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7-03-23 22:30崔冬梅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生物课课程标准师生

崔冬梅

近年来,随着我国初中生物教材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教学任务目标的时刻调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为一对有机统一的整体,必然要为实现教学任务目标而进行创新改变。那么,在新时期该如何创新初中生物教学?下面浅谈几点个人见解。

一、转变知识传输方式,实现师生合力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实验器材和生物标本制作,研究特定的新科技问题并独自或协作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这与旧课程相比较,既是教改的热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要想造就出高素质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的知识储备、教学能力、引导能力、实践能力都要进一步提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灌输型”转变为“探究型”,由传统的“教、学并行型”转变为“教、学交融型”;要求教师对探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把握程度都要进一步增强。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平等地交流探讨,合作探索发现,共同学习进步。

二、突出课堂互动,增强教学效果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堂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必然要求。“课堂互动”的根本目的是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因此,“课堂互动”是否成功,就要看学生是否能进行积极独立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展开“课堂互动”,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有效引导,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亲自动手操作和身心体验,在师生互动中深刻把握所学知识点的内涵,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鱼的结构特征”时,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和几位学生代表分别在黑板上进行“画鱼”比赛,最后师生共同分析绘制出的鱼形态的正误,产生共鸣,概括出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及鱼的结构特征。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情境激发、师生互动、直观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和探讨,从而得出结论。这种开放性的课堂,学生兴趣高涨,能够促使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完成认识上的飞跃。

三、创设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谋划创设课题情境,积极巧妙引导学生进入问题‘现场,引发学生热烈地思考探索,有效提升学习兴趣。要紧密联系把握知识要点,问题创设路径要明确、清晰,风格要新颖有趣,避免千篇一律。”例如,在学习“蝗虫的呼吸器官”时,教师可以讲“蝗虫潜水的故事”,同时提出问题:“为什么其他陆生動物头部浸入水中一会儿就会死亡,而蝗虫则不然呢?”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概括出昆虫呼吸器官的独特性。

四、善于设计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兴趣

积极利用初中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善于设计实验和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生物课的实践性非常强,在生物教学中辅之以有情趣的小实验,则容易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例如,在学习“呼吸运动时膈肌的变化”时,让学生准备矿泉水瓶、小气球、橡皮筋、塑料吸管等材料制作模型,通过积极的思考和参与,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分析及讨论这个实验的现象,再结合教师的指点,呼吸运动时膈肌的作用就容易分辨和掌握了。这样一来,无疑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善于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初中生物课虽然具有形象性较强的特点,但同样具有抽象性的一面,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感到难以理解,这是因为这些知识点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有些学生由于不理解教学内容,感到生物学习难度很大且枯燥无味,甚至产生了厌学心理,还有些学生一上生物课就恐惧头疼,这样就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于那些重点难点,可以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将这些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将这些重点难点转换成影像、视频等有声有色的画面,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设计,一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听觉冲击力提高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新事物的表象把握;二是通过形象直观的表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事物本质进行深刻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讲解“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知识点时,采用生动的动画来演示不同物质的进出,以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自然地引导过渡到课程学习中。接着运用悬念导入法或问题导入法,将视频和教学内容相结合,再通过问题探究,就能让学生较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参考文献:

胡霞.探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环保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0).

编辑 任 壮

猜你喜欢
生物课课程标准师生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高中生物课教学生活化探寻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的科学方法体系
职高生物课的实验教学探析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