一场教学的革命。从教学效果而言,教师是主导地位的课堂看似教学进程慢,但是学生的参与度更充分,教学效果会更好。
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 教师占主控地位的课堂,如果教师开明民主一些,学生还有开口发表不同意见的机会,如果教师稍微严格霸气一些,课堂就成了一言堂。而“合学教育”倡导的学习方式,从学案上就能体现出学生地位的变化。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环节一览无余地出示在学案上,这无疑明确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更加清晰课堂学习内容,势必会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随意随性而为,而是成了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过程。学生的学不再是为学习而学习,而变成了对学习方式和学习规律的一种探索。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被动地接受走向主动探索与发现。
教师占主导地位的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仅限于看学生能否回答问题或者是否做对题。而对于合作学习状态下的学生,评价方式由单一变得多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向同伴寻求帮助,也可以随时跟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甚至可以随时跟同伴讨论问题。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解决问题的态度,与同伴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学习效果的达成等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评价,由只对学习效果评价转向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能力的评价。这样的评价过程,增加了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机会,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无形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评价方式的多元,也更有助于教师客观、真实地评价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加客观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树立学习的自信,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总之,合作学习模式的尝试与探索需要教师投入较大精力,当教师在改变时感受到痛苦了,也就意味着改变已经发生。“合学教育”和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行不仅需要教师的改革意识,更重要的是班级存在合作学习的土壤,而要创造这样的学习条件,需要学校整体大环境的酝酿,包括家庭教育的影响。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