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摘 要:在初中的各門学科中,化学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因为在化学的教学中处处有实验,可以说实验贯穿了化学学习的所有阶段,所以实验的内容非常重要,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实验的形式也需要教师巧妙设计,它存在很高的艺术性。实验教学可以在很多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比如掌握概念和原理、学习物质的性质等等。将对比实验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对照实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在我们学习的所有学科当中,化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学习都离不开实验,可以说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化学的学习就会显得虚无缥缈,没有实际。其中对比实验又是化学学习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它有机结合了“对比”和“实验”,而这两者都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在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学习、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对比实验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做好对比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且可以帮助学生产生更加灵活、发散的思维,更具创造性。
一、激发兴趣
对于学习的开展,最好的开端、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而化学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每堂课中都有实验,而实验中的一些有趣的现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又是产生学习动机的一个有效成分,更是学生学习动力的推动力。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对比实验。比如,在教授物质反应的内容时,对于石灰水和二氧化碳这二者之间的反应,就可以设计有趣的对比实验:选择两名学生到讲台上,让他们对分别放着水和石灰水的两支试管吹气,这时就可以发现这两支试管一支变得浑浊一支却没有变化。台下的学生就会感觉很疑惑,而老师就可以通过另一个实验将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再次进行说明。这样学生就可以了解和掌握这个知识,并且很好地点燃了他们的兴奋点,让他们对化学更有兴趣。
又比如,在对物质燃烧条件进行讲授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生活用品来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对于实验现象也更加好奇,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让他们对于科学探索产生更大的兴趣,对于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更强烈,对于化学的学习也可以更加积极和主动。
二、自主探究能力
比起传统的学习方式,对学习方式进行有效地改革和创新
是当前的新课程所倡导的,让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而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将对比实验运用到实验探究和实验设计中。比如,铁、锌、镁等活泼金属和稀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的实验探究中,稀盐酸中存在H2O、Cl-和H+三种微粒,这一点是我们已经了解的,但是哪一种可以和镁产生反应呢?这样以问题为基础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分析,这时我们就要对实验中的相同条件进行强调,突显对比,进而明晰实验的因果关系,使学生进行充分的体会,我们在进行对比实验时所用的方法,以及实验的原则都可以得到明确。在通过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也可以独自对实验进行设计。比如学生在分析了实验的现象之后,在和镁发生反应的可能性中排除了Cl-和H2O,那么就得出了结论是H+。在这个对比的实验中,经过了一个学习的过程,从提出问题到猜想假设再到设计方案、实验探索最后到结论的形成,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进行体验,并且从中发现了探索知识及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探究能力。
三、拓展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在课堂上对实验进行设计和演示的时
候,问题必须要经过精心设计,要形成一个系列,要能够从简单到深奥,由表及里。在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时,教师也要适时地进行点拨,对他们进行循循善诱,让学生能够对物质进行具体、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且具备了解物质内在规律性和变化本质的能力。比如对倾倒CO2进行实验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将两支燃烧的蜡烛放置于烧杯的高低两处,然后倒入CO2气体,可以看到低处的蜡烛比高处的先熄灭,就得出了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并且密度要大于空气的结论。通过实验,学生的印象就会很深刻,但是我们也要避免学生因为这个实验结果而产生定势思维。所以,通过对比实验告诉学生对于实验现象不要死记硬背,让学生的实验态度更加科学严谨,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更加灵活地掌握化学知识。
总之,在化学的学习中,对比实验教学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并且挖掘学生在学习中的巨大潜力,由此可以看出对比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可以在开放式的化学课堂中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
参考文献:
[1]张云芬.初中化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浅谈[J].理科考试研,2015(10).
[2]周子文.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得出结论能力[J].新课程导学,2015(7).
编辑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