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赫伯特玄学诗歌的巴罗克风格研究*

2017-03-22 15:19
关键词:约瑟赫伯特玄学

王 卓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

乔治·赫伯特玄学诗歌的巴罗克风格研究*

王 卓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

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属于巴罗克文学范畴,是英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英国玄学诗歌的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的研究对于丰富英国巴罗克文学、促进英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乔治·赫伯特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重要代表,以宗教抒情诗歌的创作而著称。在巴罗克文化语境下考察赫伯特的艺术风格和诗学思想有助于全面、多维度理解赫伯特的诗歌内涵与独特艺术魅力,对整个英国巴罗克文化的把握也具有重要作用。

赫伯特;玄学诗歌;巴罗克风格;视觉化;形式;色彩

一、巴罗克研究综述

“巴罗克是一个艺术史概念,也是一种风格的名称,属于诗学和美学的范畴。”[1]在巴罗克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初期曾一度得不到承认。1758年,法国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将“巴罗克”释义为“夸张和古怪”,将巴罗克看作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一种反拨。[1]巴罗克的贬义内涵后来随着艺术史研究取得的进步而逐渐得到了澄清。在人们对巴罗克的态度由否定到肯定的转变过程中有两位艺术史家做出了突破性的贡献:一位是德国艺术史家古力特,另一位是瑞士艺术史家沃尔夫林。古力特认为巴罗克应被视为一种独立的风格概念,这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但他割裂了巴罗克与文艺复兴间的关系。沃尔夫林则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其著作《文艺复兴与巴罗克》(1888年)指出巴罗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不是文艺复兴的堕落,而是文艺复兴创造精神的继续。[1]沃尔夫林还将巴罗克引申到其他相关领域,他是第一个把“巴罗克”作为术语并将之应用于文学批评的人。此后,巴罗克逐渐获得肯定的评价,并被广泛应用到整个文化领域。1962年,美国著名文论家韦勒克发表《文学研究中的巴罗克概念》一文,又一次掀起了西方学术界对巴罗克研究和讨论的高潮。[2]至今,巴罗克这一概念在西方已被普遍承认和应用。

国内巴罗克研究起步较晚。“巴罗克”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甚至未曾出现。但是,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和美学风范,国内学者越来越重视巴罗克,近些年相关研究逐渐兴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钱锺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把巴罗克译为“奇崛”。杨周翰(1986)先生认为,在文学方面,巴罗克追求神秘,意象华丽,着意触动人的感官,节奏和情节富于戏剧性,多用奇思妙想、矛盾、夸张、奇特的比喻等艺术手段。杨周翰先生还指出了巴罗克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强调修辞学是巴罗克产生的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指出“巴罗克就是危机时期修辞发挥特殊作用的表现”[2]。 叶廷芳认为:“对基督教的忠诚,艺术上不遵守古典主义的陈规,这些都是巴罗克的属性。”[1]郑克鲁指出巴罗克作家“热爱自然美景,重视古怪的、荒唐的、非同寻常的东西,喜欢玩弄文字游戏和俏皮话”。[3]95金琼认为巴罗克文学最突出的艺术特征就是注重文学作品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获得外在、感官上的震撼效果。[4]刘立辉指出巴罗克文学具有内视性和主体性的特征。[5]

从以上国内外学者对巴罗克的研究分析中可以看出,巴罗克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已经逐渐得到认可与接受,并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英国玄学派诗歌是巴罗克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一观点在历史上曾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甚至是否认,对于英国玄学派诗歌与巴罗克文学之间关系的问题历经许久的探讨,目前学界已经基本达成了共识:英国玄学派诗歌属于整个巴罗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6]14玄学诗人标新立异,大胆背离传统诗歌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模式,勇于创新,在巴罗克文化视域下进行诗歌创作,为英国诗坛的繁荣兴旺做出了杰出贡献。

