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勒德·胡赛尼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

2017-03-22 15:19娟,孙
关键词:千阳风筝阿富汗

王 娟,孙 妮

(1.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2.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卡勒德·胡赛尼国内外研究评述与展望*

王 娟1,孙 妮2

(1.安徽新华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2.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因对阿富汗社会的细致刻画和深情书写而蜚声国际,其作品视角独特、语言质朴、题材敏感、启示深远,并由此引发国内外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外学界对胡赛尼作品研究呈多元化趋势,而国内研究则局限于对现有国外研究的进一步阐释。本文提出应重视胡赛尼作品在后“9·11”背景下跨民族、跨地域、跨语言的移民文学属性、揭示其独特的文化桥梁功能与影响力、并加强胡赛尼研究的中国化与原创性进程。

卡勒德·胡赛尼;阿富汗裔移民作家;研究综述;移民文学

作为第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是在进入21世纪后,凭借“阿富汗三部曲”轰动欧美乃至世界文坛的新星。胡赛尼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1980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他随全家前往美国寻求政治庇护,后毕业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系。他的“阿富汗系列作品”《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群山回响》赢得评论界一致好评,全球销量超过4 000万册,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更是蝉联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长达131周之久,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非凡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作为游走在东西方文明间的移民作家,胡赛尼的国际视野与民族根性,使其同时避免了西方霸权审视下对阿富汗的“歪曲、丑化”以及殖民地他者的“虚矫赘文”与“无病呻吟”,他以恢弘、细腻的叙事,悲悯、温暖的笔触,以及知识分子的使命与移民作家的情怀承担着在阿富汗从殖民到后殖民时代的转变过程中,对伊斯兰民族意识与国家形象的建构。

一、 国外胡赛尼研究述评

国外学界对于卡勒德·胡赛尼的研究始于21世纪近10年,阿富汗叙事作为后“9·11”时代中一个敏感而又独特的文化表征逐渐走入西方学界视野。近年来,关于胡赛尼其人其作的相关评论大量出现。

自2003年《追风筝的人》出版后,相关书评开始大量涌现,这些书评主要从主题、叙事与写作技巧等方面阐述胡赛尼作品的独到之处。最早推介胡赛尼作品的是罗恩·吉文斯(Ron Givens)。2003年7月他在《人物》杂志上发表书评简要介绍《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阿米尔的形象塑造与成长历程,并认为该小说是继《飘》之后,再次展现普通个体在宏伟的历史波澜中独立奋斗的力作,其最伟大的力量在于对阿富汗人与文化的细致勾勒。2007年5月,乔纳森·亚德利(Jonathan Yardley)在《华盛顿邮报》发表书评指出,《灿烂千阳》是一部关于勇敢、荣誉与宽容的女性故事,它突出体现了胡赛尼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敏锐洞察力。2013年7月角谷美智子(Michiko Kakutani)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认为《群山回响》是胡赛尼迄今为止最令人信服、最扣人心弦的作品。作者成功地将家庭与亲情、往事与现实、现实世界与中间地带融入进一部感人至深的合唱曲中,彰显了作家的实力与成就。

其次,在已出版的著作中,最早涉及胡赛尼研究的专著是2005年出版的《发现加利福尼亚:21世纪故事集》,这本由奇特拉·迪瓦卡鲁尼(Chitra Divakaruni)等人主编的故事集是第一部研究美国加州作家的作品汇编,该书收录了从1900年到2005年间跨越近百年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 22位加州本土作家与作品。全书用两个章节介绍胡赛尼的个人生平、《追风筝的人》的创作背景、主题内容以及读者的阅读体验与反馈[1]。作为初入文坛的移民作家,胡赛尼和作品入选本书,足以体现其作品的分量与影响力。该书对于推介和研究胡赛尼及其作品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为阿富汗裔美国作家,胡赛尼作品中充分体现出多元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尤其是不同宗教间的杂糅与互文。2007年朱迪·海耶斯(Judi Hayes)所著《寻找追风筝的人》,这是第一部专门研究胡赛尼及其作品的专著,作者将整部小说架构在西方基督文明的视角下进行审视,提出《追风筝的人》是一部有关背叛、罪责、悔恨与救赎宗教道德寓言[2]。海耶斯认为,小说中贯穿始终的救赎主题与基督教教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主人公阿米尔与哈桑的形象塑造进行圣经人物式原型分析与类比,来论述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在教义上(尤其是在道德教化上)的区别与关联。海耶斯试图挖掘文本中所体现出的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间的渊源与隐喻,从而归纳宗教如何影响、塑造阿富汗人民的民族意识与精神生活。

