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一)

2017-03-20 03:27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组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2期
关键词:鼻甲甲骨鼻窦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组

王德辉 王德云* 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鼻科解剖术语专题·

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意见书(一)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鼻科组

王德辉 王德云*于华鹏 孙希才 李晗 刘琢扶 刘全 张焕康

【编者按】 2014年,Rhinology刊登了European Position Paper on the Anatomical Terminology of the Internal Nose and Paranasal Sinuses,对于认识鼻科解剖名词具有重要的普及意义。考虑到国内耳鼻喉科医师获取和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有限,但是又急需及时掌握学科领域内解剖名词的表述,我们通过与Rhinology编辑部及作者联系征得同意,翻译而成《欧洲鼻腔鼻窦解剖术语规范意见书》(以下简称《意见书》)。《意见书》中的所有解剖名词同时参考国内《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进行统一,对于《英汉汉英医学分科词典(耳鼻咽喉科学分册)》中没有提及的名词给出了相应的补充。希望《意见书》对国内耳鼻喉科医师掌握并规范应用鼻科名词提供参考。《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将从本期开始以连载形式刊登《意见书》。

【原文献】LundVJ,StammbergerH,FokkensWJ,BealeT,Bernal-SprekelsenM,EloyP,GeorgalasC,GerstenbergerC,HellingsPW,HermanP,HosemannWG,JankowskiR,JonesN,JorissenM,LeunigA,OnerciM,RimmerJ,RombauxP,SimmenD,TomazicPV,TschabitscherM,Welge-LuessenA.EuropeanPositionPaperontheAnatomicalTerminologyoftheInternalNoseandParanasalSinuses[J].Rhinology, 2014, 24(Suppl): 1-34.

内镜鼻窦外科的出现使得学者对鼻腔和鼻窦解剖结构的再认识产生了兴趣。然而,解剖学家使用的解剖学术语忽略了许多对外科手术有重要意义的解剖结构,由此而产生了大量与临床解剖相关的文献,对手术相关解剖结构命名及定义进行了讨论。本文对内镜鼻窦外科医师使用的解剖术语重新评价,并与相关文献发表的解剖学术语进行对比。本文简要描述了常规内镜鼻窦外科中遇到的鼻腔、鼻窦,以及鼻眼相关、鼻颅底相关的解剖结构,但对复杂的颅底外科并未涉及。本文对大量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有争议的解剖学名称达成了共识,采用简单的英语名词对相关解剖结构给予命名。文中列出了对同一结构不同命名的解剖学术语。所有重要的解剖结构由多个国家及学科的专家给予图示详述。

解剖;术语;鼻;鼻窦

解剖的重要性不在于新的解剖概念的出现。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Gruenwald,Killian,Onodi以及其他著名学者已对鼻和鼻窦的基本解剖结构进行了描述。然而,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专业术语。20世纪80年代,内镜和CT的临床应用使鼻科学得到复兴,同时鼻部外科解剖生理学在内镜和CT环境下得到新的诠释。遗憾的是,常规解剖学术语缺乏对鼻部解剖的详尽描述,虽然许多鼻窦外科医师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对许多解剖结构缺乏统一的命名及定义。为此,1994年召开了国际鼻窦疾病专业术语、分型和治疗会议。此后,大量关于内镜鼻窦外科的文献发表,但它们很少涉及鼻腔、鼻窦解剖的命名。所以在20年后,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予以整理和重新修订。本文仅限于探讨与内镜鼻窦外科相关的解剖,鼻中隔等结构不在涉及范围之内。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简要综述鼻腔和鼻窦的主要解剖结构,为鼻科医师或住院医师提供实用的参考。我们并不是希望用它来取代许多高质量编写的教科书。 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提供了一些更详细的局部解剖学结构,而且这也符合一些鼻科学专家的需求。本文提供图示对重点内容予以详细说明。

我们邀请各国同道组成专家组,包括外科医师、放射学专家和解剖学专家等。即便如此,有些内容仍有争议,很难达成共识,这部分内容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对解剖学术语的争论由来已久。Layton TB为在英国皇家外科学院出版的Onodi文集写的序言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序言中,他在鼻腔外侧壁的多个解剖区域用到了“筛漏斗”和“半月裂”等术语,时常将2个名词混淆。在拉丁语、英语、德语以及法语文献中这2个词语的混淆使用更加严重,以至于Layton建议将这2个名字废弃使用。我们虽然没有采纳Layton的建议,但本文尽量避免使用拉丁文专业术语以及以人名命名的解剖结构。

本文有意避免与胚胎发育有关的解剖学结构,但对鼻窦腔是由“通气”还是通过“气化”的方式形成的进行了相关讨论。根据Jankowski推行的“进化发育”理论,筛骨与鼻窦(额窦、上颌窦、蝶窦)的来源可能不同。筛骨是中线颅底比较靠前的骨性结构,胚胎时期由嗅软骨囊的皱褶发育成嗅裂和筛骨复合体,出生后开始通气。然而,鼻窦是出生后通过气化而发育产生的。气化是一种生物学机制,动物和人体一些骨质中的骨髓逐渐被多个气腔代替,气腔内的气体通过一个小的开口或“窦口”释放形成鼻气流。筛骨在系统发育学、解剖学、胚胎学以及功能上不同于其他含气鼻窦结构的理论也得到了其他学者的支持。

本文不可能解决存在于鼻腔和鼻窦区域内所有有争议的课题,但我们希望能够阐明一些容易混淆的解剖学概念,并提供统一的解剖学术语。 希望本文有利于指导外科医师的手术操作以及对相关解剖结构的统一书写,或者能为这一复杂的人体解剖学区域提供一次再学习的机会。

