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7-03-23 11:46毛凤梅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期
关键词:课外作业问题对策

毛凤梅

摘要: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体验情感,学以致用的重要途径。大多数老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忽略了课外作业的设计,因此,本篇文章就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与批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效对策。力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作业;设计与批改;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2-01

语文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小学语文教育要在具体的言语实践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的言语实践仅仅依靠课堂40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这种能力的提高需要以一次一次的作业活动为载体。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怎么做才能实现课内外教学的有机结合呢 ?课外作业设计与批改问题很值得我们教师认真地反思。

1.作业设计与批改中存在的问题

1.1 目标不明确,设计存在较大的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目前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学完一篇课文后,课外作业就是填练习册。教师并不考虑为什么要布置课外作业,对布置什么样的课外作业认识模糊。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安排的单元主题一以贯之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来设计课外作业。不加选择、不分题型、不管难易全班少学生都做。完全不考虑精读课、略读课、训练课这些课型所承担的不同训练任务。让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得不到系统训练,学生整天忙着做作业可实际收益甚少。

1.2 形式呆板、单一,缺乏趣味性,掌握不住"度"。书面作业、题海战术居多,口头作业和动手操作作业少。抄词、组词、造句、填空、问答、作文,老面孔唱主角,千题一面,缺乏创新。有些老师课外作业量太多,例如一个晚上要学生完成两个或三个单元的测试题。这样的作业学生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写完,有的根本写不完。还有的老师课外作业难度过大,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可是有的学生理解课文都很困难,怎么能写好读后感?又怎么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3 "一刀切",无视学生个体差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学生个体之间在接受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有的学生能轻松地完成五道题,有的学生完成三道题就已经很困难了。课外作业内容与要求整齐划一,学生难以达到统一的要求。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作业难度、量的感受以及作业完成时间上均存在差别,让有差异的学生完成无差异的作业,学生的积极性能调动起来吗?

1.4 批改片面、草率,缺少激励引导。很多老师把批改作业的功能仅仅限于"纠错",特别强调错误之处,有错必纠。我们观察学生拿到批改后的作业本,翻开看一下本子上有没有打错的记号,然后就塞到书包里去。即使全对,反正大家都对,一个模式,学生很少获得成就感。教师完全抛却作业批改的点拨、引导、激励作用。学生从老师的作业批改中得到的只是自己的一次次"错误",从未体验过作业带来的喜悦。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作业设计与批改的对策

2.1 明确课外作业的目的。教师设计的课外作业是为巩固学生的知识,是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还是培养某种兴趣、体验某种情感,教师应有清楚的认识。真正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体验延伸到课外,使课外的训练能强化、拓展或提升课内所学,让课内课外形成互补之势,让课外作业发挥应该有的作用。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有三首描写童年生活的古诗,兩篇作家描写自己童年生活的文章,还有一篇外国作者描写童年发现的故事。课外作业设计要考虑到本单元训练点:感受儿童生活。

2.2 形式要"新",难易适度。教师要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内容。作业应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通过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如《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学生课内在老师引导下通过阅读材料了解到了有关汉字的起源、有趣的汉字等内容。课外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谜语、对联、歇后语、小笑话,然后独立或小组合作制成卡片、小册子,在班内展示交流。学生兴味盎然,学习效果毋庸置疑。

另外,把准课外作业的"度"。首先,课外作业量要适中,应符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因为量太少,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量太多,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2.3 分层设计,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不同的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有较大的不同,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一些学生"吃不饱",而一些学生"吃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遏制。教师应根据所学内容,把作业分成几个层次,分别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如《将相和》一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串联而成。设计作业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到两个故事讲述给家人听,然后听听家长是怎样评价故事中的人物的,再谈谈自己的看法。又如,《草船借箭》课后作业设计:读名著《三国演义》,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故事,哪个人物?说出理由。这样的作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读书多,理解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读原著,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特点,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可以读简版作品,了解故事梗概,知道人物大致轮廓。教师这样设计课外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不同的学生能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各有所得。优秀学生的潜能得到了挖掘,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间长了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完成作业,逐渐提高学习成绩。

2.4 细心批改,不吝赞美之词。有些老师错误地认为,课外作业领导不监管,批改草率、马虎,甚至不批改。其实,课外作业同样体现学生的 学习态度、能力及兴趣爱好。因此每一次批改作业,都要细心及时。从我的批改实践中,我认为课外作业批改除了老师批改之外,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小组成员互批、组长批改,班内展示、评讲等。要做到:正确使用批改符号;标注激励性的批语和评语。作为老师一定不要吝啬表扬,不要认为表扬就是对学生的赏赐,应该知道仅仅一句真诚地赞许足以让一个学生欣喜很多天,有的甚至回味很多年!每个老师都要认识到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经过有目的性的不断训练得来的。

总之,语文课外作业的设计,不可以简单地认为找几个题目或抄一些词语、背诵一段课文就解决了,不可草率对待。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立足课内,注目课外,通过对作业形式和数量的改善、难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达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识,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陈建华.对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作业改革的探讨.中小学教育,2006(06).

[2] 周亚梅.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有效性探微 [J]. 新课程导学 ,2011(36).

猜你喜欢
课外作业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外作业的有效性
浅谈“快乐的课外作业”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完成语文课外作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