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阁
摘 要 教育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认知、人际关系以及为生活做准备的过程,学生的成长需要不同的性别角色模范。当前小学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且逐渐成为全国性问题,这种现象必须引起警惕。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性的滋养,教师性别比例的失衡将会从多方面影响学生的成长。本文通过探究小学男教师缺席背后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最终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教师 性别比例失衡 教育隐痛
当前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从女教师、女领导、女校长……学校中女性相关教育工作者已“顶起校园大半边天”,整个校园俨然成为女教师的“天下”。据有关媒体报道,在重庆主城的10所中小学里,班主任老师总共有246人,其中男班主任只有35人,只占到所有班主任人数的14%。其中,九龙坡一所小学,37个班主任里面,一个男班主任都没有[1]。这种比例最大的是小学阶段,较为严重的学校男女教师比例不到1∶10。这种现象须予以警惕。
一、小学男教师奇缺的原因剖析
1.追根溯源——师范类男女生比例失衡
纵览全国师范类院校,基本已发展成为“女子院校”。2014年 ,华东师范大学一项关于高等院校师范生培养状况的调查显示,在27所师范类院校近万人的抽样中,女生占65.3%,男生仅占34.7%,并且比例有拉大的趋势[2]。所以,从这个比例可看出,未来从事教育工作的女教师将是男教师的2倍。为什么会有更多的女性更愿意选择师范类院校?心理学研究表明,生理性别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一般来说,男女生在身体结构、性格和智力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男生大多偏重思维、空间和想象能力的推演,对理工科专业存在偏爱,而且此类专业就业前景方面的优势也是吸引男生的一大原因,除非万不得已,他们才会选择文科。反之,文科类专业都是偏重记忆、理解方面的,较为符合女性本身的生理性別及其特点,所以大多女生多垂青于文科类,且工作稳定、时间弹性大又享有长假期的教师职业多是女性首选。这种生理上的差别强化了男女生在选择专业方面的性别刻板印象。因此,女生选择师范类院校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而未来走上教师岗位的男女生之间比例并不均衡的现象不足为奇。
2.教育生态环境的危机
小学男教师的奇缺,表征的是一种教育不公正的危机信号,同时也说明孕育教育公平的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从经济学视角看,最主要的原因是工资及福利待遇低。在大部分家庭里,男性是家庭的经济和精神支柱,人们潜意识里往往认为当一个小学老师既没钱又没权,还会被认为没多大出息,而且现代社会生活消费水平日益上涨,单单凭借教师微薄的收入已不足以“养家糊口”。同时,小学教师工作繁重,承担着过高的家庭期望,需要倾注大量时间和精力。这种付出与收入之间的极大落差使得越来越多的男性对教师这个职业敬而远之,这亦是很多男性不愿当小学老师的重要原因。
从社会学视角看,除了经济收入和福利方面的考量外,社会结构性因素也起着关键性作用。“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观念依然存在,人们一般认为,从大学教师到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同是呈逐级递减的态势,所以,在大学里男性教师居多,而女性则愿意选择稳定而又符合社会期望的小学教师。再者,从社会性别看,受传统“父权制”文化的影响,男性通常既是家庭的顶梁柱,又是社会的强者,仅仅一个小学老师的角色已满足不了现代男性渴望成功、赢得社会尊重的抱负心。而女性具有天然的母亲角色意识,恰恰契合了教师要求的基本特征。因此,越来越多的男性教师逃离小学教师岗位已不足为奇。
从教育学视角看,首先是现有教育体制的束缚。虽然高考制度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变革,但总体上看,学校教育仍偏重于死记硬背,学习的方法主要在于记忆。由于男女生理差别的存在,女生比男生更擅长记忆,而对于男生擅长的动手实践、发散思维方面的考查则不足。相应地,女生在应试考试中更易脱颖而出。同时,学校的教学方式也扼杀了男教师的职业理想和激情,使其成为没有热情、没有个性的“教书匠”,这种现实与自己对梦想与追求的严重背离,以及“一眼看到老”的职业发展困境带来的恐惧,最终导致男性不得不远离小学教师职业。再者,随着社会进步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作为家庭唯一的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已完全摆脱 “女子无才便是德”、“相夫教子”的传统观念,父母非常重视他们的教育。而且,在青春期时,女生发育和成熟得要早,学习会更加刻苦努力,懂得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来提高自身的含金量。所以,女孩的升学比例增大,受教育程度也随之提高。
整体来说,由于受到家庭、社会、传统观念等多重外化因素的影响,社会对于性别的认识已开始形成某种程度的固化,也即所谓的性别刻板印象。“性别刻板印象(gender stereotype),又称‘性别陈规、‘性别角色定型,有时候称为‘性别偏见。它不是针对不同的性别群体的简单概括表征。常常表现为人们对男性或女性角色特征固定的、僵化的看法。”[3]
二、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影响
首先,影响了学生性别角色的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14 岁是孩子性格定型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两性的滋养和不同的性别角色模范。由于男女教师存在着性别差异,文静、温柔、感性是女性的典型特征,相应的,守纪律、好学习的学生易于被女教师接纳和偏爱。男生长期生活在一种小压力的女性社会中,其行为举止、感情和性格等方面亦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其性别角色意识处于模糊和迷茫状态,其性别特征优势得不到“发挥”,从而进一步导致“阴盛阳衰”的格局。
其次, 由于男女两性在认知方面存在客观差异,如女性的感觉、语言表达、形象思维等能力优于男性,而男性的左脑功能相对强大,更擅长抽象思维、空间想象以及逻辑推理方面。反映在教学模式中,女教师平易近人、认真负责、讲解细致系统、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但往往不善于启发式教学,提出的问题多以“是”或“否”为主,不知不觉忽视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生成。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逻辑性强、诙谐幽默、注重知识的扩展和延伸,尤其对新闻时事具有敏感性,并善于启发学生进行“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诱导,注重培育学生发散思维。所以,如果男女教师比例长期失衡,将不可避免对学生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最后,加大学校管理难度,影响教学过程。女性教师的高度集中必然涉及到婚假和产假的安排,尤其是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女教师“扎堆生育”的状况将不可避免,届时必导致较长时间内的职位空缺。一位教师的缺位可能需要两位教师甚至更多教师来补位,而短时间内寻找代课老师并非易事[4]。
