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维清
片段一:沪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萧伯纳和小女孩》。
师:萧伯纳一生创作了51个剧本,写过5部小说,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听了老师的介绍,谁来说一说萧伯纳取得了哪些成就?
生:萧伯纳取得了……取得了……(一时语塞)
师:你还没有想好,没关系。谁来帮帮他?
生:萧伯纳取得了诺贝尔奖……写了51个剧本。 (断断续续)
师:还有吗?
生:萧伯纳写了5部小说。
生:萧伯纳取得诺贝尔文学奖。
……
教学中,教师的语用训练点是明确的,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学会将听到的信息进行表达反馈,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忽略了教学实施对象的语言认知特点,忽视了自身语言表达带给学生的示范作用。二年级学生的语言还是以模仿为主,而“萧伯纳取得了哪些成就?”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是超出了他们的语言认知水平,从课堂表现来看,学生无法将自己的理解通过“取得……成就”这样的句式进行表达,学生的一时语塞、表达断断续续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在课堂中,教师将提问的语言变换一下,用“从老师的话中,你知道了什么?”这样的句式来提问,那学生的表达可能会更加流畅而且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表达的重要来源,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总是模仿教师的表达方式说话,因此,教师要格外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让每一句话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适合学生学习模仿,杜绝表达的随意和深奥,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中学而有获、学而易获。
片段二: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5:我身边的小能人”。
教师出示学生的习作片段:
“李俨来到石锁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举起来。他脸上的皱纹像飞转的陀螺,又像一块石头扔进了平静的水面。”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段话写得怎么样?
生:这段话写得很好,他用上了比喻句。
生:我也认为这段话写得好,他用比喻句把李俨的神态写得很生动。
生:我觉得这段话写得很精彩,里面写出了李俨的动作和神态,活灵活现。
师:同学们都很会观察,我们在写作时要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再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和学生都将表达的重点放在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上,把“写出动作、神态,用上比喻句等修辞手法”作为评价作文的标准。诚然,写作中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用上巧妙的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确实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但是这些都只是写作中的修饰手段,写作最根本、最重要的评价标准首先是要准确,一切描寫手法都应该是为准确表达而服务的。回到这个片段中,这名同学要写的是身边的一位小能人——“大力士”。那么他的语言首先要能够准确凸显这位小能人的力气大,要能够抓住动作和神态的刻画来反映他力气大。可是在出示的文字中,小作者对大力士的动作描写只有一个“举”字,而比喻句的描写似乎又对表现小能人的力气大没有太多的作用。但是从学生的评价来看,大家却都没有关注语言表达是否准确,舍本逐末。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能力的伤害必定是深远的。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时有发生。出现这样的教学现象是值得我们警醒并需要加以改正的。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不可否认,日常教学中,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习作教学,教师已经开始更多地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注重表达的意识培养和方法指导。但是,如果忽略了表达的准确性,没有在教学和指导中思考我们要说什么、为什么要说、怎么说,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之路又如何能够越走越宽呢?
准确是语言表达的基本保证,是一切语言行为的首要判断标准,在语言表达中树立准确的意识,养成准确表达的习惯,是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达成的基本目标。因而,我们对语言表达的目标和价值的定位当以准确为本,不能出现半点偏颇。在课堂教学中,只有从准确出发,教师和学生把每节课中的每一句话都说准确、说规范,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运用,学生的语言核心素养才能够获得应有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