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苑芳,郭节芳,李健清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同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广东 深圳 518172)
计划免疫为卫生部按照一段时间疫情监测、人群免疫情况开展的一种疾病预防措施,该项工作经有计划、有目的地应用防疫药品、抗原物质给人群接种,从而使机体出现某种特异免疫能力,进而达至免除疾病传播与发生的目的[1]。在计划免疫中,儿童为接种重要人群,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保障性措施。由于儿童处于特殊年龄阶段,生理及心理发育均未完善;而且部分家长因计划免疫知识认知不足,对于预防接种工作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2]。有研究[3]显示,在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对接种儿童及其家长进行相关护理指导,可提高临床依从性,改善儿童不良情绪,使家长满意度提升。为此,笔者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进一步探讨护理指导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同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进行计划免疫接种儿童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1个月~6岁,平均(2.36±0.41)岁,体质量8~22 kg,平均(18.53±3.17)kg;研究组男35例,女29例,年龄2个月~7岁,平均(2.68±0.43)岁,体质量9~23 kg,平均(18.75±3.22)kg。2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自愿进行研究,儿童家长配合度高;排除标准:先心病儿,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凝血功能障碍者。
对照组予以常规模式接种,并予常规护理,包括接种前健康教育、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等;研究组予以护理指导,具体为:1)在疫苗接种前,护理人员向儿童家长讲述疫苗种类、作用以及相关禁忌证、可能出现的机体反应等情况,提高家长认知程度;并叮嘱家长在接种前予以儿童清淡饮食,避免因过激性刺激食物引发副反应。2)对于年龄较大儿童,予以鼓励、安慰,通过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其临床配合度。3)护理人员需对儿童身体状况、药物情况进行检查,包括儿童是否具备接种条件以及药品有效期与名称等。4)接种过程需引导家长协助儿童保持正确体位,保证接种部位充分暴露,拔针后叮嘱家长勿反复按压注射部位;护理人员可与儿童主动交流,通过移情法使儿童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疼痛感。5)接种结束后,嘱家长与儿童停留15~30 min,若出现过敏反应则予以对症处理,未出现不良反应则让其离院。6)离院后,家长需做好以下几点:①叮嘱家长看护时应避免儿童剧烈运动,引导其多喝水,确保适当休息,并注意饮食清淡;②若出现皮肤瘙痒情况,则避免儿童抓挠,并保证儿童衣服、皮肤清洁干燥;③对于轻微发热情况,可予以物理降温、大量饮水处理,若2 d内未恢复正常或出现高烧不退则入院就医。
比较2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接种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家长知识知晓情况评分应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疫苗种类、接种目的、注意事项、接种后护理等方面,每项满分25分,分数越高表示知晓度越高;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采取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人员操作技能(满分40分)、护理态度(满分30分)及责任心(满分30分)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接种后儿童不良反应主要包括皮肤瘙痒、发热、淋巴结肿大、眩晕等。
研究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分
研究组接种后儿童出现皮肤瘙痒3例、发热2例、淋巴结肿大1例、眩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93%(7/64);对照组接种后儿童出现皮肤瘙痒6例、发热6例、淋巴结肿大3例、眩晕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56%(17/64)。研究组接种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χ2=5.128 2,P<0.05)。
计划免疫接种属于儿童健康保障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提升我国人口素质的一种保障,但目前就计划免疫接种工作而言,因部分儿童家长缺乏对其正确认知,导致临床配合度降低[4]。其次,儿童由于年龄较小,对于接种工作排斥性较高,易导致接种过程出现意外事件。有研究[5]指出,护理指导的应用可提高家长对疫苗认知水平,缓解儿童负面情绪,从而提高家长自我护理儿童能力,有助于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家长知识知晓情况与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接种后儿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0.93%比26.56%,P<0.05),结果与斯卫利[6]的研究相似,表明护理指导能够有效控制接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提升儿童家长的满意度。在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中运用护理指导,护理人员可在接种前、中、后予以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接种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在接种前,护理人员对儿童家长开展健康教育,向其耐心、详细介绍免疫接种知识,包括疫苗种类及不同目的、接种后相关注意事项等,有助于家长增强对疫苗知识的认知程度[7]。而且,健康教育的开展,有助于家长提高疫苗接种自觉性,积极配合接种工作,保障儿童健康,预防传染病。其次,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心理干预,针对其不同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水平等予以针对性心理护理,从而减轻家长不安、疑惑及恐惧等心理[8]。再次,接种前护理人员对年龄稍大儿童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语言交流鼓励安慰儿童,使其消除或减轻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提高接种配合度。
在接种过程中,护理人员向家长讲授接种时儿童需维持的正确体位,并叮嘱其拔针后防止压迫接种部位,从而避免感染性炎症发生[9]。并且,整个接种过程,护理人员严格坚持无菌操作原则,避免儿童因不正确操作导致不良反应。由于儿童个体存在差异性,部分儿童在预防接种之后将会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叮嘱家长接种完成后在接种室等待15~30 min,观察无不良反应后离开[10]。在家长离开之前,护理人员向儿童家长行针对性宣教,通过及时有效护理,可使症状减轻。首先,家长需对儿童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护理,应保持该部位清洁干燥,并勤换衣物,保持衣物柔软干净。其次,对饮食进行干预,接种后家长应避免儿童进行剧烈活动,引导其多饮水,保持充足休息。此外,对其是否出现轻微发热情况进行观察,采取物理降温法及大量饮食法改善,若2 d后持续高热,则立即送医。一系列护理指导,有助于儿童家长提高接种相关知识及护理能力,从而降低儿童接种后不良反应,进而提高家长护理满意度。研究受各种因素影响,未对儿童预后情况作详细分析,需再行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儿童计划免疫接种过程予以护理指导可有效降低儿童接种不良反应,提高家长知识知晓率与满意度。
[1] 张艳.儿童预防接种的护理干预[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6,10(3):255-256.
[2] 沈选彬,刘卫华,严剑.健康教育在儿童计划免疫384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8):103-104.
[3] 游小梅,邓顺莲,廖春兰,等.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不良反应认知现状及预防接种满意度调查[J].中国临床护理,2015,7(5):446-448.
[4] 尹小玲.系统护理干预用于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4):152-154.
[5] 刘艳丽.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94-95.
[6] 斯卫利.护理干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6,32(8):134-136.
[7] 陈艳娇.综合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11(6):164-166.
[8] 黄亮.精细化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5):96-98.
[9] 魏宏玲.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4,28(2):722-723.
[10] 高玲.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12):2682-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