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博琼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内科,云南昭通 657000)
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机选取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6例,男27例,女9例;年龄36~69岁,平均年龄(52.6±1.3)岁;前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广泛性心肌梗死分别为12例、8例、6例、10例。观察组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39~64岁,平均年龄(51.5±1.5)岁;前壁心肌梗死、后壁心肌梗死、下壁心肌梗死、广泛性心肌梗死分别为11例、10例、7例、8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手段,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等,同时根据医嘱对患者进行镇静、止疼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用亲和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负面情绪疏导,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信心。(2)环境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创建良好病房环境,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并注重病房消毒,减少强光刺激,维护病房安静,严禁病房内吸烟,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3)生理护理,急性期绝对卧床12 h以上,如无并发症24 h后护理人员可引导患者保持良好体位,可以对患者腰背部进行按摩,并鼓励患者四肢进行轻微运动,根据病情逐渐增加患者活动量,以不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过快、疼痛和眩晕等症状为度,促进患者机体血液循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干预,由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软食,引导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多食用蔬菜、水果,进食低脂、低胆固醇、适量蛋白质、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少产气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进食不可过饱,少量多餐。在患者进食半小时后,指引进行适当的腹部按摩,促进肠胃蠕动,以防止便秘,避免用力排便。(4)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引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康复,降低疾病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利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护理满意度调查表采用百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越满意,以当月全院平均分为合格线,得分大于等于合格线为满意,低于合格线5分以上10分以内为基本满意,低于合格线10以上为不满意[3]。
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ffffe2,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1.6)d、(21.3±2.6)d、(13203.1±152.9) 元,显 著 低 于 对 照 组 患 者 的(3.9±2.6)d、(32.1±2.9)d、(19806.2±163.1)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科急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影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其在疾病的影响下,会产生恐惧心理,加上较长时间卧床、吸氧管道,会严重的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优质护理是一种现代化护理手段,将其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并且能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2.2±1.6)d、(21.3±2.6)d、(13 203.1±152.9)元,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9±2.6)d、(32.1±2.9)d、(19 806.2±163.1)元,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3%。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服务中,采用优质护理手段,可以全面降低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陈汉霞,廖永红,韦月兰,等.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5,2(3):328-329.
[2] 刘晶晶.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J]. 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6):156-158.
[3] 刘晓静,吴松鸽,韩露.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对比[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6):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