二、乔治·赫伯特研究现状及动态

乔治·赫伯特是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的重要代表,以宗教抒情诗集《圣殿》而闻名于世。赫伯特被誉为“圣殿的甜蜜歌者”、“自成一格的诗人”、英国六位“天国歌手”之首。[7]1在整个17世纪赫伯特被抒情诗人尊为典范,与约翰·邓恩和本·琼森并称为17世纪英国三大抒情诗人,为英国文学史上宗教抒情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国外对赫伯特的研究早在17世纪就已经开始,经历了18世纪的冷落与边缘化之后在19世纪再次得到关注,此后由于T·S艾略特不断撰文给予极大的肯定与赞颂,赫伯特作为一名重要宗教抒情诗人的历史地位终于得到确认与巩固。对赫伯特诗歌的分析研究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了迥然相异的特点,总体而言,早期学者(如邓恩、培根、沃尔顿)对赫伯特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于他宗教诗歌中虔诚的基督教信仰、坚定的精神信念与美德传统,而后期学者(如柯勒律治、爱默生、艾略特)逐渐领悟到了赫伯特的诗歌才华和技巧,更多关注于其诗学思想与技艺,钦佩他的卓越诗学才智。诗歌中流露的赫伯特真实自然的心灵状态和情感历程也吸引越来越多的读者细心地去研读他的诗歌,美国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海伦·文德勒认为赫伯特的诗歌不仅对基督徒,对于那些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同样也具有重要的价值。[8]4总体来看,国外对赫伯特的研究目前已经趋于成熟,从17世纪至今都有从事赫伯特研究的重要人物及其评论作品,研究内容较为丰富。

相比之下,国内对赫伯特宗教抒情诗歌的研究与其诗歌成就和贡献相比显得不相适衬。20世纪30年代英国文学批评家燕卜荪在北京大学讲授英国文学课程译介与传播赫伯特诗作,我国的赫伯特研究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朱维之的著作《基督教与文学》出版发行,该书对英国17世纪的宗教诗歌进行了总体且翔实的论述,同时也对赫伯特其人及诗作进行了介绍。自此,我国学者对赫伯特的研究与译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后,李赋宁、王佐良、辜正坤、黄杲炘等专家学者纷纷著书撰文译介赫伯特的诗作。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的赫伯特研究呈现出了一派繁荣发展的可喜景象,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增加,研究内容更加丰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赫伯特的诗歌进行了评析并给予了高度赞扬与肯定,但是相对于赫伯特对英国诗歌的贡献及其诗歌本身的艺术价值而言,目前国内学界对赫伯特的研究仍存在诸多局限与不足,主要表现在诗歌研究内容相对较狭窄,多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赫伯特生平及诗歌创作研究综述;二、诗歌的宗教主题评析;三、诗歌主要意象分析;四、个别代表诗作赏析;五、诗歌结构分析。

综观国内外现有的英国巴罗克文学研究,学者们讨论和关注的中心仍是反古典主义的代表弥尔顿、斯托恩,玄学派诗歌的领军人物邓恩及玄学诗人马维尔,而对赫伯特等其他重要玄学诗人并未进行深入研究。虽然目前国内外学者越来越重视赫伯特作为玄学派诗歌重要代表以及宗教抒情诗歌楷模这一重要地位,但尚未见从巴罗克视角对赫伯特宗教诗歌进行深入分析的文章。因此,本文尝试从巴罗克理论视角分析赫伯特的宗教诗歌,探讨赫伯特不循规蹈矩,突破传统的局限,汲取巴罗克艺术精华,展现出来的独特诗歌思想与艺术文风。

三、视觉化的巴罗克图景

玄学诗歌作为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视觉成分丰富,视觉文化艺术发达。邓恩、马维尔、赫伯特等著名玄学诗人非常关注诗歌中的图像成分,着力使用语言构筑视图想象,注重抽象文字的图像化与视觉艺术性的处理,在玄学诗歌创作中践行着巴罗克的艺术风格。

