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东艳,吴运卿,李 妮
(1.西藏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2. 武汉大学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3.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分院,武汉 430072)
青藏高原作为中国气候变化的“启动区”和全球变化的“放大器”对东亚、南亚地区乃至全球气候变化均有重大影响[1],反之气候变化对水资源、河川径流等也产生了明显影响[2],研究流域水文演变趋势对流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3]。尼洋河被誉为“西藏江南”林芝地区的母亲河,喜马拉雅山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山脉和横断山环绕该区域,该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森林覆盖率为46.1%,是我国第三大林区,西藏地区80%的森林都集中于此。它与西藏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独特气候特征和下垫面条件,而目前对该区域水文特性的研究较少。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显著,洪涝灾害已成为我国常见的气候灾害[4]。洪涝灾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导致的,因此研究流域降水变化趋势,有利于了解洪涝灾害的变化规律,为预防工作提供参考[5]。尼洋河流域内1964、1980、1991、1995、1998年曾发生大洪水,因此,模拟和预测尼洋河流域气候变化下的水文演变规律,必然成为当前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能为该流域洪涝灾害防治工作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也能更好地为林芝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尼洋河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介于东经92°10′~94°35′、北纬29°28′~30°30′之间,发源于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工布江达县西部的错水果拉冰川湖,流经工布江达县和林芝县,于林芝县的格则村附近汇入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流域水系发达,全长307.5 km,流域面积达17 732 km2,其中大于100 km2的一级支流有白曲、娘曲、巴朗曲、巴河、克拉曲、则弄曲、普布弄巴、尼西曲和八及曲等19条。尼洋河是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左岸的一级支流,在雅鲁藏布江众支流中排行第4,水量居第2位,水量丰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550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73.55 亿m3,流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河谷海拔3 000~3 500 m,最高山峰海拔6 800 m。
由于尼洋河正处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质构造区,岩层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变质,变质岩分布较广,岩石较破碎,易产生崩塌现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尼洋河流域独特的气候条件,径流补给主要为降水,其次为地下水和冰川融水,流量丰富,而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匀,降水量多的月份也正是全年气温高、融水补给量大的时期,洪灾危害较大。
尼洋河流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具有大陆性高原温带半湿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其自然地理、气候等要素影响着河流径流的形成,尤其是降水、气温、蒸发是主要影响因素。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到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上空,偏南季风影响微弱,在南下的蒙古冷高压控制下,干旱、少雨、气温较低。5-10月为雨季,在印度洋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盛行西南季风,加之本流域东为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北为东北、西北走向的念青藏唐古拉山脉,南为东西走向的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为东西走向的冈底斯山余脉,形成“∧”型地形,使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上溯,加上高原的热力作用造成水汽上升运动,形成降雨。
