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影响

2017-03-19 00:22:20薛丽娜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24期
关键词:霍奇金苏州大学因性

薛丽娜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科,江苏 常州 213000)

癌因性疲乏是指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疲劳感及精力衰竭感。据统计,接受化疗、放疗及手术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其癌因性疲乏的发生率分别为76%~96%、74%~100%、52%~90%。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张亚平等[1]研究指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很容易出现癌因性疲乏的症状,其生存质量可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分析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影响,笔者对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治疗的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的纳入标准:1)经病理检查被确诊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2)存在癌因性疲乏的症状。3)本人及其家属均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对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将接受常规护理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接受综合护理的46例患者设为试验组。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其年龄为15~70岁,平均年龄(32.5±7.5)岁。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9例;其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32.4±7.3)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性别构成比、年龄等)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其进行对症护理和健康宣教等。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护理方法主要包括:1)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护理人员采用图片展示、播放影像资料等方式向患者介绍有关癌因性疲乏的知识,以提高其对癌因性疲乏的认识程度,改变其错误的认知。告知患者保持身心放松,定时指导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2)进行饮食指导。临床研究发现,加强营养摄入能够减轻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嘱咐其多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3)进行运动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加其心输出量,提高其肌肉的力量。4)进行疼痛护理。有研究指出,癌因性疲乏的发生与患者的癌痛症状密切相关。如未能及时对存在癌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止痛治疗,可加重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遵医嘱按照癌症三阶梯止痛法对存在癌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治疗,以缓解其因疼痛而出现的癌因性疲乏。5)进行睡眠护理。护理人员努力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合理安排对其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的时间,尽量避免打扰其休息。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并指导其采用睡前泡脚、喝牛奶等方式改善睡眠质量。

1.3 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情况的评价标准[2]

基本消失:经护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基本消失。明显缓解:经护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明显改善。有所缓解:经护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有所改善。未缓解:经护理,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未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处理。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总缓解率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基本消失的患者有14例(占30.43%),为明显缓解的患者有21例(占45.65%),为有所缓解的患者有11例(占23.91%)。试验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总缓解率为100.00%(46/46)。对照组患者中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改善情况为基本消失的患者有9例(占19.57%),为明显缓解的患者有15例(占32.61%),为有所缓解的患者有11例(占23.91%),为未缓解的患者有11例(占23.91%)。对照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总缓解率为76.09%(35/4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总缓解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016,P<0.05)。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患者和试验组患者癌因性疲乏症状改善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癌因性疲乏是指由肿瘤或抗肿瘤治疗引起的疲劳感及精力衰竭感。相关的文献指出,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为了进一步探讨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影响,笔者对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诊的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其癌因性疲乏症状的总缓解率更高(x2=9.016,P<0.05)。

综上所述,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缓解其癌因性疲乏的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

[1]张亚平,常青 . 化疗间歇期随访路径表对淋巴瘤患者院外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2):1063-1065.

[2]周小艳 . 淋巴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病原菌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293-1294.

猜你喜欢
霍奇金苏州大学因性
国家艺术基金“基础美术教育百年文献展”首站在苏州大学开幕
美育学刊(2023年2期)2023-04-21 12:10:26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2年7期)2022-11-17 08:24:54
苏州大学藏《吴中叶氏族谱》考述
寻根(2022年2期)2022-04-17 11:01:38
睡前音乐疗法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睡眠质量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Shifting of the Agent of Disciplinary Power in J. M.Coetzee’s Foe
九句因理论的形式语义学
逻辑学研究(2018年4期)2018-12-26 03:40:22
CCL22、IL-10和FOXP3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山东医药(2015年14期)2016-01-12 00:39:51
血清LDH、TPS、CEA和β2-MG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价值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满意度调查——基于苏州大学的实证研究
癌因性疲乏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