巴罗克视觉艺术的出现及发展有其深层次的宗教根源,“巴洛克艺术是罗马天主教对抗新教势力所扶持的艺术工具,英国作为罗马天主教的强大敌对势力,对意大利巴洛克视觉艺术具有较强的排斥性。”[9]因此,当时英国天主教、新教对巴罗克视觉文化艺术的抵制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17世纪英国文学视觉文化的发展。但是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还是不断地通过各种诗学努力,采取了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对待意大利巴罗克视觉文化,并不排斥诗歌中的图像成分,在欧陆发达的视觉文化的影响下,取得了辉煌的视觉文学成就。据记载,清教诗人弥尔顿曾游历当时视觉艺术空前发达的意大利,并为古罗马的巴罗克风格建筑所影响,在《失乐园》第一卷关于万魔殿的描写中,仿效了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视觉结构。玄学诗歌领军人物邓恩也对视觉艺术颇感兴趣,在其诗作中多次提到欧洲著名建筑师和画家,并且本人也有收集绘画作品的爱好。[9]

乔治·赫伯特是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代表诗集《圣殿:神圣的诗篇与个人的呐喊》体现了赫伯特臻于完美的诗歌创作体验,他尝试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诗歌写作,通过使用奇喻(conceit)描述自己的各种宗教情感,表现了玄学宗教抒情诗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圣殿》是赫伯特沉思《圣经》的产物,充满了赫伯特作为虔诚的基督徒对上帝的无限冥想。尽管《圣经》以歌颂上帝为宗旨,并且这种歌颂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迎合了当时反罗马天主教、去图像化的艺术文化取向,但是赫伯特还是汲取了巴罗克视觉艺术的辉煌成果,超越了基督徒常规的思维模式,将看似毫无生机的各种基督教意象及基督教思想借助可视化的实物,通过奇思妙喻进行具象视觉构图,创作出了流芳百世的经典宗教抒情诗歌名篇。

赫伯特名诗《祭坛》(Altar)既是一首图形诗,也是一部视觉佳作,充分体现了赫伯特在巴罗克视觉艺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探索。

主啊一个破祭坛是您的忠仆

用一颗心筑起又用泪水粘固:

它各个部分象由您建造,

匠人的工具哪里能碰到。

也只有人的心

才无比地坚硬,

除了您没有谁

有力量叫它碎。

所以我这硬心

凭它的各部分

合成了这形状,

把您的名颂扬:

所以倘若我有幸得安宁,

这些石块将不停颂扬您。

但愿哪我有作您牺牲的福分,

愿您接纳这祭坛而使之神圣。[10]

这是一首基督教主题的诗歌。整首诗构建的视觉图形与诗歌主题相契合,体现了赫伯特偏离常规和程式化对巴罗克视觉化艺术的追求与探索。

依据《圣经》的内容,祭坛是基督教仪式中的重要元素,是人类向上帝敬奉贡品、祭拜、祈祷的神圣场所,也是人与上帝交流的地方。祭坛象征着人对上帝的虔诚与奉献。此处赫伯特将自己的心灵比作成祭坛,意指将完全遵照上帝的旨意行事。对于基督教诗人而言,对上帝的虔诚也表现为用诗篇来歌颂上帝的伟大,因此,这首诗亦是赫伯特用虔诚之心铸造的祭坛,透过文字、通过诗歌这种文体形式来歌颂上帝。在基督教仪式中基督徒献给上帝的祭坛是神圣的,由虔诚的心灵铸造的祭坛坚固无比,除了上帝之外任何人都不能将其打碎,但由于原罪,人类违背了上帝的意愿,逐渐堕落,祭坛也因此而破碎,人类对此应该持有悔恨之心,始终保持对上帝的忠诚,歌颂上帝的伟大荣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救赎”。

