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桂芳
(西双版纳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妇女儿童精神科,云南西双版纳 666100)
抑郁症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具有复发率高、患病率高、疾病负性高、自杀率高的特点。该疾病主要特征包括心境低落、负性情绪,通常伴有意志活动降低、思维迟缓、睡眠障碍,其发生和心理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女性抑郁症患者心理特征较为独特,趋于表现紧张和抑郁。所以应当对女性患者心理问题进行有效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最终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抑郁症患者48例,其中女24例,平均年龄(23.7±12.0)岁,病程(36.6±11.9)月;男 24例,平均年龄(24.4±10.3)岁,病程(34.2±10.4)岁。其中不存在酒精和药物联用、脑器质病变、躯体疾病造成抑郁症。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具体包括:(1)优化护患关系:女性抑郁症患者具有敏感多疑、内心脆弱的特点,护理人员应当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患者,对良好护患关系进行构建[1]。(2)患者入院后主要对病房环境进行介绍,避免其产生紧张感和陌生感,同时也要保证患者病房光线明亮、设施安全、环境舒适、色彩鲜明。另外还应当组织患者参与集体活动。(3)心理评估:针对患者开展心理学分析和检测,对患者思维、言语、情绪进行观察,在此基础上开展患者抑郁状态的评估。通过对患者思想动态的深入了解,对个性化心理护理方案进行制定,促进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若患者存在自杀情况,则应当开展单独护理,患者周围不可放置用于自杀自残的物品,同时对心理支持治疗进行强化,培养患者的自尊心和价值感。若患者严重抑郁,则应当安排心理医生对其开展认知治疗、精神治疗,对患者抑郁发展形成有效控制。(4)强化对患者的营养、睡眠、日常生活的干预,并认识到躯体疾病对患者情绪的影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患者症状进行缓解。引导患者对自身疾病形成正确认知,并对患者不良作息和饮食习惯进行矫正,嘱咐患者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5)护理人员应当强化和患者家属的联系,告知其应当定期探视患者,在情感等方面多多支持患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和重新回归社会的信心。(6)组织患者、患者家属接受健康教育,使其能够对抑郁症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同时掌握相关病情处理技能。在健康教育过程中教会患者怎样应对心理应激,指导患者对自己的情况进行合理控制。另外还应当强化和患者的交流,通过角色扮演、角色榜样等方面提升患者处理问题的能力。
应用DAS(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为抑郁症患者开展心理测评,并依据护理前后评分差对患者心理状态改善程度进行分析。
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21.0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女性患者D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160.7±12.1 vs. 148.7±9.6,P < 0.05),可见相对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抑郁情绪更加严重。
两组护理2周时,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量表评分相对护理前差异显著(p<0.05),可见心理护理对改善女性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更好,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状况对比
本研究中,女性患者DAS评分比男性患者高,可见女性抑郁症患者存在的不良认知和心理社会问题更多,这和她们的社会、心理、生理特点不无关联。女性通常情感细腻、敏感、脆弱,外界因素很容易对其产生刺激,进而因情绪波动而发生疾病。本研究通过分析女性心理特征,对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制定,进而为患者康复提供保障。接受护理干预后,女性患者心理状况改善程度比男性患者心理改善程度大,可见针对性早期心理干预对女性的作用效果更好,这也与已有研究结论相同。
综上所述,女性抑郁症患的不良认知和心理社会问题较多,临床中应当对女性患者心理特征进行了解,并对相应心理护理对策进行制定。
[1] 李伟.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内容与方法[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4):469.
[2] 李平.心理护理对女性更年期抑郁症状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5):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