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2017-03-18 23:08黄东明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道德德育交流

黄东明

德育渗透是一种结合了道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方法,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在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格。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被外界的不良的因素所诱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德育渗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使其主动规范自身行为,远离不良诱惑。

一、利用教材,挖掘德育内容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依附语文教材内容,科学合理地组织教学素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教材,要进行合理的分析,从文章中拓展出相应的德育内容,并且使德育知识和语文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知识互动,在扩展的过程中相辅相成。这既能避免单纯说教的窘境,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产生共鸣。从本质上而言,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精神领悟的过程,教师只有确定情感至上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营造出素质教学的环境和氛围。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文时,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在课前的预习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布置任务:在阅读文章后,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认识。这个问题的设计,教师不应设置过多的要求,而要着重鼓励学生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作者通过回忆十一岁时跟着父亲去钓鲈鱼的故事,说明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是人们面对诱惑时应该把握的道德准则,并点明了“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应弱化自身在课堂的主导地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诚信”进行阐述。这既能摆脱说教的教学氛围,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探究,丰富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加强交流,激发情感道德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教师要注重和学生形成良性的交流,同时还要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互动从而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教师要结合各方面的内容,通過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营造出活泼、平等的课堂氛围。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利用交流的方式进行德育渗透,是最为恰当的。在利用交流进行德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针可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是师生交流;二是生生互动。例如,在教授《金色的鱼钩》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师生交流,对文章中的情感内容进行升华。如对于课文中“老班长”的舍己为人精神,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揭示“老班长”崇高的内心世界,同时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通过双方的交流对学生的道德意识进行培养。在生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设置讨论题目。如针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探讨,最后得出“金色的光芒”是指“老班长”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勇于自我牺牲的品质,进而让学生明白“丰碑无语,形胜有言”的道理。

三、结合实践,进行情感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教师的教学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还要根据语文教学的要求,组织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实践进行情感感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直观感受要胜于理论的讲解。例如,在教授《慈母情怀》一文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实践类的家庭作业:让学生放学回家后,为辛劳一天的母亲洗脚或帮助母亲完成家务活。通过课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母爱,学会感恩。同时,在实践活动后,可让学生以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从而进一步结合《慈母情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德育渗透进行升华。

责任编辑黄日暖

实习编辑黄博彦

猜你喜欢
道德德育交流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此交流,太暖!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