赫伯特通过控制每个诗行的音节数和音步数来调整诗行的长度,使整首诗的排列如同一个祭坛的形状。在赫伯特所处时代,基督教对上帝的神化与颂扬着力于语言表达,不看重或是抵制以图像及视觉作品对上帝的称颂,尽管处于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赫伯特还是采用了对思想感受进行视觉化的艺术处理手法,对抽象的基督教概念进行了图像化、实物化的巴罗克处理。赫伯特通过对诗歌构图的精心布局构筑了具象化的视觉图景,深化了《祭坛》这首诗的主题意义,体现了视觉图像对人类“救赎”的作用,强化了基督教强调的“救赎”的意义,巧智地表达了诗人无法仅用语言所表达的虔诚基督思想,实现了诗歌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在另外一首图形诗《复活节的翅膀》中,赫伯特也对诗歌的语言形式构建采取了巴罗克式的处理方式,通过图形的视觉感官作用,突出了“救赎”这一基督教主题,强化了美学效果,让读者在理解基督教主题诗歌内容的同时,获得一种外在视觉感官上的震撼效果,实现了巴罗克风格特征与诗歌主题的内在统一。

造人的上帝给人丰裕生活

但愚蠢的人把它丧失,

就因为日益堕落

最后竟至于

极落魂;

让我像

婉转的云雀

和你呀同上天堂

并歌唱今日你的胜利;

于是堕落更促我奋飞向上。

我尚未成熟便已开始忧愁;

而你还用病痛和羞耻

把罪孽如此惩处,

最后我终于

极消瘦。

哦请让

我同你一起

把你这胜利分享;

因为我倘把翼附于你,

痛苦磨难更促我奋飞向上。[10]

赫伯特巧智地利用了巴罗克视觉文化艺术,对诗歌形式进行了革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诗歌排版形式,而是将整首诗排列成一对展翅翱翔的云雀的形状,不仅从外观上让人赏心悦目,同时也通过诗歌形式强化了主题思想,意在强调基督教“救赎”的寓意:只要人类对上帝始终持有一颗虔诚和感恩的心,便可如云雀一般振展双翅,飞向天堂,与上帝结合,回到上帝造人之初的伊甸园的原始快乐状态,实现灵魂上的飞跃和精神上的不朽,最终得到宽恕和拯救。

赫伯特汲取了巴罗克视觉文化艺术的精华,突破古典传统,创新与超越,将巴罗克视觉艺术应用于宗教抒情诗歌的创作。《祭坛》和《复活节的翅膀》这两首诗歌便是赫伯特接受欧洲巴罗克视觉艺术并将其融入于宗教主题诗歌创作的范例,充分体现了赫伯特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对基督教的忠诚,艺术上不遵循古典主义的陈规,这些都是巴罗克的属性。”[1]

四、戏剧化的巴罗克色彩

根据巴罗克视觉文化艺术理论,当诗人心中产生某种奇特感受,通过语言无法进行有效表达时,就会借助意象、隐喻等可感实物进行构图式的传达,以便使抽象化、偏离普通人常规的概念可视化。作为一名基督教教徒,赫伯特将无限的虔诚与敬意奉献给了上帝,无私地帮助自己所在教区的民众,有着“圣赫伯特”的美誉。在代表作诗集《圣殿》中,赫伯特创作了很多关于基督教神职人员职责与义务的诗歌,《窗户》便是其中的一首。在该诗中,赫伯特探究了牧师应该如何忠于职守,才能将基督教教义及其承载的基督精神更有效地传播给基督教教徒。诗人以“主啊,人类如何才能宣传您的永恒话语?”这一主旨性提问作为《窗户》一诗的开篇,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逐步深入的解答。

为了阐释清楚牧师的职责,赫伯特将其物化,把牧师的身份类比为教堂的玻璃窗户,并指出了牧师具有复杂的双重身份,一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牧师作为普通人,具有常人的世俗性,同玻璃窗户一样脆弱,不堪一击;二是担任神职的牧师。作为上帝的代言人,牧师应该以传播神恩,歌颂上帝为职责,对玻璃彩画所记载的耶稣事迹进行宣扬,像阳光穿透玻璃窗户一样传播神恩,播撒上帝之爱。赫伯特智性地利用了巴罗克视觉修辞手段,通过对教堂彩色玻璃窗户的渲染强调了牧师这一神职的神圣职责。