1 下鼻道

指鼻腔外侧壁和下鼻甲外侧缘之间的空间,下鼻道内有鼻泪管开口。

2 下鼻甲

是一独立的薄骨,通过上颌突与上颌窦裂孔的下缘连接,同时与筛骨、腭骨和泪骨连接,其中泪骨组成了鼻泪管的内侧壁。表面血管压迹导致下鼻甲骨表面不规则,被覆黏骨膜。利用数字容量体层摄影技术测量显示,下鼻甲骨平均长(39±4) mm,表面黏膜长(51±5) mm。在白种人中,男女之间下鼻甲的长度差异为1 mm。厚度因位置的不同而变化较大,平均厚度为0.9~2.7 mm,下鼻甲骨中间是其最厚的部位(图1)。

图1. 右侧钩突(*)、中鼻道(**)、筛泡(***) 和中鼻甲(****)

3 钩突

是一薄的镰刀形骨质结构,是筛骨的一部分,几乎呈前上至后下的矢状位走向。其后缘游离,呈凹形,与筛泡的前壁平行(图2)。钩突后下方与腭骨垂直板和下鼻甲筛突连接。钩突前方附着于泪骨,在矢状位上,其前方可能同时附着于鼻丘气房内侧面和中鼻甲。钩突上端附着的位置变异较多,达6种。虽然钩突上端最常附着于纸样板(高达52%)和(或)颅底或中鼻甲(图3~4),但钩突本身也有较多变异,这些变异会改变额窦引流通道。

钩突解剖变异包括:内移;翻转(反向弯曲);气化(钩突泡,少见);钩突外移并凹陷可导致筛漏斗狭窄使筛漏斗气化不全,此种情况罕见(图5~8)。

术中注意:术前检查患者鼻窦CT,明确钩突至眶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对于评估筛漏斗的宽度很重要。

图2. A.右侧钩突(*)附着于颅底(**)。左侧终末隐窝(***);B.左侧终末隐窝(***);C.切除左侧终末隐窝可见额窦

图3. 右侧钩突附着于颅底(*);左侧钩突附着于中鼻甲(**) 图4. 右侧钩突翻转(*)

图5. 右侧翻转钩突(*)、中鼻甲(**)和鼻中隔(***) 图6. 双侧气化钩突(*) 图7. 右侧凹陷钩突(*):右侧筛漏斗和上颌窦气化不良 图8. A.鼻丘(*)是筛窦的最前部分,位于中鼻甲前端附着处的鼻腔外侧壁,呈一小的隆起;B. 切除前的鼻丘气房;C.开放后的鼻丘气房

4 鼻丘

是筛骨最前方的结构,检查鼻腔时可见在中鼻甲附着处前方鼻腔外侧壁上小的隆起,是第一筛鼻甲骨(鼻甲骨)最上端的残留。鼻丘的气化程度变异较大,取决于评估的方法;文献中报道的变异率为70%~90%。较大的鼻丘气房会使额隐窝狭窄,向后和(或)向外邻近鼻泪管或直接使泪骨气化(图8)。

讨论:鼻丘气房,如果存在,是在矢状位和冠状位CT上看到的第1个气房,位于泪骨后方,钩突游离缘的前方。目前对于鼻丘气房是引流至筛漏斗或额隐窝还是其他部位尚存在争议。

5 基底板(basal lamellae)

每个鼻甲都有其基底板反映它们的发生学。中鼻甲基底板是筛鼻甲骨的第3个基底板。筛鼻甲骨在胚胎发育第9~10周出现,表现为正在发育的鼻腔外侧壁上的多个皱褶。在后续的发育中,这些皱褶融合成3个或4个脊,每个脊都有向前(上升)和向后(下降)的分支,脊间由凹沟分割。第一筛鼻甲骨发育成鼻丘和钩突;第二筛鼻甲骨可能发育成筛泡,目前尚存在争议;第三筛鼻甲骨即为中鼻甲基底板;第四筛鼻甲骨存在变异,发育成上(和最上,若存在)鼻甲。中鼻甲基底板将前筛(基底板前)和后筛(基底板后)分开。

6 中鼻甲

中鼻甲是筛骨的一部分,有多个附着点。向前和

向后附着于鼻腔外侧壁,向上垂直附着于筛板外缘颅底处。上方附着呈近中线的矢状位,而后方附着几乎呈水平位,通过中鼻甲基底板附着于眶内侧壁,将筛气房和隐窝分隔为前后组筛窦。中鼻甲最前方与鼻丘气房融合后向下形成中鼻甲“腋”(图9)。中鼻甲后方附着于纸样板和(或)上颌骨内侧壁,上方的附着与筛板外侧基板延续。

图9. 左侧中鼻甲(*)、中鼻道(**)和钩突(***)

7 中鼻道

鼻腔外侧壁与中鼻甲之间的区域,前组筛窦、额窦和上颌窦引流至中鼻道(图9)。

8 窦口鼻道复合体

是一功能单位和生理学概念,由半月裂、中鼻道引流通道、前筛复合体、额隐窝和筛泡上隐窝以及筛漏斗共同组成。

(未完待续)

(本文编辑 杨美琴)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耳鼻喉科 上海 200013;*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耳鼻喉科

王德辉(Email:wangdehuient@126.com)

10.14166/j.issn.1671-2420.2017.02.009

2016-10-19)

主译:王德辉;主审:王德云;其余为译者

猜你喜欢
鼻甲甲骨鼻窦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2种不同中鼻甲成形术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字溯甲骨∙文承龙韵
中鼻甲垂直部长度和鼻窦炎病变程度关系探讨*
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骨角度变化的CT分析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鼻内镜下两种中鼻甲处理模式的对比观察
说甲骨新缀所见的“南孟”与“奠子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