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娟
摘 要:语文为所有学科教育的基础,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已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育课目。为进一步推进和实施素质教育,探寻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使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以全面提高,加深学生对情感的认知,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关键问题。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深入,使得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局限,导致小学情感教育一直未得到实质性提高,本文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小学生情感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 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文学教育承载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于小学生情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培养及促进作用。教育,教书育人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建立新时代健全的人格,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教育元素即情感教育。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材料中包含了大量的优美散文、诗歌,均为情感教育的绝佳素材。探寻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并加深学生情感教育的方法,于教书过程中达到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建立健全的情感、人格,已成为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进一步进行研究的课题。
一、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即人对客观事物所形成持续稳定态度的体验,情感体验对人的影响比情绪更持久深刻,不仅对个人对事物的认识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个人行为。心理学将认知、情感及行为组成一互为因果的三角关系。因此,应加强教育在小学阶段对情感的培养及影响的重视。
二、教育情感的意义
教育家krashen提出,情感因素可对语言的学习过程产生重要影响。而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该观点,包含情感元素的教学内容学生更容易接受,记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小学生的培养,情感教育应摆放在首要位置。
第一,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调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小学阶段的学生内心情感体验尚未完全发育,对情绪尚未产生成熟认知,表现即为各种情绪的外显,也较为夸张的在行为上得以体现。加之小学生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就要求教师能够主要以鼓励的方法,使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尊重学生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学生能够于特定环境中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将老师作为榜样进行情绪的调节,最终达到情感、认知、意识的统一。
第二,情感教育对学生的高尚情操进行熏陶。语文学习主要通过散文、小说、诗歌、剧本的大量阅读与分析得以进行[1]。优秀文学作品中通常包含作者的情绪情感。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就是对作者创作文学作品当时情绪情感进行还原。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适当的正确体验,对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体验作者创作时的情绪具有一定的促进,能够使学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情绪情感再次认识可以有效增强学生情绪感知能力[2]。若长时间熏陶在这样的良好情绪下,学生的情感体验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强烈。
第三,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发展健全人格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培养[3]。以往传统的教学理念多强调文化知识而忽视情感。此种教学理念极易导致尖子生产生不健全人格,即使累积了足够厚度的文化知识,但心理素质较差,在未来的深造、磨练中不能够将自己的文化水平优势發挥出来,反之需要更多人来帮助自己。目前,教育改革要求新时期教学理念要从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轻知识,重情感。
三、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语文不同于数学等自然学科,教学过程应循序渐进的进行渗透、熏陶,而不是逻辑思考及训练的不断重复。因此要求在教学上,老师应贴近学生,使学生的地位更加民主化。许多教师目前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例如,通过学生做阅读理解,用反复练习的方法使得学生对语言的识别及其意义的理解得以提高。而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进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排斥。因此情感教育不能够依托语文来进一步影响学生。此外部分教师,与学生关系处理不当,不仅减少了学生语文的学习时间,还使学生产生了负面的情感体验。部分教师依旧延续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四、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1.通过沟通促进师生及情感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就小学生而言,刚从家庭中走出,父母的言传身教除外,学校教育会对其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在学校中,教师榜样作用十分显著。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做好示范带头作用,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确切感受,并观察学习教师促进此关系发展的方法[4]。
2.深入发掘并充分利用素材
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涉及简单的情感内容。小学生心理尚未完全发育,还未形成复杂的情绪感知,因此,教材安排主要为单一情感。如亲情、爱国情感、友情等[5]。单一情感对教师而言,可能过于简单,但其正符合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材的发掘,使得教材中的相应素材充分利用进而培养不同情感。
3.情境教育加强情感教育
情境教学为小学开展情感教育常用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时,教师为同学创设与课文情感中心相关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主动与教师在情感中心区域充分体验文章情感。在情境扮演中,学生通过角色表演真实体会了文章情绪强度及浓度,并学会了课本中作者对该情绪的正确表达方式。
4.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习乐趣
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小组合作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等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并在丰富的课堂活动中开发自身情感体验。
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需从小引入,必要时需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方式多种多样,但要从教师入手进行逐步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通过榜样力量影响学生,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同时,进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武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5).
[2]邱洵燕.倾听语文教学的“情声”——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课外语文.2015(20).
[3]陈瑜姝.品赏细节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2).
[4]程国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理念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3,(04).
[5]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西靠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