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勇
(曲靖师范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针对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现状,结合一定的实际调查分析,探讨了大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兴趣以及相应的困因,提出了一些改变现状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现状;策略
1 引言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 推动人们去认识新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 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对某课程有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 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探讨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并提出一些改变现状的策略。
2 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现状
1.1 大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认识现状
当前不少学生因为想不通数学就认为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难以学习的学科;因为不理解数学就认为数学是一门概念和规则从天而降的游戏;因为没有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认为数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学科,学数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因为没有领悟数学的思想和精神就认为“概念会背,公式会用,定理会证,题目会做”是学好数学的最高标准,这些现象表明,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已经不能等闲视之了,为此开展了相关调查和研究,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1.1 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学生中对数学兴趣浓厚的人数不是太多,自己数学成绩好的学生仅仅只有21%,说明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明显不足;经常做数学思考题的仅仅占13%,不经常做数学思考题的占66%,分析调查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的意识不强,有30%的学生认为他们喜欢数学是因为喜欢上数学课,这说明教师的人格魅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影響着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觉得数学很有用而喜欢数学的仅有12%,这说明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也是决定学生对数学感兴趣的一个因素. 有60%的学生认为影响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数学学科本身,这说明可以通过改变对数学的看法来改变那些对数学兴趣不浓的数学学习兴趣。
3 增强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厚的问题如何得以解决,结合对此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如下策略。
3.1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来源于实践; 数学与社会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数学是发展变化的; 数学内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数学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其中可能包含有错误等. 创新教育之所以值得开展,是在于其对人格的一种塑造功能,这可以使大学生看到:我是能干的,我是独一无二的;可以使学生懂得:失败也是一种骄傲.这才是创造的真谛.于是,不管大学生今后是否成为科学家、发明家,也无论他这一生有没有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成绩,我相信,学会创造的成就,必然有优秀的“自我意识”,这不仅对他大学习有利,更有助于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数学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 是一个在多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 数学教师所持有的数学观往往会影响学生数学观的形成。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其首要任务应该是积极、自觉地促使自己的观念改变, 以实现由静态的、绝对主义的数学观向动态的、经验主义的数学观的转变。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大学生数学观的转变。
数学具有其自身的魅力,数学美集中在数学的形式、简单、统一、对称、奇异等方面,如数学图形体现其外在形式美、数学的抽象概括性体现着简单统一的内在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呈现出对称美。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中的美,可引发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并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大学生由平面图形过渡到空间图形,从而极大地引发了大学生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大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
3.2回顾历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回顾我国历史上数学家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是不乏其人的;像古代祖冲之的圆周率、秦九韶的大衍求一术、刘徽的割圆术和杨辉三角等数学成果都为世界数学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包括近代的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陈景润、丘成桐等著名数学家;要不失时机地激励学生,使他们能站在这些科学巨人的肩上,为我国数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作出应有的努力,为使我国成为21世纪的数学强国而努力学习.通过这些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3 培养学生自主性以提高学习兴趣
大学生是受教育者,但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努力创造条件,采取适当的方式,教会大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改变那种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要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4 把数学问题还原到实际生活中去
数学来源于现实世界,也服务于现实生活,教师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与课题相联系的问题,把提出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爱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由兴趣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在成功的喜悦中再产生新的兴趣,以此循环,将一轮又一轮推动数学学习的不断成功。大学生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就一定能学得主动,但强烈的教学兴趣不是凭空产生的,这正是大学生“学”的规律中最突出的特点。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结合大学生“学”的规律的教学活动,以“乐”促“学”,才能改变大学生厌恶数学的这种现象,才能促使大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其身心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成玉娥.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9):10-10.
[2] 杨芳.关于中学生数学观的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05,(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