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英杰
摘 要:在我国英语课堂教学中,在汉语思维模式、迁移理论和语言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影响下,汉语对英语语言教学的有效开展,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该文就汉语对英语语言习得的影响和作用进行简要论述,希望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并采取相应策略有效规避和化解母语所产生的消极因素,进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 英语 语言教学 思维模式 迁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202-02
在当前的英语教学和研究中,如何有效规避汉语作为母语所产生的干扰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和学者关注的重点。面对任何一个难题,都需要一个不断认识并加以解决的过程,对英语教师而言,他们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更应当对教学理论和方法有着深刻的了解。
1 我国汉语和英语教学的差异性
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它们在句法、词汇和句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模式还是学习策略方面,都与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但同为语言教学,两者在教学中既有自身的专属特征,同时也遵循着一定的共同规律,其目的都是为了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因此了解英汉两种语言教学的差异性,有助于两种语言教学进行优势互补,提高各自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1.1 教学侧重点不同
虽然在新课改中,都将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作为汉语和英语教学的目标,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种种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两种语言教学的侧重点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在汉语课堂中,情景式教学在很多地方都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普及,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演练,对汉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多数英语课堂教学依旧沿袭以对课文中句子进行翻译和讲解为主,教师试图通过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等知识点的掌握,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巧。造成两种语言教学侧重点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母语和目的语的差别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1.2 课堂教学方式不同
课堂教学是语言教学的关键环节,基于汉语是母语教学而英语是目的语学习,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基础和语言环境上的差别,两种语言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虽然汉语和英语课堂教学都遵循从教学组织、预习复习、知识讲解和作业布置这一流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却大相径庭。英语课堂中教师为了锻炼学生的英语技巧,使用英文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的状况居多,这就要求学生的精神必须高度集中,学习状态存在或多或少的紧张和压力情绪;在语言知识讲解的过程中,英语教学对语法和词汇的学习更加偏重,教师通过一篇篇课文将学习内容串联起来,在课文讲解的过程中穿插提问,学生在上课前应进行良好的预习。
2 汉语思维模式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思维是一个人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它与语言的关系十分密切。思维习惯的不同是不同国家和民族语言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说汉语的中华民族和讲英文的英美等国家,由于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差异显著,因此在各自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汉民族的螺旋形辩证思维和英美国家的直线形逻辑思维,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组成、句法结构和语篇构造等方面都存在极大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汉语思维方式是左右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它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干扰成分,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的正确处理。
2.1 汉英思维模式的负迁移作用
思维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主导作用,由于中国学生根深蒂固的汉語思维模式,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各个环节,都极易受到母语思维的干扰,对英语习得产生负面影响。而在词汇的运用和选择上,词汇误用现象比较突出,学生们常常将汉语思维模式下认为是正确的词汇,用在了英文的句子中,因为汉英词汇在词义或词义衍生后的意义和内涵不同,使句子的语义产生偏差甚至完全相反。
2.2 汉英思维模式的促进作用
虽然汉语思维会对英语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相关研究同时也表明,其对英语学习也具有相当的积极作用。今天很多语言专家和学者对中国式英语给出了全新的认识,虽然在语音、词汇、语法和句式等等英语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汉语言痕迹在英语的表达中十分明显,不符合地道英语的语法标准和语言习惯。但对汉语知识的一定借用,能够有效化解英语知识不足的困难,有助于学生主动开口讲英文,并在教师不断的纠正中对正确的英文表达方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能够有效的促进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
3 迁移理论下汉语对英语教学的作用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汉语作为母语也同样存在迁移影响。在过去的外语教学研究中,人们更关注于母语的负迁移,既在外语学习中,母语对目的语在语言、词汇、语法和句式等方面的学习中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使学生无法顺利掌握地道和标准的外语。“石化现象”是母语负迁移的一个典型例证,当学习者用母语文化去套用目的语文化时,由此产生的语用错误被不断固化,最终这种错误的语言特征永久的成为其外语的表达方式,导致学习者在目的语的习得中语言能力始终停滞不前。
语言环境是一种文化状态或社会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教学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相适应的语言环境,它主要包括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人工语言环境。自然环境是学生身处的以母语为主的社交环境,局部语言环境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共同营造的目的语语言环境,人工语言环境则是学生记忆和思维中主观创造的语言环境。我们的学生从小生活在浓厚的汉语言氛围中,同学、老师、家长都是中国人,中文是他们主要甚至唯一的交流方式,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中文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在外语习得中缺乏足够的语言环境支持。因此理论强、实践弱的英语应用能力的形成也就不足为怪了。
外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在英语习得中,还存在汉语语境下的外语磨蚀效应。它是一个语言学习的逆过程,当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母语语言的优势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外语的使用和学习时间减少,将导致其目的语语言能力的逐步衰退。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英语的语音、语法、词汇学习中,词汇磨蚀是最容易产生的。因此教师应采取一定的策略,有效化解在汉语语言环境下的外语磨蚀效应。首先是词汇学习策略的恰当选择,通过扩大学生阅读量,增强学生记忆力等方式,在不断巩固学生已有的词汇的基础上,逐步掌握更多的词汇;其次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归根结底,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个人,教师应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学习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才能有效规避外语磨蚀效应。
4 结语
语言具有社会功能,而母语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思维、文化和世界观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汉语作为中国人日常交流的语言工具,其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思维习惯、文化意识和语言环境等,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果忽视了汉语作为母语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而单纯片面的从目的语的角度出发,不仅会不断弱化和动摇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同时也增加了学生语言习得的困难程度,将不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牛真.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的对比[D].河南:郑州大学,2012.
[2] 胡萍英.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表达的影响及启示[J].课程教育研究,2013(4):97-99.
[3] 张新立.思维模式与文化影响下的语言特点和英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8(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