教堂里彩色的玻璃窗户体现了巴罗克色彩美学、建筑学以及基督教神学的统一。色彩艳丽的教堂玻璃窗户上刻画着诸如最后的晚餐、出埃及记等内容丰富的圣经故事,因此,基督教教徒们可以通过直觉的感官与上帝进行直接交流,感受上帝的存在与荣光。当耶稣说,“我就是世界的光”时,“那些在色彩斑驳的窗户上舞动的光便成为了上帝以及上帝与人之间道路的象征。即使是一个没有接受过任何科学理论和宗教学方面学习的农夫,他也会把光线与神圣、黑暗与卑劣相互联系起来,在从玻璃窗洒射下来的光线的沐浴中,体验着自身与上帝之间的交流。”[11]

在《窗户》一诗的结尾,赫伯特再次论及“色彩与光芒”、“教义与生活”,“认为理想的牧师不应该讲述他人的故事,而应该讲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挖掘其中的精华。”[7]151赫伯特此处意指担任神职的牧师具有榜样性的示范力量,在实践中牧师如果能够严格践行他们宣讲的基督教教义则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基督教真理的可信度。据此,赫伯特在自己的牧师生涯中非常注重个人美德的践行。

“巴洛克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对色彩的偏爱,表现出厚重的色彩,以彰显宏大的气势或力量。”[9]《约瑟的彩衣》是赫伯特诗集《圣殿》中的一首宗教主题的十四行诗,该诗取材于《圣经·旧约》人物约瑟的故事。约瑟是雅各年迈时最宠爱的妻子所生,拥有优秀的德行,是正义与道德的象征。雅各对约瑟偏爱有加,为了表达对最小儿子的喜爱,雅各给约瑟做了一件色彩斑斓的彩衣,它既是父爱的象征,也暗示着继承权。源于此,约瑟遭到了其他11个兄弟对他的嫉妒与憎恨甚至是陷害。上帝对约瑟的眷顾使他免于一死,却被哥哥们剥脱了彩衣,辗转卖到埃及做奴隶。约瑟的兄弟们宰杀了一只公山羊,将约瑟的彩衣染上了鲜血,并告知父亲约瑟已经被恶兽吃掉了,因此雅各以为自己最深爱的儿子约瑟已经死了。

在《约瑟的彩衣》一诗中,赫伯特采用了巴罗克视觉艺术的表现手法,使用玄学巧智,以“约瑟的彩衣”作为诗歌标题,智性地将深刻的基督教主题意蕴与强烈的巴罗克视觉震撼力融为一体。诗歌并非以讲述圣经故事为主要内容,而是借《圣经·旧约》中约瑟与雅各的父子关系类比诗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凸显上帝之爱。上帝犹如约瑟的父亲雅各,将“彩衣”送给诗人赫伯特,让诗人在伤痛之中感受到了父亲般的慈爱与温暖,继续“在受伤中歌颂,在折磨中写作”[7]72。 作为圣子耶稣的父亲,上帝最了解耶稣蒙难十字架的苦痛,因此最懂得悲伤与疼痛这一情感。面对诗人的痛苦,上帝表现出了极大的仁慈,诗人也逐渐意识到了作为上帝的子女自己也如同约瑟一样注定要经历快乐与忧伤的双重情感体验。因此,赫伯特的诗作《约瑟的彩衣》深化了《圣经·旧约》中耶稣蒙难十字架这一基督教事件及主题内涵,表现出了鲜明的巴罗克文化倾向,通过巴罗克视觉艺术和巴罗克修辞手法将基督教教徒快乐与痛苦交织存在的辨证人生比作《圣经·旧约》人物约瑟穿的那件色彩斑斓的彩衣。

