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女性观研究综述

2017-03-22 11:42曹译丹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1期
关键词:女性观水浒传综述

曹译丹

摘要:近30年来,对《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是《水浒传》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多方查找、统计,笔者发现与之相关的论文多达37篇,学者们对《水浒传》女性形象分析、女性观成因等方面颇为用心,成果丰厚,但美中不足的问题有三点:一是缺乏新意的论文较多,而推陈出新的成果相对很少;二是过于重视社会背景和传统文化的研究,却将文本分析抛于脑后;三是研究不平衡,明显存在研究“冷门”。比如《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价值、“三国”、“水浒”女性观之异同等问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关键词:《水浒传》;女性观;综述

近30年来,《水浒传》“女性观”的研究在学术界取得了丰厚的成果,经过梳理,笔者发现此课题的相关研究论文多达37篇。本文试图对30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析,笔者将此文分为女性观评价和女性观成因两大部分。限于学识和眼界,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一、女性观评价

据笔者目力所及,目前对于《水浒传》女性观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全盘否定。自从聂绀弩先生在《中国古典小说论集》(自序第3页)中提出“《水浒》全部都是轻视妇女”的观点后,不少学者继承并发展了这个观点。马瑞芳认为《水浒传》是以“女人是祸水”为主旨,而且都是“以淫乱、庸俗、粗野为突出特点的丑化女性形象”。魏崇新明确指出:“施耐庵在描写女性时流露出的鄙视乃至仇恨的态度,文章从女色禁忌心理、仇视女性的行为、女性的悲哀三方面进行了论证。”此部分学者认为《水浒传》是一部得了“厌女症”的书,显然他们忽视了该书塑造的几位重量级的光辉女性形象,比如梁山好汉心中的女神--九天玄女,以及为促成“招安”提供了“快速通道”的义妓--李师师。

第二,高度肯定。部分研究者认为《水浒传》的女性观有闪亮可取之处。滕桂华、李娜在《反批判--再论<水浒传>的女性观》一文中写道:“作为读者,我们应当透过表层现象,透过砍杀女性的刀光血影,认识理解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女性的浓厚情感和难以化解的情结。”李献芳在《<水浒传>中三英雄女性说略》一文中提出:“《水浒传》大胆地塑造了三位女英雄形象,将美好的品质和聪明的才智赋予她们,反映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和进步的历史观、妇女观。”

第三,不置可否。部分研究者的观点不同于上述两种观点,他们认为《水浒传》作者的女性观是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杨逢泰在《从<水浒>的女性形象看作者妇女观的复杂性》一文中指出:“作者对他笔下的妇女有褒有贬,并不全部表现为轻蔑态度。”马成生在《水浒通论》中认为作者的妇女观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潘星晔在《<水浒传>女性观探究》一文中指出:“《水浒传》既展现了传统的红颜祸水观、对女性的异化等落后的女性观,亦展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等进步的、解放的女性观。”

二、女性观成因

对于“水浒”女性观成因的探讨一直是近年来的学术热点。绝大多数研究者从我国传统文化方面展开论述。例如吴璇在《从<水浒传>女性人物形象看作者的女性观》一文中指出:“作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走上了极端,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深受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宗法思想影响。”诸多论者都认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男尊女卑”、“红颜祸水”等观念是“水浒”女性观产生的根本原因。潘星晔在《<水浒传>女性观探究》一文中将女性观成因归结为四点:第一,历史文化根深蒂固;第二,梁山好汉特定生活方式;第三,商业的发展进步;第四,创作群体的共同作用。此文的分析没有抛弃文本,而且见解全面公允。

值得注意的是,王鸿卿在其所著的《水浒传与义》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观点。他在《力的张扬、崇拜与酒、食、色》一文中分析道:“依笔者之见,‘厌女症的根源在于小说的审美理想,而水浒英雄就是这审美理想的核心。这是一群不同凡人的人物,充满侠义精神,是力量的象征。……其实他们敬重女人,也没少帮女人,他们只不过拒绝与女人有性关系而已。因此严格说来,‘厌女不准,‘厌性才符合实际。为什么‘厌性?一是性与污秽有关,二是性削弱力量。”[1]

毫无疑问,《水浒传》是一曲力的赞歌,“人民群众喜欢《水浒传》,首先是喜欢书中的英雄形象。这些英雄形象固然是个性各异,但却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统一在他们身上,从而成为整个作品从总体上感染人,征服人的根本原因,这种东西不是别的,就是那勃发于水浒英雄身上的勇武之力。作品中,最成功、最为人们所喜爱的英雄如武松、鲁智深、林冲、石秀等,无不是勇武之力最强盛,并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人物。”[2]从这一角度,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水浒一百单八将当中的三位女英雄,巾帼不让须眉,虽为女性,却也具备一身勇武之力,敢于冲锋陷阵。此外,男子汉的勇武之力怎樣表现出来呢?当然是通过除暴安良,锄强扶弱的方式得以挥发,因此作者塑造了那些毒妇、弱女的形象。

依笔者浅见,所谓“水浒”女性观,并非作者施耐庵的女性观,也不是读者心目中或褒或贬的女性观,“水浒”女性的出现都是为了契合《水浒传》中“勇武之力”这一核心意象。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这个角度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水浒”女性观,我们可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进一步理解《水浒传》的主题:对勇武之力的张扬与崇拜。这便是“水浒”女性观的研究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王鸿卿.《水浒传》与义[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5:11.

[2] 王进驹.《水浒传》勇武之力的蕴涵及其美学价值[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8(1):79.

猜你喜欢
女性观水浒传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与性别意识之思想根源比较
浅析泉镜花的文学作品中女性观与恋爱观
在场的缺席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