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75%以上。尼洋河流域地处高山峡谷,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具有山区小气候特征,日温差大、多夜雨、阵雨。尼洋河流域有林芝县气象站、更张气象站,参考以上气象站结合《西藏自治区降水等值线图》,该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00~1 100 mm,多年平均气温7.77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5 m/s,最高气温30.3 ℃,最低气温-16.4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3%,多年平均蒸发量1 085.2 mm(E601),年无霜期为175 d,年日照时数为2 022 h。
固体降水的比重、冰雪的消融、河流水温、冰清的变化、蒸发强度等都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而气温的影响因素也很多,包括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高度角的大小、地形、土壤、植被等。尼洋河流域太阳辐射强烈,但地处高海拔地区,夏季短暂,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低,年差较小,且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明显,根据推算大致每上升100 m高程,年平均气温降低0.5~0.6 ℃,一般7月份为气温最高月份,1月份为最低月份,同时,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使得日夜温差大。
尼洋河流域自然灾害有洪水、干旱、泥石流、地震和霜冻,其中洪涝是主要的自然灾害。尼洋河流域内1964、1980、1991、1995、1998年曾发生大洪水[6,7],其中最近发生的1998年大洪水是由于尼洋河流域普降大到暴雨,位于更张的河道附近有水文实测断面,洪痕也较清晰,根据常年洪痕,用曼宁公式推求,计算当时瞬时洪峰流量约有2 200 m3/s。
总的来说,雨水是形成尼洋河洪水的主要原因,从所处地理位置和天气系统分析,每年5-10月,受印度洋热低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使印度洋暖湿气流沿雅鲁藏布江上溯,受地形抬升形成降雨。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6-9月,一般一次降雨历时约15 d左右。由于尼洋河流域植被较好,对洪水的调蓄作用相对较强,支流巴河上有巴松措的天然水库调节作用,使尼洋河洪水涨落平缓,洪峰小,历时长。
目前,在降水和径流等单变量变化趋势分析中,Mann-Kendall检验(以下简称M-K检验)相对于线性倾向估计、累积距平、滑动平均、二次平滑、三次样条函数等方法[2],更能有效表述水文气象时间序列的变化趋势[8]。M-K检验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并已广泛使用的非参数检验方法,最初由Mann和Kendall提出[9,10],许多学者不断应用Mann-Kendall方法来分析降水、径流、气温和水质等要素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
Mann-Kendall检验不需要样本遵从一定的分布,也不受少数异常值的干扰,适用水文、气象等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计算简便。
在M-K检验中,原假设H0:时间序列数据(x1,…,xn)是n个独立的、随机变量同分布的样本;备择假设H1是双边检验:对于所有的k,j≤n,且k≠j,xk和xj的分布是不相同的,检验的统计变量S计算如下式:
其中:
(1)
式中:S为正态分布,其均值为0。
S的方差可由下式计算:
Var(S)=[n(n-1)(2n+5)-∑tt(t-1)(2t+5)]/8
(2)
式中:t为任意给定结点的范围;∑t是所有结点的和。
当n>10时,标准的正态统计变量z通过下式计算:
(3)
这样,在双边的趋势检验中,在给定的α置信水平上,如果|z|≥zα/2,则原假设是不可接受的,即在α置信水平上,时间序列数据存在明显的上升或者下降趋势。对于统计变量Z>0时,是向上趋势,反之,则是下降趋势。
当M-K检验进一步用于检验序列突变时,检验统计量同上述z有所不同,通过构造一秩序列:
其中:
(4)
定义统计变量:
(5)
式中:E(sk)=k(k-1)/4;Var(sk)=k(k-1)(2k+5)/72;UFk为标准正态分布。给定显著性水平α,若|UFk|>Uα/2,则表明序列存在明显的趋势变化。
将时间序列x按逆序排列,再按上式计算,同时使
(6)
通过分析统计序列UFk和UBk可以进一步分析序列x的趋势变化,而且可以明确突变的时间,指出突变的区域。若UFk>0,则表明序列呈上升趋势,小于0则表明呈下降趋势,当它们超过临界直线时,表明上升或下降趋势显著。如果UFk和UBk两条曲线出现交点,且交点在临界直线之间,那么交点对应的时刻就是突变开始的时刻。
3.1.1 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采用尼洋河流域林芝站点1979-2005年的年降水系列进行分析,林芝市在林芝县设有气象站,测站海拔高程约2 905 m,为了分析尼洋河流域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规律和趋势,选用极值比进行表征[11],统计表如表1所示。
表1 尼洋河流域年降水量极值比统计表Tab.1 The table of statistics for the extremes ratio ofannual precipitation in Niyanghe basin
通过表1显示尼洋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且呈现明显的波动状态,丰水年较枯水年差异明显,最大可达到1.9倍的差异。
3.1.2 降水的年内分配
尼洋河流域降水量受干旱气候影响,其年内各月分配变化比较大,主要表现为汛期降雨量大而集中、非汛期雨水少而不稳,降水量年内分配见表2。
表2 尼洋河流域降水量年内分配表Tab.2 The table of distribution of annual precipitation in Niyanghe basin
