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腾飞,张淑东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新时期下重温马列传统金融理论的意义探究
吴腾飞,张淑东
(长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加强理论工作,要求“增强理论自信,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在金融领域,我们运用中国智慧,将马列传统金融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有力地指导了我国的金融改革实践。但是,近年来却有一些反马列金融理论的声音,在某种程度上给我国的理论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重温马列传统金融理论,有利于化解新时期下的金融难题,驳斥错误论调,进而提升理论自信。
货币金融理论;金融资本理论;现实意义
一百多年以前,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远远未达到现在的发达程度,当时的金融活动仅仅是处于萌芽状态,人们甚至连“金融”这两个字都没有听说过。然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却以超人的智慧完成了《资本论》这一鸿篇巨作,不仅揭示了金融活动的本质秘密,也为我们研究金融活动提供了科学的视角。
(一)借贷资本理论
借贷资本理论实质上就是金融资本理论的原型。马克思认为,借贷资本指的是借贷资本家(贷方)为了取得利息而暂时贷给职能资本家(借方)使用的货币资本。它是从职能资本运动中独立出来的特殊的资本形式,主要来源是职能资本家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闲置货币,体现着借贷资本家与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阶级的关系。借贷资本不同于职能资本,因为借贷资本家把它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实际上是把使用价值,即生产利润的能力让渡给职能资本家,所以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本商品。另外,它也是一种财产资本,借贷资本家凭借着资本的所有权定期获取利息收入。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借贷资本的运动能够造成一种假象,似乎货币本身可以生出更多的货币,能够自行增值。这样的假象可以进一步掩盖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马克思坚定地认为借贷资本不会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只是分享产业资本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对此,西方金融学者则持有不同看法。他们否认马克思所揭露的借贷本质,认为借贷资本是独立进行服务的一种资本,具有配置资源、实现跨期消费的功能[1],因此是与产业资本一样创造财富的资本。两种理论的分歧很明显,就是围绕着借贷资本到底能不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实践证明,马克思的观点更深刻地揭示了借贷资本的本质,而且仍然能够解释当今社会上的一些金融现象,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值得我们去继承和发展。
(二)利息理论
借贷资本家贷出货币资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息。马克思通过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只要职能资本家手中有了借入的资本,就可以扩大生产规模,然后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他也必须把使用借入的货币资本所获得的利润割除一部分作为利息付给借贷资本家,否则借贷资本家是不会借钱给他的。同时,利息也只能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否则职能资本家一无所得,就不可能借钱经营了。因此,马克思分析得出了利息的本质秘密,即利息是职能资本家因取得了货币资本的使用权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地租、利息和产业利润不过是商品的剩余价值或商品中所包含的无偿劳动各个部分的不同名称罢了,他们都是同样从这个源泉并且只是从这一个源泉中产生的。利息不外是一部分利润的特别名称和特别项目。”因此,利息依然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此外,由于平均利润被分割成利息和企业利润,所以会产生“利息率”这个概念。利息率是指一定时期利息量和借贷资本量的比率,简称利率。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是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是从借贷资本的角度来分析利息率的决定问题。这一独特分析有别于西方经济学的利息率理论,他们认为利率的变动取决于货币供求对比关系,是从货币的角度说明利率决定论的。
(三)信用制度与银行
信用指的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的特殊运动形式,马克思认为,借贷资本的运动就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借贷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了银行信用,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银行。
图钉反过来代表点,吸管代表直线,卡纸代表平面。请用最少的图钉或吸管,让彩色的卡纸不接触桌面,有几种不同的方法?(1)只用图钉(2)既用吸管又用图钉(3)只用吸管,小组合作先摆模型,再写实验报告,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分析各种方案。学生兴趣盎然,在实验中得出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其推论,归纳出确定一个平面的四种条件。通过实验、猜想、验证与交流活动,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商业信用是指职能资本家之间用赊账方式买卖商品而发生的借贷关系。它是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商品流通,加速资本周转,节约流通中的货币和流通费用,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2]。但是商业信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为:由于它是职能资本家之间相互提供的,所以会受到个别资本数量的限制;由于它是以商品资本形式提供的,所以会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而且它的规模还要受到资本周转情况的限制。这些限制性充分表明了单单依靠商业信用是不能够满足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的,于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银行信用应运而生并开始迅速发展起来。银行信用是指银行向职能资本家提供贷款所形成的借贷关系。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的形式提供的信用,它可以贷给任何资本家,因此银行信用可以克服商业信用的种种局限性。实际上,无论在数量、期限还是范围方面,银行信用都远远超过了商业信用,因此资本主义经济更加依赖银行信用。