胡赛尼作品中另一个较为突出的文化表征在于异域身份的建构与书写。胡赛尼熟练地使用异邦语言书写记忆中的故土阿富汗,其双重文化身份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2014年,格尼尔·普尔塔(Gonul Pultar)在其著作《想象的身份:全球化时代下的身份建构》中,通过借鉴斯图亚特·霍尔提出的“文化身份”与“离散”概念,系统论述胡赛尼作品中双重文化身份建构,以及其离散书写等特点。小说的出版恰逢阿富汗战争开始之际,作者指出小说《追风筝的人》的重大意义不在于其“第一次向西方社会展示阿富汗”的政治意义,而在于作品的多重属性。作者认为,《追风筝的人》不能被简单归类为阿富汗文本。从严格意义上说,小说是一本在美国出版,面向全球读者群体,有关阿富汗的美国成长小说。胡赛尼对人物的塑造、情节设置、主题意象的铺陈,虽都与阿富汗民族休戚相关,但主题讨论并未局限在民族寓言框架之中。《追风筝的人》中主人公重返阿富汗,寻求民族身份的“循环叙事”象征着其多重身份建构的开始。主人公的遭遇实际就是其在阿富汗身份与美国身份间的一系列矛盾转化与协商。格尼尔最后强调,作为新一代的离散作家,这种双重身份使得胡赛尼的作品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深刻的批判与更加深切地关怀与同情。本书对考查胡赛尼作品的主题、以及创作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

从2003年至今,有关胡赛尼研究的专题论文分别从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与文化译介的视角来探讨作品中历史叙事、离散写作、伊斯兰民族与宗教等多重主题。

(一)后殖民主义

2006年,米尔·萨达特(Mir Sadat)的博士论文《阿富汗经历:通过阿富汗离散文学中的镜头对其社会现实的探索性研究》围绕“透过选定的离散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感知到底什么是一个国家和人民的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状况”展开讨论,以文学社会学为理论框架,选取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为例,从性别关系、族裔、宗教矛盾、认同危机、战争状况以及离散生活为着眼点,归纳出以上种种对阿富汗的种族冲突和紧张的局势所带来的影响[4]。2009年,玛丽·阿格内罗(Mary Agnello)等人发表在《多元教育与技术》的《胡赛尼小说中的阿富汗人和多元文化主义:地域和多样性的研究》旨在通过对胡赛尼小说的研究,扩展和加强美国中学生的多元文化观,主张从动态的、多样性和复杂的视野去看待阿富汗社会与文化,而非地理概念[5]。同年12月,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大卫·杰夫瑞思(David Jefferess)在《后殖民写作》上发表文章《再次成为好人:<追风筝的人>一篇全球道德的寓言》,通过分析作品中“好穆斯林”和“坏穆斯林” 的形象塑造, 指出《追风筝的人》实现了从以种族和民族为主导的至高无上性转向将具有“现代”理念的“人”作为决定性因素的道德观的转变[6]。2010年,杰西卡·卢克哈特(Jessica Luckhardt)的论文《通过多元文化小说建立文化能力》通过对胡赛尼小说《追风筝的人》以及琳达·霍根《太阳风暴》、阿兰达蒂·洛伊《微物之神》的比较研究,分析文本如何通过青春主题、时间策略以及故事讲述方式,使得读者从中找寻情感关联,从而强调文学作品文化与社会属性[7]。2012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雷切尔·布卢门塔尔(Rachel Blumenthal)在《阿拉伯研究季刊》上发表《寻找家园的伊斯兰侨民:阿亚安·希尔西·阿里,阿扎尔·那菲西和卡勒德·胡赛尼》从离散作家群体入手,探讨伊斯兰文化对他们创作的影响以及小说中无法摆脱的伊斯兰文化影子[8]。

