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平台下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2017-03-22 11:15赵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

赵颖

摘要:高校课堂质量关系着人才的培养,也是办学水平的一种体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其中的监督环节,对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利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从多个方面来完成对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当前政法类高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对其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2-0241-02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信息化平台来让学生评价教学质量以及进行自我评价对于高校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针对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研究和分析。

一、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分析

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是当前高校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建立课堂质量评价体系是当前提高办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中,课堂教学是基本形式,在本科教学中地位极其重要。课堂教学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而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也是将课堂质量作为重点环节,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地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状况,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的评价能够科学地对课堂教学质量状况进行评价,然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完善。在政法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堂质量评价体系,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学校也通过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来对教师队伍进行管理。但是因为政法学科与其他的专业有着差异性,因此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政法学科的教学特点来进行建设。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下面是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浅谈几点观点。

二、政法学科现行课堂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

1.强制评价影响教学质量。在政法类高校中,教务管理系统通常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一种强制评价的模式,学生如果不对教师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就无法查看学科成绩,这样的强制性的课堂质量评价模式会让学生产生一种抵触的心理,其中有一些同学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不对课堂质量进行评价,这样也就无法对学科考核成绩进行查询。而另外一种情况是一些学生为了查阅学科成绩,而不看评价标准,随意填写,目的是为了能快速地查阅自己的成绩,这样的强制性的评价体系就失去了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的意义,其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和大大降低,因此应该改变这种强制性的评价体系,改为学生自愿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以此来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提高办学水平。

2.忽视评价体系的诊断作用。在信息化平台下,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更多的是一个过程,其中应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评价者的评价,另一个是被考评者自我进行的评价,对自身进行评价。但是从目前的评价体制来看,一般是評价之后就不了了之,学生对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的反馈渠道较少。其中被考评者的自我评价比较少,对于政法学科例如法律学课程教学过程的解释以及说明比较少,这样就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而且,在政法学科教学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大多是用来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用于对教师的奖励,比如教师的评优以及申报职称等,这样一来教学质量评价体制就无法发挥其诊断教学过程的作用,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发现,但是并没有进行解决,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3.评价体系个人色彩较重。在信息化平台下的政法学科课堂质量评价体系中,部分的评价指标是以尊重学生为主要目的,这些标准具有不可量化性,而且其中的主观成分比较多,在进行打分的过程中掺杂个人情感,长此以往,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很多被考评者为了提高评价的分值而在教学过程中“讨好”学生,让为人师表的尊严丧失,脱离了评价体系建设的最初目的,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效果无法真正的体现。这种带有个人色彩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于提高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负面影响,应该及时地修正,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三、信息化平台下提高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建议

1.完善政法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平台。在当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如此发达的背景下,校园网在高校中是极为普遍的,通过这样的网站就能够进一步地提高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但是首先应该对教学质量评价信息化平台进行完善。在教学效果评价方式上,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别进行,其一是没有教师参与的学生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让学生分别对教学章节和政法综合课程分别进行评价,让这种积极的评价模式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要求,来让系统自动生成评价情况表,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其二是有教师参与的学生双向评价,通过校园网,教师与学生同时在线,学生对于平时自己在政法方面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来想教师进行提问,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评价。这种互动的方式既能够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能够让评价体系更加的真实与可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平台还应该完善自身的反馈功能,对学生填写的评价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提纲,发送到相应的教师手中,这样教师就能及时地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教学方法进行改善,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评价指标设计实事求是。在政法学科课堂质量评价体系中,评价的指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无法对教学过程进行面面俱到的评价时,就应该突出重点。首先是应该减少对教师准备课堂教学工作的评价,因为在政法学科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一些法律专业的教学准备中,教师需要根据当前的法律体系来制定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会采用一些时下比较流行的法律案件来具体分析,准备工作较为宽泛,评价体系无法进行量化评价,而学生也无法接触教师的教学方案,很少有政法学科教师给予学生教学计划,偶尔会出现教师迟到现象,这些活动评价体系无法做到对其进行准确的评价,教师准备工作的好坏也能够在课堂教学质量中体现,因此可以减少这一环节。其次是对一些类似的评价标准进行合并,比如教学手段和因材施教,看似不相关,但是仔细品味,其实是类似的,都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这样在内涵和内容上比较一致的评价标准合二为一,简化评价标准,让评价体系更加的简洁明了,学生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也会更有效率,抵触心理也会降低,提高评价体系的实用性。

3.评价的同时对教学质量进行改进。想要真正地发挥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作用,仅仅靠评价是不够的,在评价的同时应该针对性地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在评价体系综合整理评价信息之后,被考评者得到的只有优秀、良好等词语,对于评价的标准和内容并不能完全地了解。被考评者无法通过一些讨论和信息反馈来对自身的工作进行改进。鉴于这种原因,应该增加反馈环节,对于学生的评价信息整理之后让被考评者得到具体的信息,便于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出进一步的调整,被考评者应该对自己改进的地方进行汇报,形成一个良心的循环,提高政法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

4.明确评价目的,奖励课堂教学。高校政法学科课堂评价质量的建立需要明确目的,是帮助教师及时地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目前很多高校对于教师的著作以及一些科研成果方面比较注重,与教师的职称评定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让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应该适当地建立教学质量奖励机制,让专家通过对教学质量的评定,来为教师提供今后应该完善课堂教学的方向,促进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进行。此外,高校应该注重教师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引导的环节,及时地为学生排异解惑,这样才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结束语

信息化平台下,政法学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该着重地让教师和学生增加交流与互动,体现出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曹春丽,文志诚,贺红香.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4,(02).

[2]白菲,谭豫之.高校本科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12,(01).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
提升古代文学课堂教学质量方法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探讨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研究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