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海棠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2)
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早产儿以及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研究发现早产儿由于其胃肠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机体消化系统各种消化酶、胆酸分泌不足,在喂养过程中可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对婴幼儿生长发育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2]。我科于2016年3月~2017年8月对65例早产儿分别给予不同暖箱遮光护理,通过比较三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从而论证暖箱遮光护理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应用价值。
对2016年3月~2017年8月65例早产儿按照是否给予暖箱遮光护理将其随机分为A组21例,B组21例,C组23例,A组:男11例,女10例,胎龄在28~34周,平均胎龄在(29.2±1.1)周,日龄在4~7天,平均日龄在(5.2±0.1)天,平均出生体重为(1.32±0.21)kg,平均Apgar得分在(7.2±1.1)分。B组:男11例,女10例,胎龄在28~34周,平均胎龄在(29.3±0.9)周,日龄在4~7天,平均日龄在(5.1±0.1)天,平均出生体重为(1.33±0.22)kg,平均Apgar得分在(7.2±1.2)分。C组:男13例,女10例,胎龄在28~34周,平均胎龄在(29.1±0.9)周,日龄在4~7天,平均日龄在(5.2±0.1)天,平均出生体重为(1.33±0.22)kg,平均Apgar得分在(7.1±1.2)分。三组早产儿在性别、胎龄、日龄、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016年3月~2017年8月65例早产儿,每日呕吐次数超过3次,且连续3天进奶量不足或减少;胃管内潴留量不足前一次喂养量的三分之一;24小时腹围增加1.5厘米,体格检查显示个体患儿腹胀且伴有肠型,上述症状出现任意一项即可诊断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排除标准:①先天畸形;②重度窒息;③严重心肺疾患;④NEC;⑤严重感染者。本次研究征得医院伦理会以及患儿直系家属同意,所有患儿家属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3.1 材料
避光毛毯,用毛毯制作一片与温箱顶盖大小相仿温箱盖布,盖布的四边分别连接一片与该边同样宽、长及温箱有机玻璃下2 cm的毛毯,每一片盖布均遮盖温箱的一个面。当温箱盖布同时放下时就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温箱罩,需要观察患儿或者做治疗护理时只需掀起一边的罩布。
1.3.2 护理方法
三组患儿均给予早产儿的常规管理,三组患儿均置于暖箱内,鸟巢包裹,按早产儿护理常规管理,包括体温管理、呼吸管理、营养管理、感染管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各项护理及医疗操作集中进行。第一组(A组):将患儿暖箱24小时暴露于日光灯环境中;第二组(B组):将患儿暖箱在19:00~07:00用避光毛毯遮住,其余时间暴露于日光灯环境中;第三组(C组):将患儿暖箱24小时用避光毛毯遮住。暖箱遮光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儿实施心电监护,并适当抬高患儿头部,避免患儿处于仰卧位,从而防止意外的发生。
三组患儿均持续治疗6天,观察患儿治疗后每日进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量变化情况。
观察三组患儿治疗后皮肤磨损、心率加快、腹泻、肠鸣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三组患儿相关诊疗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并用t检验;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患儿均持续治疗6天,观察患儿治疗后每日饮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量变化情况,B组与C组患儿胃潴留量明显减少,且明显少于A组;B组、C组每日饮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量与A组相比各项数据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B组每日饮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量与C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相关诊疗资料
观察患儿治疗后皮肤磨损、心率加快、腹泻、肠鸣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组共有6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B组共有2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C组共有3例发生不良反应,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与C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C组均明显差异,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C组相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早产儿生长发育需要适量的能量从而满足机体发育,静脉营养是临床常用于满足早产儿部分能量的方式,但是临床研究发现对于早产儿长时间输液在增加经济负担的同时反复静脉穿刺可增加患儿痛苦,因此目前医学研究认为对于早产儿进行早期胃肠道喂养应为能量补充的主要途径[3]。但是临床研究发现早产儿食道下括约肌发育尚不成熟,从而导致胃排空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的情况。暖箱遮光护理是为患儿创造黑暗环境,临床研究认为黑暗环境可为早产儿创建“人造子宫”式生存环境,增强患儿舒适感,减少患儿机体能量的消耗[4]。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暖箱遮光护理的B组与C组患儿每日进奶量、胃潴留量、体重增加均明显优于A组。A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6%,B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C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给予暖箱白天遮光护理与全天遮光护理的B组、C组其临床护理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暖箱遮光护理疗效好,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患儿给予暖箱遮光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1] 李金兰.遮光罩在新生儿暖箱护理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7,4(11):154.
[2] 程莉萍,董建英,王瑞娟,等.非药物干预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5):2206-2209.
[3] 邓锦玲,余景建,莫美女,等.全身抚触联合早期滴服喂养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85-86.
[4] 梁家敏.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