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丁 英孙春林郑喜云(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007)
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
文 丁 英1孙春林2郑喜云3(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成都 610072)
根据研究需要,本文选取了评价区域农业竞争力的13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15年四川省21个地级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划分为3种区域类型,各区域农业在全省中的地位及其优劣势各有不同;因此,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各区域的农业竞争力。
区域农业竞争力 因子分析法 四川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四川农村经济以11%的速度高速增长[1],但仍略低于11.9%的国家水平[2],同时“三农”问题严重,且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要追赶国家水平,使农村脱贫致富,四川还需要继续激发农村经济活力,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区域农业竞争力作为衡量一个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区域农业在市场中所拥有的生存发展能力,也是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其价值创造与实现的综合体现[3]。研究四川各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归纳总结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劣势,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四川整体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创新绿色发展和向农业强省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涉及内涵界定、体系构建、影响因素、测量评价、农村经济可持续及优化措施等多个方面,研究方式多为理论与实证并重,其中农业竞争力的测量与评价是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4]。陈卫平和赵彦云(2005)提出我国农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运用聚类分析和相关关系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区)2003年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定量描述各省市农业在全国所处地位以及各影响因素相关性[5];漆雁斌(2007)运用聚类分析就全国各省市农业竞争力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对中国农业层次梯度的分析,进行农业区域规划[6];曹执令(2012)以因子分析法对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划分为3类区域竞争力类型,为湖南农业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王伶(2015)参考迈克尔.波特的“国家钻石”模型,构建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对湖北省17市(州、区)进行综合分析,并评价各区域农业竞争力的优劣势,指导农业发展[7];李晓甜和石培基(2016)通过因子分析法和GIS空间分析法对甘肃省14个市(州)的1997-2012年的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实证分析并归纳总结其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规律特征,进而研究区域农业发展。
从总结国内学者对农业竞争力的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发现,省域层面和市域层面农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逐步成熟,但四川作为农业大省,却缺乏市域层面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比较研究,为此,本文利用《2016年四川省统计年鉴》各市(州)统计数据,对四川各区域农业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提升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提供参考。
(一)研究区概况
四川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处于第一级青藏高原和第二级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带,同时又位处秦岭山脉以南,是承接华中、华南,连接西南、西北,联通中亚、南亚、东南亚的重要交汇点和交通走廊。从自然环境上看,地形复杂,表现为以山地为主要特征,兼有丘陵、平原、高原3种地貌类型,西高东低特别明显且高低悬殊;气候多样且区域差异显著,盆地主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川西北高山的高原高寒气候区;同时全省各区域年平均气温差异大,气温由东部盆地至西部高原递减。从人文社会看,全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17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辖区面积48.5万平方公里。截止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率达47.69%,农业人口6316.8万人,占总人口69.4%,农林牧渔总产值6377.84亿元,占全省GDP的19.9%[8]。正是由于四川地形地貌复杂、气候多变、多民族聚居等特点,孕育了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蕴,然而受历史原因、地理位置、资源环境等因素影响,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并未得到发挥,各区域农业发展地域差异明显。
(二)评价指标
农业竞争力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指标,本文在构建反映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时,参照国内同类研究成果,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科学性、可获取性、关键性和可测量性原则,构建了5项一级指标和13项二级指标的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对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法,借助SPSS20.0软件,以特征根>1或公因子累计贡献率≥80%作为确定公因子数量的衡量标准,最后以各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积方差贡献率的占比为权重,加权求和计算四川各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各公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从而得出四川21个市(州)的各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位序。
表2 解释的总方差
(一)提取公因子
通过对原始指标数据的适应性分析,得出KMO检测结果为0.605,Bartlett检验概率为0,表明各指标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同时按照特征>1、其累积方差贡献率>80%的要求,提取前4个因子为公因子,且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6.501%。因此,该4个公因子可以作为反映四川21个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综合指标(见表2)。