(二)女性主义

学者对胡赛尼文本中女性主义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第二部小说《灿烂千阳》。 2009年, 杰西·尼克松(Jessie Nixon)的博士论文《揭开布卡阅读:通过卡勒德·胡赛尼和雅丝米娜·卡德拉的文本来解除对阿富汗的一贯印象》指出,胡赛尼通过共同的命运、《圣经》原型式的考验关联与并置两个不同背景的阿富汗女性玛丽雅姆与莱拉的命运,从而挖掘“现代社会对阿富汗女性自我觉醒的期待”[9]。2013年5月,马瑞恩·高登(Marzieh Gordan)等人发表在《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文学》的《抵抗,胡赛尼小说〈灿烂千阳〉中后殖民女性角色的一个方面》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审视女性的反抗意识。作者以《灿烂千阳》中两位女性为原型,阐释阿富汗女性在战争时代、父权社会背景下所采取的反抗策略与路径[10]。2014年7月,阿仕玛·阿尔希(Asma Arshi)在期刊《金色研究思潮》上发表《胡赛尼〈灿烂千阳〉中的反边缘性》,文章指出相比《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更具女性主义色彩。小说以男权压制为背景,来探讨阿富汗女性在外部压迫下的如何完成从边缘到反边缘的反抗[11]。

(三)文化译介

作为风靡全球的畅销作家,胡赛尼作品的译介研究也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2013年阿里·贝肯(Ali Beikian)等人在《英语语言与文学研究》上发表《瓜伯恩波斯语版〈追风筝的人〉译本中连贯关系清晰化研究》,该文涉及小说《追风筝的人》中有关文化译介的语言策略。作者认为小说波斯语译本在译介过程中主要采用了清晰化策略,尤其是在对主句、和从句的翻译上,从而使得译著更为通顺、易懂[12]。2014年12月,默罕默德·马里克等人(Muhammad Malik)于《美中外国语言》上发表《〈追风筝的人〉中权利关系的在现》一文指出,胡赛尼通过一些语言策略的运用来使读者接受文本中所传递的有关意识形态观念[13]。菲特麦斯·买索拉巴迪(Fatemeh Mansourabadi)等人的《意识形态对文学翻译词汇选择的影响:以<灿烂千阳>为例》则论述了小说的两个波斯译本和原著之间由于意识形态不同而造成的词语选择差异[14]。

二、胡赛尼研究在中国

卡勒德·胡赛尼的系列中文译著于2006年相继面世中国,其“阿富汗三部曲”一经推出,即受到中国读者的广泛好评,著名作家周国平、学者武志红等纷纷撰文推荐,其处女作《追风筝的人》在中国销量已超500百万册,胡赛尼入选2015“当当年度影响力作家”外国作家榜第二名。相对于作品的受欢迎度,国内学界对胡赛尼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迄今国内并未出版相关学术专著,根据CNKI中国知网、万方标准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中国国家图书馆等相关检索统计显示,国内研究胡赛尼及其作品的学术期刊共有97篇,学位论文51篇。

作为战后美国移民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国内最早研究胡赛尼的是尚比武、刘爱萍,2007年两人翻译《卡勒德·胡赛尼访谈录》,该文是胡赛尼就创作历程、作品主题、阿富汗社会等回答英国企鹅图书特约记者的提问[15]。同年10月,两人在《外国文学动态》发表推介文章《托起“灿烂千阳”的“追风筝的人”——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其人其作》[16]。此类书评旨在向中国读者推介作品作家,并未过多涉及文本分析。随着胡赛尼作品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国内学者对胡赛尼作品展开学术探讨。与国外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入性相比,国内研究相对薄弱,除了个别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上较有深度的学术论文外,绝大部分研究仍然停留在遵从、趋同、甚至是重复国外研究的阶段,尚未形成中国学者的独特建树与研究气派,相关研究围绕主题分析、后殖民研究以及叙事与翻译策略三个领域展开。

(一)主题分析

主题探析是胡赛尼研究在中国较为常见的分析视角。2009年西北大学雷霁的硕士论文《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论〈追风筝的人〉之成长与救赎主题》、2011年,秦玉坤《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灿烂千阳〉中的玛丽雅姆人物形象解析》等主要探讨胡赛尼作品中主人公的个人成长经历、人物形象刻画与命运成因分析。2012年李青霜在《外国文学》发表论文《绝望中的希望 拯救生命的力量——评胡赛尼〈灿烂千阳〉》、邓远亮2014年发表在《语文建设》的《存在主义视域下〈追风筝的人〉主题探析》、2014年陈倩在《名作欣赏》上发表《突围与回归:〈群山回唱〉与胡赛尼的家国观》等文章都对胡赛尼作品主题进行多视角概述与探究。