如表2所示,尼洋河流域5-10月汛期降水量占全年的85%~90%左右,11月到次年4月仅占全年的10%~15%。尼洋河流域连续最大4个月降水量为6-9月。而在连续两个月中,以7、8月最为集中,一般可占年降水量40%左右,7、8月份也是暴雨洪水的频发期,往往容易酿成洪灾;最大月降雨一般在7月,占年降雨量的20%左右。连续最小4个月(11-2月)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左右。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知,尼洋河降雨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
3.1.3 降水长期变化趋势分析
尼洋河流域各测站年及各月降水量M-K检验如表3所示。
表3 尼洋河流域降水变化趋势M-K检验分析表Tab.3 The table of Precipitation Variation Trend Based on Mann-Kendall test in Niyanghe Basin
取显著性水平α=0.05,则M-K双边检验统计量通过检验与否的判断阈值为±1.960,从表3中可以看出,近50年来,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尼洋河流域林芝站的降水量在年尺度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在月尺度上,冬季(12月、1月、2月)降水表现出不显著的减少趋势;而在夏季,不同月份的趋势并不相同,但均不明显。
尼洋河流域各测站年及各月气温M-K检验如表4所示。
由表4知, 2.48(1月)、2.33(2月)、3.02(3月)、2.63(4月)、3.19(9月)、2.16(10月)、2.29(11月)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存在显著趋势。从表中可以看出,气温的变化趋势与降雨有很大不同。近50年来,尼洋河流域各站的气温不论在年尺度上,还是在月尺度上,全都表现出上升趋势。1-4月、6月、9-11月都检验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利用M-K检验对尼洋河流域更张水文站站点的年、月尺度径流量进行检验,更张水文站集水面积15 600 km2,为国家基本站,1978年建站,地理位置为东经94°04′,北纬29°44′,检验主要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尼洋河流域出口断面流量在春夏秋冬季和全年尺度上都有上升趋势,且在6月具有最显著的上升趋势,而在冬季有轻微下降趋势。
表4 尼洋河流域气温变化趋势M-K检验分析表Tab.4 The table of temperature changes Based on Mann-Kendall test in Niyanghe Basin
表5 尼洋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M-K检验分析表Tab.5 The table of runoff variety Based on Mann-Kendall test in Niyanghe Basin
在充分收集研究区概况资料的基础上,通过Mann-Kendall方法等趋势方法对尼洋河流域降雨、气温和径流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尼洋河流域降水量年际变化不大,但降雨的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降雨量大而集中、非汛期雨水少而不稳。
(2)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尼洋河流域降水在全年尺度上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在各个月份变化趋势不一,其中冬季降雨整体表现出减少趋势。而气温较为一致,呈上升趋势。
(3)尼洋河流域出口断面流量在夏季和全年尺度上有上升的趋势,秋季、冬季的长期变化趋势较弱,需要分析在未来气候变化的情景下流域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这些结论与林芝站点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变化分析结果相吻合,表明降水变化趋势应用Mann-Kendall检验方法是可行的。总的来说,通过研究尼洋河流域水文变量变化趋势,可以为该流域洪涝灾害防治工作和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依据。
□
[1] 杜 军,马鹏飞,潘 多. 1981-2014年西藏各时次气温的变化趋势分析[J],地理学报,2016,71(3):422-432.
[2] 张海荣,周建中,曾小凡,等. 金沙江流域降水和径流时空演变的非一致性分析[J],水文,2015,35(6):90-96.
[3] 周 平, 陈 刚, 刘智勇, 等. 东江流域降水与径流演变趋势及周期特征分析[J],生态科学,2016,35(2):44-51.
[5] 郑杰元. 气候变化影响下区域水文要素变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1.
[6] 张显扬,董增川,王建群,等. 雅鲁藏布江尼洋河流域洪水预报方法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5):530-533.
[7] 许 燕. 尼洋河流域洪水灾害成因分析[J].西藏科技,2004,(3):45-49.
[8] Kendall M G.Rank correlation methods[Z].1948.
[9] Mann H B.Non-parametric test against trend[J].Econometrika,1945,13:245-259.
[10] 付晓花 董增川 刘 晨,等. 滦河流域径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11(5):6-10.
[11] 李小丽 敖天其 黎小东. 古蔺县近50年来降水序列趋势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23(6):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