同时,学生在适应了原有教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面临代课老师的另一种教学风格,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和适应,这在某些程度上会破坏学校教学的正常秩序,影响教学进度与质量。另外,教师女性化容易使教师工作疲劳。在一个女性居多的单位里,由于女性天生细腻的性格特征,一方面对工作认真负责,但同时也容易受刺激和感情化。再加之女性的嫉妒心理较强,所以,女性多的单位是非和问题也较多。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若一个学校的女性人数达到90%以上,那将降低整个学校的工作效率,同时在职老师易产生审美疲劳,甚至是提前进入职业倦怠期。
三、解决小学男教师缺席的路径分析
1.提高工资待遇及地位是首要之选
工资待遇是影响人们选择职业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国家一直提倡提高教师待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教师职业的工资水平相比过去虽有所提高,但依然没有超过公务员工资水平。而且,对比国外其他国家,我国教师待遇亦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如朝鲜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地位,同时工资也是比较高的。在美国教师收入越高的州,其男教师从教比例越大。由此可见,经济待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男性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只有提高教师的待遇水平,才能提高职业吸引力,使更多的优秀男性主动投入教育事业。
2.采取鼓励性措施,鼓励师范院校优先录取男生
我国当前教师的主要后备力量是师范毕业生,但目前师范院校在校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衡已从源头上造就了教师岗位的性别失衡。所以,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须追根溯源,从源头抓起。师范院校在招生时应采取鼓励性措施,在一定范围内优先录取男生,以吸引更多的男生报考师范专业。如,2004 年上海师范大学招生政策规定,学校将从上海市高招办提供的1∶1.1投档线上的考生中,对填报师范专业的男生进行优先录取,在录取时将享有10分左右的降分录取优惠,尽可能使男生的录取比例不低于招生计划的40%。学校同时承诺,高考分数进入上海市1 000名之内的考生,进校后奖励四年学费;高考分数进入上海市1 001~1 500名之间的考生,进校后奖励两年学费;高考分数进入上海市1 501~2 000名之间的考生,进校后奖励一年学费[5]。无独有偶, 新疆师范大学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对男女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平衡。但此类举措也使部分学者和社会人士认为该举措是“性别歧视”或“重男轻女”的表现,对女生显然有失公平。比较折衷的办法就是院校在招生录取时设定不同的招生计划人数,并实行分开录取原则,男女生在自己性别范围内进行竞争,互不干扰,按高分择优录取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男女生同时录取时的“性别歧视”问题。
3.拓宽教师来源渠道,引入竞争与淘汰机制
师范院校作为我国教师队伍补给的主要后备力量,在保证发挥师范院校培养教师主力的同时,可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小学教师。作为“铁饭碗”的事业编制型教师,束缚其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终身制”,终身制缺乏激励与惩罚机制,抹杀了教师对追求优良工作效果的动力与积极性,少做多做一个样的心理认知难以使教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应推行和完善以聘任制为核心的人事机制,根据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对教师队伍性别比例的实际需要,面向全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通过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如提高中小学教师薪酬待遇等),鼓励非师范类院校、综合性院校、其他专业院校男生积极考取教师资格,积极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以及鼓励各行业符合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条件的男性人才向教育行业流动,以此加强教师队伍内部的竞争性,进而提高职业声望。各地区、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实践制定合理的激励与淘汰惩罚机制,打破“无错便是功”的传统认知,对于教育效果突出的教师应给予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以此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对于工作无进步甚或敷衍了事的教师给予惩罚甚至辞退,加强教师的职业危机感,从而得到自身、学校、社会的认同,进而收获荣誉感。
同时,发挥社会组织的辅助作用。我们国家应当根据我国各地区实际,吸取教育先进国家的有益经验,由国家力量与民间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来推动、鼓励更多男性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
4.做好舆论宣传,改变社会观念
男性有着自由的权利去选择自己的职业。教师作为职业的一种,被人为地贴上了许多负面的标签,当男性选择并不为大众看好的教师作为自身职业时,往往会被社会舆论非正常看待。一些媒体对于男教师的反应过于激烈,多数抱着一种探究、好奇甚至是嘲讽的心态去观察、宣传报道他们的工作生活。这种社会畸形心理伤害到了男教师的自尊,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生活。为了扭转这种负面的观念、均衡教师性别队伍,社会各界应该抱有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工作生活,正确认知男教师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可男教师对于孩子成长的积极作用。所以,社会、媒体以及教育管理部门等应发挥各自优势,尽可能多地宣传一些男性教师的优秀事迹,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对于男教师进行正面报道,努力转变人们头脑中对于男教师的负面刻板观念,从而使他们的社会形象得到改善,社会地位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重庆晨网.重庆公办学校男女老师三七开,新学期遇上男老师有点难[EB/OL].http://www.cq.xinhu-anet.com/2015-09/07/c_1116479478.html.
[2] 王俊.教师职业的性别标识探论——兼谈师范类院校男女生比例失衡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15(6).
[3] 郑新蓉.性别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惠中,韓苏曼.论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性别结构失衡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1(10).
[5] 陈莹.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上海师范大学降 10 分收男生[N].新民晚报,2004-4-22(10).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