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微课教学反思

2017-03-22 07:13黄霞丛海霞
商情 2017年4期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

黄霞++丛海霞

【摘要】微课在应用文教学中極具适用性,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普遍认可和关注。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应用文写作》微课的教学反思,提高职业院校应用写作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微课 应用文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通过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此次微课教学活动,选择的是《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的一个知识点,现针对微课教学整体教学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逐一进行反思:

一、创设情境,关注整体教学设计

本次教学所讲知识点为应用文写作中的一个具体文种“请示”,在备课时,首先对整个的教学过程做了总体设计,将整个教学分为两大部分,概念辨析掌握和具体实践练习。在概念辨析部分通过结合一些日常接触的公文,从他们的构成要素、格式、写作要点,注意事项等方面具体加以讲解,并对相似文种加以区别,以此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文种的概念、构成;由于《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程他的实践性较强,所以在设计教学时重点放在了实践练习环节,以结合社会实际为主,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分辨应用文种,教师再加以评析,逐步加深学生对文种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在设计板书时,首先,给大家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使同学们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遵循了由易到难的规律,首先通过日常生活中接触过的一则请示介绍请示这种文种的概念以及构成要素,具体介绍他的写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其次,通过给出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情境,让学生通过选择文种,写作文种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突破难点,辨别请示与报告的不同

由于应用文写作教学开课时间短,课时并不多,所以文种的选择和练习要少而精,在练习之前,教师通过比较去辨别这些易混淆文种的共性与个性、文种的结构体式、行文方式、语体特征等构成因素的不同,去讲清文种之间的概念、性质、特点、作用和运用范围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每个文种的个性特征都能鲜明地体现出来。例如本节课所讲的知识点请示这种文种,在整个的公文写作中还存在另一类跟他比较容易混淆的文种报告,他们存在很多共性,例如从行文方向来说都属于上行文种,在文件的处理过程中都不得越级行文等,所以在日常工作中错用文种现象时有发生,在这次微课教学中,我们结合上节课学习过的报告的相关知识通过将请示与报告从标题的构成,写作主体的侧重点,具体的功用、内容含量、行文时机等几个大的方面进行区分,从而把握他们各自的特性,,首先在标题的构成上,把握了标题的构成报告和请示都是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构成,具体选用哪种文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果是下级机关要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就该选用报告这种文体,如果是下级机关遇到了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准,那么就该选用请示这种文体了,如果错用文种将会延误问题的处理时机,比如《某某局关于房屋维修的报告》,从标题看是一份报告,而看内容却写的是办公楼因为暴风雨造成了破损,现需要向县政府申请拨款维修,本应使用请示这种文体,而错用了报告这种文体,县政府收到文件后从标题上将其归类到了不急于处理的文件类,这就使得问题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因此在标题的写作中要辨析文种的不同,正确选用选用文种;写作主体是所有公文的主要核心部分,对于报告和请示,他们写作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报告侧重于将有关工作或者事件的情况表述清楚,并加以扼要分析,,而请示更侧重于向上级机关说明自己请示的缘由和请示事项,比如遇到超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自己无力解决的问题或者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情况等,要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或者向上级机关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或建议,请求上级机关批准,在结尾部分,报告多采用“特此报告”类的结束语,而请示多采用“专此请示,请批复”或者“特此请示,请批复”类的语句结尾;具体功用方面,报告主要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而请示则主要是为了向上级机关陈述遇到的问题,请求上级机关给与指示、批准;内容含量方面,报告一般都篇幅比较长,即便是专题性的报告也需要大量篇幅来叙述事件,而请示讲求的是一文一事原则,即一份请示只能向上级机关请示批准一件事情,以便上级机关及时、专一的进行处理,如果一文多事,就会使收文机关无从处理,从而影响事情的处理进度;还有一点不同就是报告和请示他们的行文时机不同,报告一般是在事情结束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报告,但是请示只能在事情进行之前行文,不允许在工作进行中边干边请示,先斩后奏更是不可取的;通过对以上几个大的方面进行这种比较和辨析,再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做一些练习,学生就可较容易地掌握相近文种他们的的写作规范和要点了。

三、尊重差异,在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写作练习中,忽视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没有掌握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了大锅饭的形式教学,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很沉闷,因此在训练形式的运用上,要注意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状况编组,采取分组练习、分类指导的方式。电大的学生差别大,原有的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有些是直接从高中或者中专毕业的,他们的文字功底较好,组词句篇不成问题,但他们存在的问题是对社会生活不熟悉,没有工作经验。对他们就要重点训练应用文格式的规范问题,同时多给他们社会工作的实际情况,注重讲授与练习文种相关的社会工作和事务管理知识。在教学中涉及的社会知识越多、越广、越深,越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越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一部分是参加工作多年的学生,他们接触过社会生活,对社会文书也有一定了解,文书基本格式把握得较好。但在正文的写作中,他们由于基础写作能力较差,普遍存在着病句多、结构乱的现象,写作训练中就应采取局部的强化训练。如为一篇公文拟写完整的标题,训练他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概括性;或找出一篇材料完整、但结构打乱的公文,让学生按照具体文种的内容要素合理安排公文结构,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等。因此,在写作练习中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选择适合他们的恰当的文种、合适的素材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学,通过练习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巩固已学的知识,不断提高习作的水平和能力。

基金项目:课题名称:微课程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中的应用研究,编号:2016JB10。

猜你喜欢
应用文写作应用文教学反思
构建有效的应用文教学课堂
创设写作趣味张扬学生个性
四种英语常考应用文写作范例
高校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及应对策略
论“内外兼修”模式下高职应用文写作第二课堂学习平台的构建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