银行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其最重要的业务就是信用业务,即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是以吸收存款方式借入资金,资产业务是通过放款贷出资金。银行资本是银行资本家经营银行业务所支配的货币资本,包括银行资本家的自有资本(只占银行资本的小部分)和吸收的存款(即借入资本,占银行资本的绝大部分)。银行资本既然是资本,就必然要求获得平均利润。因此,银行会通过存款的形式把社会上闲置的资本集中起来,形成庞大的借贷资本,然后再通过贷款等方式把货币资本贷放出去。银行存贷之间的利息差额扣除业务开支以后就构成了银行获得的利润,利润的真正来源依然是产业部门生产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四)股份公司和股息
股份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把许多个别资本联合成为一个集团资本的合资经营企业。它是在资本主义大生产和信用制度日益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实质就是大资本家实现资本集中的工具。股份公司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却并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并不具有社会制度性质的属性。作为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作为所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股份公司既可以被私有制企业所采用,也可以被公有制企业所采用,判断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个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能把这件事完成”。[3]由此可见,马克思是非常认可股份公司作为所有制的一种特殊实现形式所带来的重要作用的。
股票是股份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发行的一种投资凭证。股息指的是股票持有者凭借股票从股份公司的盈利中分得的收入,它是企业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转化形式。对股东来说,股票本身好像就是资本。其实,股票并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一种虚拟资本。虚拟资本本身并没有价值,又不在再生产过程中实际发挥作用,它只不过是资本所有权与收益权的证书,马克思曾把它比喻成是“现实资本的纸制复本”。像股票这样的虚拟资本有很多种形式,一旦金融投机行为盛行又不加以严格控制,不仅影响整个股市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对整个国家经济造成极大危害。
(五)虚拟资本理论
“虚拟货币”是指不与贵金属相挂钩的纯粹的价值符号,是虚拟的、抽象的价值形式,具有概念性的特征。如果虚拟货币以最大限度地获取价值为目的进行投资(或者投机),那么就会转变为“虚拟资本”。最后,当虚拟资本系统性地运作起来就会形成“虚拟经济”。
虚拟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核心范畴,它经常被用来说明金融机构资本的大部分股票、债券和金融相关衍生品等等的本质。“虚拟”一词非常恰当地揭示了这些金融资产的本质特征:它既可以作为一种商品来进行买卖,也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来进行增值活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它本身并没有劳动价值论所说的“价值”。因此,来自实体经济的产业资本便可以在另一个“虚拟世界”中通过金融的方式有了双重存在。同时,一笔资本的运动也演化成了两种甚至两种以上的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经济运动过程,即“实体世界”的生产过程和“虚拟世界”的投资过程。另外,由于资本家无限贪婪的本性和追求剩余价值的永恒动机,导致一些本身并没有价值的东西(如土地、股票、债券等)都被资本化了。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力推广使得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解放,金融资本的威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也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紧密。虚拟经济看起来像是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似乎变成了生产方式的革命性的成果,人们对此不禁赞叹不已。直到在全世界接连发生了拉美货币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世界经济危机等金融动荡,狂热的人们才从沾沾自喜中猛然惊醒,并开始在沉痛教训中反思虚拟经济的巨大危害性。
(一)垄断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基础
自17世纪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以来,资本主义发展了近400年的时间,经历了两大历史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的集中和资本的集中,而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则必然会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谓垄断,指的是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互相协议或者联合起来,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指出:“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这是因为当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时,大型企业为了获得超额的利润和打击小企业的生产,同时也为了避免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严重损失,它们之间就会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实行垄断。垄断不仅没有消除掉资本主义所固有的一切矛盾,反而使得竞争的规模越变越大,竞争的手段也越来越残酷,所产生的破坏性后果也越来越严重。而且,垄断的产生也孕育了金融资本的兴起,渐渐地让金融资本发展壮大,使其最终控制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命脉。
(二)银行的蜕变和金融资本的产生