表3 旋转成份矩阵
(二)因子命名与经济含义分析
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正交旋转,使因子具有命名解释性(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13个原始指标分别被哪个公因子所解释。第一个公因子(F1)在有效灌溉面积、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村用电量、农村劳动力数量、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化肥使用量方面有较高的载荷,这6个指标集中反映在农业生产要素和农业现代化两个方面,因此将其命名为农业生产要素及现代化因子。第二个公因子(F2)在第一产业占本市GDP比重、农业多样化指数、林牧渔业占农林牧渔业上有较高的载荷,林牧渔业和农业的多样化体现该地区农业资源的丰裕度,也最能使农民增收,因此将其命名为农业产出效益及市场需求因子。第三个公因子(F3)在居民村委会个数、年末耕地面积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将其命名为农业制度与保障因子。第四个公因子(F4)在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上有较高的载荷,因此将其命名为农业经营主体因子。
(三)因子得分计算与综合排名
为了计算21市(州、区)农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以4个公因子各自的方差贡献率占其累计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由以上公式整理可得到:
F=0.4036*F1+0.2069*F2+0.2030*F3+0.1865*F4
利用上述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可得21市(州)的综合得分(F)及排名(见表4)。
表4 四川21个地级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综合排名
(一)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结果评价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计算出的2015年四川21个地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可以定量反映区域农业竞争力水平(见表4)。据各区域农业竞争力得分情况表明:首先,2015年四川各地级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具有不均衡性。如成都、南充的农业竞争力综合得分虽然位居前两位,但是两市间综合得分差距相对较大以及各公因子竞争力也差异大;阿坝、甘孜两个自治州的农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名最后两位,综合得分与各公因子也都存在差异。其次,各地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水平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按照四川省五大经济区划分,包括成都市、绵阳市、德阳市、资阳市、乐山市、眉山市、遂宁市、雅安市8个地级市的成都平原经济区综合实力较强,农业整体发展具有相对优势,而包括宜宾市、泸州市、内江市、自贡市4个地级市的川南经济区,包括南充市、达州市、广元市、广安市、巴中市5个地级市的川东北经济区,包括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市的攀西经济区的农业发展竞争力相对较弱,而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川西北经济区在农业竞争力上最弱。再次,区域农业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农业的方方面面,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前的地区不等于其区域农业各公因子竞争力都很强。反之,区域农业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的地区不等于其区域农业各公因子竞争力都很弱,应因地制宜结合区域优势,发展区域农业。如广元市在农业经营主体因子竞争力上排名第一,综合竞争力却排名靠后,应着力加强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发展地区特色农产品,以提升其区域农业竞争力。
(二)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分类评价
表5 四川21个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类型分析表
按照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本文将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划分为3个区域类型,其中综合得分>0(综合竞争力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为竞争力Ⅰ型,综合得分小于0但大于-0.3(综合竞争力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的地区为竞争力Ⅱ型,综合得分低于-0.3的地区为竞争力Ⅲ型(见表5)。
1.竞争力Ⅰ型包括成都市、南充市、绵阳市、达州市、凉山彝族自治州、宜宾市、德阳市、广元市、资阳市、泸州市10个地级市。根据上述区域农业竞争力得分分析,可知这些区域在全省范围内有着相比其他地区较好的农业生产要素禀赋及现代化技术,且农业产出效益良好,市场相对完善,农业制度保障与农业经营主体也拥有相对的竞争力,即使在农业的各个方面竞争力有差异,但对这些地方有针对性的发展,往往能取得农业竞争力较快提升,因此归为省内区域农业竞争力偏强型。如成都市属于最强农业竞争力类型,它位于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现代化相对完善、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中,农业生产要素及现代化因子得分最高,远远高于省内其他各地级市;而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广元市分别在农业制度与保障因子、农业经营主体因子表现出较强竞争力,同时与竞争力Ⅰ型的其他地级市一样总体竞争力水平高,从而在全省区域农业拥有一定地位。
2.竞争力Ⅱ型包括内江市、乐山市、眉山市、广安市、遂宁市、巴中市、自贡市7个地级市。根据区域农业竞争力得分分析,可知这些区域农业的总竞争力水平略靠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农业生产要素和现代化竞争力、农业政策与保障力、农业产出效益及市场需求、农业经营主体上相对于省内第一梯队还有相当大差距,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显得不高,因而归为省内区域农业竞争力一般型。如遂宁市、巴中市两市虽在农业经营主体上位居全省前列,但农业其他方面基础相对于省内第一梯队有相当大差距,故而综合竞争力属于一般;还有自贡市,工业是其传统发展产业,市政府偏向本市工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故而在各因子上不具有竞争力优势,造成农业竞争力排名靠后。
3.竞争力Ⅲ型包括攀枝花市、雅安市、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4个地级市。根据区域农业竞争力得分分析,四个市(州)在总体竞争力水平上靠后,缺乏对农业现代化技术与基础设施的投入,造成农业发展基础较弱,农业经营主体组织能力较低,农业经济效益不高,农业经济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较弱,因而可归为省内农业竞争力偏弱型。如攀枝花市和雅安市长期注重于工业和服务业,在农业产出效益及市场需求方面尚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农业发展欠缺资金投入,支持力度不够;而甘孜地区和阿坝地区除农业政策扶持及保障外在其他方面均落后。