(二)后殖民研究

2011年苏州大学刘义敏硕士论文《文化身份的寻求——胡赛尼小说创作研究》以《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身份、宗教文化以及文化的回归与超越三个方面来探析胡赛尼的文学创作,通过与后殖民作家拉什迪与华裔作家严歌苓进行比较研究,解读胡赛尼文学世界的文化多元性[17]。2012年郑州大学刘哲硕士论文《〈灿烂千阳〉的新历史主义解读》运用新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胡赛尼文学文本《灿烂千阳》的历史文化语境,通过“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颠覆与抑制”等概念对小说主题和叙事策略进行探讨[18]。2014年,刘靖宇《胡赛尼新作〈群山回唱〉的家庭伦理解读》着力分析小说中错综复杂的父子、夫妻、子女间家庭伦理关系,深刻地揭示了在贫穷与饥饿的社会环境中伦理道德的扭曲与摧毁,同时也表明了胡赛尼的人道主义伦理诉求[19]。同年,潘苏悦在《文艺争鸣》上发表《从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看“移民文学”的发展趋向》,作者透过分析文本的写作对象、写作视角、写作主题,来概述其作品中的离散情怀,以及对阿富汗的异国书写与想象[20]。2016年,喀什大学陈琛元的硕士论文《多元文化对话中文化身份的探寻——胡赛尼小说创作》运用赛义德、霍米·巴巴关于文化身份和民族身份的相关理论阐述胡赛尼的个人文化身份以及小说中传达的文化价值观,并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阿富汗人们的文化身份的缺失和重构过程[21]。

(三)翻译与叙事策略研究

2015年,四川外国语大学赵慧慧硕士论文《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追风筝的人〉的翻译为例》评价“李继宏的译本无论在语言还是风格方面都对我国的文学翻译领域有着巨大的参考借鉴价值”[22]。作者以接受美学为理论框架,分析译者创造性的对原文中的不定点进行加工并使之具体化的现象,认为这是在满足读者期待视野和创造性的填补不定点之间实现一种恰当的平衡。2016年天津师范大学翟羽琛硕士论文《胡赛尼小说的叙事艺术》运用热奈特的叙事理论从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时空表现等方面阐述胡赛尼三部小说的叙事艺术[23]。同年,马海艳《〈追风筝的人〉中重复的艺术手法应用探讨》一文认为“作品中重复的艺术手法应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以及情感主题的升华”[24],文章从词语、主题、事件的重复等几方面分析了重复的艺术手法在该部小说中的运用。

三、研究趋势与展望

作为拥有第三世界血统的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通过宏观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个体体验,力求呈现出世界历史变迁中整个伊斯兰民族所承载的苦难,以及蕴藏的民族之魂。在当前政治矛盾升级、意识形态分歧不断,宗教冲突更显、文化摩擦激烈的背景下,其“阿富汗三部曲”使得西方世界重新审视阿富汗变成可能,使得被妖魔化的阿富汗形象也得到适当地扭转,胡赛尼的写作在一定程度上肩负起了文化桥梁的作用。胡赛尼试图在多元文化的对话中积极寻找多元、共存的生存路径;消除种族、宗族与文化间的隔阂与误解;引领东西方异质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在后“9·11”时代,胡赛尼作品研究具有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从研究现状看,国内外研究注重探讨胡赛尼作品的宗教、性别、种族主题与后殖民研究,较少涉及其移民文学属性,尤其是胡赛尼作品中涉及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跨文化传播与异域空间书写等将成为今后胡赛尼研究值得深入的课题。同时,作为“东学西进”的代表,胡赛尼以及作品如何在异质文化间不断重组与聚合,如何填补、修正东西方文明间的文化断层、甚至是误区,如何将民族形象引入世界殿堂,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他山之玉”的启示效应,胡赛尼研究的中国化、现实化也将成为中国学者研究的原创性趋势与潮流。

[1] Divakaruni C. Banerjee, William E. Justice, and James Quay, et al. California Uncovered: Stories for the 21stCentury[M]. California: Heyday Books, 2005.

[2] Hayes, Judi. In Search of the Kite Runner[M]. Atlanta:Chalice Press,2007.

[3] Pultar, Gonul. Imagined Identities: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Age of Globalization[M]. New York: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2014.

[4] Mir H. Sadat. The Afghan Experie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Societal Realities through the Lenses of Afghan Diasporic Literary Works[D].The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2006.

[5] Mary.F.Agnello, Reese.H.Todd, Bolanle.Olaniran, and Thomas.A.Lucey. Afghanistan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Khaled Hosseini’s Novels: Study of Place and Diversity[J].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2009(2):96-111.

[6] David, Jefferess. To Be Good(Again):The Kite Runner as Allegory of Global Ethics[J]. Journal of Postcolonial Writing. 2009(4):389- 400.