集中导致垄断,这是资本主义的普遍规律。在金融领域中,银行也不免“随波逐流”,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扮演了新角色。起初,银行只是专门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借贷关系中介的企业而已,通过吸收存款来借入资金以及通过放款来贷出资金,是普通的“中介人”。随着银行资本的大量集中,银行已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来实现盈利,而是摇身一变成为少数的“万能垄断者”。这是因为:一方面,工业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的扩大导致维持生产需要的资本数量大量增加,大企业常常需要向银行借贷来实现短时间的筹集资金,因此就渐渐地形成了工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性;另一方面,大银行将资金贷给工业企业的目的就是占有利息,为了保证取得高额利息,就必然特别“关心”向它借款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它进行监督和干预,并通过扩大或减少贷款的方法来影响企业,甚至可以达到决定企业命运的程度。因此,银行信用就这样被无限制地扩大了,银行的地位也被提升到难以置信的高度。这虽然可以大大刺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速度,但同时也让垄断银行家有了和生产巨头暗中勾结的机会。两个不同领域的大资本家勾结在一起就会形成更大的资本集中,进而形成金融资本。
“生产的集中;由集中生长起来的垄断;银行和工业日益融合或者说混合在一起——这就是金融资本产生的历史和这一概念的内容。”[4]这是列宁同志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金融发展史和批判希法亭的金融资本定义之后所给出的正确定义。我们将列宁的说法稍微变化一下就形成了金融资本现代意义上的定义,即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列宁认为,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阶段时,处于统治地位的资本既不是单纯的工业资本,也不是单纯的银行资本,而是这两种资本融合起来的新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银行资本与工业资本相融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大银行可以通过购买企业的股票和债券来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渗透和控制,或者干脆直接自己创办企业,成立属于银行资本的附属工业;工业垄断的大企业也可以通过购买银行股票和开办银行的方式直接渗入到金融业。此外,两家巨头还会通过“互兼董事”等方式实现联合,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共享。
一旦金融资本产生,就会迅速发展起来进而形成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指的是操纵国民经济命脉,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统治者。在掌握了经济领域的控制权后仍然不会满足,又会在政治领域中培养自己的代理人,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其统治地位。正如列宁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今天是部长,明天就是银行家;今天是银行家,明天是部长。”一旦金融寡头们控制了整个国家,广大的劳动人民就会被更严重地剥削和控制,永难翻身。随后,资本家贪婪的本性以及对金钱、权力无限的崇拜使得他们决不肯满足于本国的金融统治,因此他们就会像商品输出那样输出金融资本,从而获得海外利润,无偿占有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剩余价值。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保证高额的垄断利润,金融寡头们一定会选择联合起来,达成协议,划分势力范围。一旦金融资本实力发生改变时,协议也会随之改变,金融寡头们为了利益而互不相让,甚至会不惜利用国家机器发动战争。
其实,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预测到资本在经历过一系列发展后会越来越集中,但是真正将“集中导致垄断”、“银行与工业资本融合”等思想发展成理论的是列宁。可以说,列宁论述的金融资本理论是依据马克思的逻辑前提而进行的科学的严密的推论,是在马克思时代所没有的基础和条件下得出的新结论,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的马克思主义金融观。
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货币金融理论,还是列宁所继承和发展的金融资本理论,都是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经典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传统金融理论对于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中国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温它们,在马列主义金融观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理论,以便能更好地指导我国的金融实践。
(一)牢牢坚守社会主义金融性质,拒绝“和平演变”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关系在生产关系中是最基本、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种关系,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也就是说,划清社会主义金融和资本主义金融界限的根本依据就是所有制关系,就是看金融业归谁所有。在资本主义国家,金融业是被大银行家和金融寡头所牢牢掌控的工具。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进而又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加强统治地位[5]。因此,资本主义金融完全代表着金融寡头的根本利益。而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反映到金融领域就表现为公有金融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社会主义金融的所有者是人民,而不是某个资本家或资本集团。人民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基础和根本力量,是社会主义金融的创造者,也是社会主义金融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当前,国际上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占有优势,他们总是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遏制社会主义金融的发展。敌对势力知道对付日益强大的中国已不能再通过军事手段实现了,便开始着手制定新的计划,其中推动新自由主义泛滥就是其特别重要的思想武器。在金融领域,他们大肆推销“私有化”的药方,促使一些领导人“换换脑筋”、“改改思路”,妄图通过消灭中国的公有金融来进行“和平演变”。一旦公有金融的主体地位被渐渐侵蚀,甚至彻底崩塌,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事业就会彻底沦为国际金融寡头美味的盘中餐。当他们弹冠相庆时,我们老百姓的一生积蓄就会被洗劫一空,国家也会元气大伤。因此,避免造成悲剧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牢牢坚守我国社会主义金融的性质,看清楚无论何种方式的私有化都是“糖衣炮弹”,都是要进行彻底批判和斗争的。只要我们牢牢坚守社会主义金融的根本性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金融理论作为思想武器,我国的金融事业一定会披荆斩棘,不断走向胜利。