(三)提升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对策
四川各市(州)区域农业竞争力差异的形成是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现代化水平、市场供求关系、生产制度、劳动力状况和农业经济组织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差异决定了各区域提高农业竞争力的策略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因此,促进区域农业竞争力需要立足各个地区的区情,结合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实施分类推进策略。
1.提升竞争力Ⅰ型区域农业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第一,深入规划引导,培育农业产业经济“增长极”。以市、县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农业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业产业经济“增长极”,通过“以城带乡式”的产业拉动、科技辐射和人员队伍建设等途径,促进农业内涵式发展。第二,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跨界农业。通过引导产业集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多类型的产业融合方式,培育多元化的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建立以政府、企业、农户为主体的多形式利益联结模式,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保障措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新型业态,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地域特色农产品品牌。第三,以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建立资源节约型农业。通过高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链创新,重视农业的战略功能和生态涵养功能,逐步建立起节地型、节水型、节能型农业三大技术体系,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价值,形成农业核心竞争优势。
2.提升竞争力Ⅱ型区域农业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第一,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打造区域农业。根据区域农业竞争力优势明确农业发展定位,通过合理投资和激励措施,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以点面结合的发展格局提升农业经济实力。第二,调整农作物品种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和完善的生鲜配送体系,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第三,加强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通过省市县三级政府联投、联保、联动引导,推动农业试点示范改革,重点扶持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引导龙头企业下乡,运用现代化企业生产模式、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培育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优势龙头企业。
3.提升竞争力Ⅲ型区域农业竞争力,需要采取以下策略:第一,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培养特色农业。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政府可帮扶其确定优势产区,实施“扶优扶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并实施政策倾斜,促使农业生产要素合理布局和专业分工,引致高效、优质的特色农业发展。第二,贯彻绿色理念,构建生态农业。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业发展全过程,制定有关生态污染奖罚制度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指令性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生态环境执法守法方面的监管力度,整合资源环境开发力度和生态发展优劣势,提升农业发展潜力,实现低污染、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化农业。第三,发展非农产业,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通过与相邻农村组团、改造旧村、合村并点,形成更便于生产生活的乡村“大社区”,并围绕本地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完善农业配套服务体系,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就地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各地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得出各市(州)间区域农业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其强度由副省级城市向地级市递减。然而本文仅基于2015年这一时间截面的静态分析,缺乏时间序列数据的支撑,无法对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未来变化趋势和发展路径进行动态预测与分析。因而,对未来有关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从三方面着手进行深入研究:一是以非统计的软性指标修正和完善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二是通过采集有关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的面板数据,动态测评区域农业竞争力,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三是立足国内,放眼国外,为提升四川区域农业竞争力、打造“四川农业强省”,探索农业产业创新发展路径。
[1]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3]曹执令.湖南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2(02).
[4]李晓甜,石培基.甘肃省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时空演变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6(02).
[5]陈卫平,赵彦云.中国区域农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管理世界,2005(03).
[6]漆雁斌.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区域农业竞争力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7(04).
[7]王伶.湖北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因子-聚类分析——基于湖北省17市(州、区)的样本数据[J].湖北社会科学,2015(11).
[8]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唐若兰
F302.5
A
1008-6323(2017)01-0066-06
1.丁英,中共四川省委党校教授;2.3.孙春林,郑喜云均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