[7] Jessica K.Luckhardt. Building 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Multicultural Fiction[D].East Carolina University,2010.

[8] Blumenthal, Rachel. Looking for Home in the Islamic Diaspora of Ayan Hirsi Ali, and Khaled Hosseini[J].Arab Studies Quarterly, 2009(4):250-264.

[9] Jessie M. Nixon. Reading Beyond the Burqa: Dismantling Afghan Stereotypes through the Texts of Khaled Hosseini and Yasmina Khadra[D].University of Alaska Anchorage,2009.

[10] Gordan M, Almutairi A Saad. Resistance, a Facet of Post-colonialism in Women Characters of Khaled Hosseini’s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English Literature, 2013(3):240-247.

[11] Arish, Asma. Countering Marginality in Khaled Hosseini’s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J]. Golden Research Thoughts, 2014(1):1-3.

[12] Beikian Ali, Yarahmadzehi Nahid, and Natanzi M. Karimpour. Explicitation of Conjunctive Relations in Ghabraei’s Persian Translation of ‘The Kite Runner’[J].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2013(2): 81-88.

[13] Malik M, Murtaza G, and Shah K. Representation of Power Relationships in The Kite Runner[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 2014(1):17-26.

[14] Mansourabadi Fatemeh, Karimnia Amin. The Impact of Ideology on Lexical Choice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A Case Study of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J]. 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3(1):777-786.

[15] 尚比武,刘爱萍.卡勒德·胡赛尼访谈录[J]. 外国文学动态, 2007(5): 9-11.

[16] 尚比武,刘爱萍. 托起“灿烂千阳”的“追风筝的人”——阿富汗裔美国小说家卡勒德·胡赛尼其人其作[J]. 外国文学动态, 2007(5):12-15.

[17] 刘义敏.文化身份的寻求[D].苏州:苏州大学,2011.

[18] 刘哲.《灿烂千阳》的新历史主义解读[D].郑州:郑州大学,2012.

[19] 刘靖宇.卡勒德·胡赛尼新作《群山回唱》的家庭伦理解读[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132-136.

[20] 潘苏悦.从卡勒德·胡赛尼作品看“移民文学”的发展趋向[J].文艺争鸣,2014(6):166-171.

[21] 陈琛元. 多元文化对话中文化身份的探寻——胡赛尼小说创作[D]. 新疆:喀什大学,2016.

[22] 赵慧慧.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以《追风筝的人》的翻译为例[D]. 成都: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5.

[23] 翟羽琛. 胡赛尼小说的叙事艺术[D]. 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4] 马海艳.《追风筝的人》中重复的艺术手法应用探讨[J].安徽文学,2016(6):56-57.

AReviewandProspectofDomesticandForeignResearchonKhaledHosseini

WANG Juan1, SUN Ni2

(1.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huiXinhuaUniversity,AnhuiHefei230000,China; 2.SchoolofForeignStudies,AnhuiNormalUniversity,AnhuiWuhu241003,China)

As the most influential Afghan immigrant writer, Khaled Hosseini has achiev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for his delicate characterization and affectionate writing of Afghan society. His works gain wide attention of the academic circle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or his unique perspective, plain diction, sensitive subjects and profound implications. Currently, the study of Hosseini’s works in the foreign academia has shown a trend of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while the domestic research is confined to the further interpretation of existing foreign stud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ritics should emphasize Hosseini’s works’ trans-ethnic, trans-regional, and trans-language properties of immigrant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post 9-11 era, reveal its unique function and influence of cultural bridge, and strengthen the localized and original process of Hosseini’s research with mor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haled Hosseini; Afghan immigrant writer; review; immigrant literature

10.3969/j.issn.1672- 0598.2017.06.013

2017- 03- 05

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WW050)“战后英语移民文学研究”;2016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重点项目(皖教秘人(2015)139);安徽新华学院质量工程教改项目(2015jgkcx06)“英美文学”

王娟(1982—),女,安徽合肥人;安徽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孙妮(1958—),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I372.074

A

1672- 0598(2017)06- 0091- 05

责任编校:杨睿)

猜你喜欢
千阳风筝阿富汗
美国正在窃取阿富汗的钱
陕西千阳:春耕备耕抓上手 技术培训走在前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
学做风筝
《灿烂千阳》中的女性成长和救赎主题分析
灿烂千阳--自驾贵州之旅
阿自杀袭击频发
阿富汗让美国走开
奥巴马增兵阿富汗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