(二)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严防虚拟经济泡沫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非常详细地阐述了利息的来源问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是由于利润的分割,其中归贷出者的部分叫做利息。”根据马克思的研究我们可以确定金融业赖以为生的利息的真正来源就是实体企业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虚拟经济根本不会创造利润和价值。实践证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和货币金融理论是完全符合实际的正确理论,我们将其作为依据可以清醒地认识到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当前,各国金融业普遍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实体企业中去,无非就是由于实体企业发展的成本较高,产出周期较长,利润空间有限。因此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受到了虚拟经济的较大冲击。然而,虚拟经济并不会创造出价值,它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副产品都是“虚”的,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正如当年的日本、美国的金融业看似“超级发达”,各类金融衍生品琳琅满目,可是虚假繁荣的背后却是无穷无尽的风险和危机。因此,我们一定要谨记,不要让我们的金融业沉迷在“虚拟世界”里,早日回归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正道才是健康发展的保障。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在金融领域,我们率先清醒过来,意识到虚拟经济的极大危害性和实体经济的不可替代性。2014年7月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脱实向虚”的信贷资金归位,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紧接着又在湖南的企业座谈会上再次强调,金融资源要向实体经济倾斜。这充分地说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理念的高度重视,“不玩虚,只唯实”就是这一理念的简要表达。我国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既是总结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也是针对我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实际需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金融理论是“有用的”,而且也没有“过时”,一切污蔑马列金融理论的言论都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其“预见”到的种种金融危机就是最好例证。
(三)抵抗新自由主义侵蚀,防止国外金融势力颠覆渗透的有力武器
2008年爆发的美国金融危机令全世界人民为之震惊。这场危机波及到世界大多数的国家和地区,使其实体经济大幅衰退、人民财富迅速缩水,甚至有人竟在一夜之间沦为街头乞丐。导致这一人间悲剧的原因错综复杂,究其根本,乃是西方资本主义体系信奉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误导和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深化。
“新自由主义”思想具有如下特征:强调市场化,排斥和反对国家的行政干预;主张私有制,反对公有制;坚持自由化,否定社会主义;主张经济全球化,反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从这些特征中我们不难发现,“新自由主义”所坚持的一切主张都是与马克思主义金融思想格格不入的。因此,西方国家不断地对我国金融理论和实践进行恶毒攻击,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否定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伟大成就。这些大资本家集团极力鼓吹通过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不断引导政府对金融领域放宽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这些措施导致的结果只能是让金融寡头大肆践踏一切法律,疯狂逐利,无论是本国的劳动百姓还是国外的无辜国民,都会被他们在一夜之间无情掠夺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酿成人间悲剧。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然而,这一切后果都早已在马克思和列宁的预料之中,也恰恰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典金融理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指导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取得辉煌的成就,也将会在新时期新常态下继续表现出巨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金融理论作为我国金融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理论。经济上,依靠中国30多年来的金融实践作为衡量金融事业成败的标准;政治上,依靠中国共产党防止国外金融势力的颠覆和渗透;思想上,依靠马列经典理论批判和抵抗“新自由主义”的侵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压力和挑战,在金融领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1]张云,刘骏民.关于马克思货币金融理论的探析[J].经济学研究,2008(7).
[2]罗清和,鲁志国.政治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88.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88.
[4]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69.
[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87.
A81
A
吴腾飞(1988-),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张淑东(1965-),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