修辞是巴罗克文学的主要表现手段,《约瑟的彩衣》便是赫伯特将巴罗克修辞与巴罗克视觉艺术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在其他很多诗歌中,赫伯特都大量使用玄学奇喻,将抽象的基督教教义或基督教精神具象化,通过基督教教徒熟悉的各种宗教意象来阐明事理,论析基督教教义,赞颂上帝的慈爱与伟大,如诗作《教堂地板》“将善与恶对人类灵魂的争夺类比为教堂地板上刻画的多彩图案,通过强大的视觉效应来阐明耐心、谦卑、爱等美德能使地板保持结实和美观,忏悔能清扫罪对地板的污染”。[9]

五、结语

在巴罗克文化语境下,赫伯特的诗学观念与诗歌艺术都背离了古典主义的写作手法,呈现出了独特的巴罗克风格特征,主要表现为:一、对诗歌形式的革新。赫伯特善于利用语言文字构筑具象化的视觉图景,并借助文字构筑的图形来建构诗歌形式与主题之间的内在关联,以此深化诗歌的宗教主题;二、对巴罗克浓厚色彩的青睐。赫伯特善于使用浓厚色彩词汇及相关宗教意象,借助巴罗克的类比等修辞手段通过视觉的强烈冲击力和震撼力来突出诗歌的宗教内涵。因此,赫伯特是一位拥有卓越才智的、伟大的巴罗克视觉诗人,不仅为英国巴罗克文学,也为欧洲巴罗克文学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

[1] 叶廷芳.巴罗克的命运[J].文艺研究,1997(4):84-95.

[2] 杨周翰.巴罗克的涵义、表现和应用[J].国外文学,1987(1):1-14.

[3]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 金琼.一颗“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巴洛克文学的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探微[J].外国文学研究,2008(6):123-129.

[5] 刘立辉.英国巴罗克时期诗歌的时间内在化构建[J].外国文学,2014(3):62-69.

[6] 吴笛.英国玄学派诗歌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7] 吴虹.赫伯特宗教诗歌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8] Helen Vendler.The Poetry of George Herbert[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9] 刘立辉.17世纪英国诗歌的巴洛克视觉化特征[J].外国文学评论,2012(4):91-102.

[10] 黄杲炘.从英语“象形诗”的翻译谈格律诗的图形美问题[J].外国语,1991(6):37-40.

[11] 教堂里的彩色玻璃有什么特殊含义?[EB/OL].http://www.zhishi365.com/zhishi/201407/caiseboli.html.

StudyoftheBaroqueStyleofGeorgeHerbert’sMetaphysicalPoetry

WANG Zhuo

(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FuyangNormalUniversity,AnhuiFuyang236041,China)

17th-century English metaphysical poetr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Baroque literature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glish culture. Study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artistic style of English metaphysical poe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ing English Baroque literature and promoting the worldwide spread of English culture. George Herbert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British metaphysical poetry, famous for religious lyrics. A study of Herbert’s artistic style and poetic thoughts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Baroque contributes to a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nd unique artistic charm of Herbert’s religious poetry.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British Baroque culture.

Herbert; metaphysical poetry; Baroque style; visualization; form; color

10.3969/j.issn.1672- 0598.2017.06.015

2017-02-24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711)“英国玄学诗歌的巴罗克风格研究”;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AHSKY2017D74)“17世纪英国玄学诗歌的中国文化精神研究”

王卓(1978—),女,满族,辽宁绥中人;副教授,主要从事英国文学,商务英语研究。

I561.072

A

1672- 0598(2017)06- 0103- 06

责任编校:杨睿)

猜你喜欢
约瑟赫伯特玄学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改变
爷爷一定有办法
爷爷一定有办法
当代玄学报告之“解压”——YY嘛,谁不会啊
平衡
加9旬夫妇圣诞前被迫分居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玄学分析
智者和愚者
爷爷一定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