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群肖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家庭教育方式欠缺科学,生源都是民办小学或是周边公办小学的中下生,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知识面较窄,而且缺乏人文素养。笔者认为在我们非优质生源学校的学生当中这种人文生命的教育尤为重要。
一、诵读美诗文,于赏析中熏性情
初中语文新课程所选录的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对生命意识的体验与思考,处处蕴含“生命情感的信息”。其中有很多的美诗文,如诗歌《理想》、《在山的那边》《华南虎》、散文《春》、《济南的冬天》、《三峡》、《行道树》、《紫藤萝瀑布》、《散步》、《談生命》等,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多诵读,通过诵读来熏陶学生的性情,为提高人文精神打下基础。
二、品析语句,于理解中明哲理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的句子彰显浓厚的生命意识,理解了这些句子,我们可以很好地把握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如《紫藤萝瀑布》中“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行道树》中“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我在教学这些课文时,会多放一点点时间让学生慢慢品析,细细咀嚼,领会深刻的内涵,明理明智。
三、感知人物形象,于审美中知人性
教材中有许许多多的个性鲜明、有着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我们要充分挖掘并发挥他们对学生的人格影响力量。如:花木兰的孝顺美丽、智勇双全;诸葛亮足智多谋、忠心为国;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刚勇;韩麦尔先生的强烈的爱国情怀……
而有的文学形象,我们则要善于引导学生挖掘,要善于从多角度去理解,才能更立体地体悟到真实的人性。如教授鲁迅的小说《故乡》一文,我并没有停留在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上,而把它上升到尊重生命伦理的层面;“杨二嫂”这一人物不定格为“可笑可悲”的小人物,而继续挖掘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关于对于勒的评价,对菲利普夫妇的评价,我们要看到人性的复杂,人活着的无奈。这是真实的人性,这些,要培养学生根据文本,从多角度的分析,揣摩,这对于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及他人,形成正确人生观是有很大帮助的。
四、质疑讨论,于碰撞中悟生命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曾经,我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时,由《送别》歌曲导入课文,让学生默读课文获得整体感知后,我又设计了一个调动学生相互质疑的环节。我问:刚才大家都谈了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下面能不能再从这些事件中找一两个问题考考你的同学呢?同学们先考虑几分钟,然后把自己的问题拿到小组交流。简短几分钟小组交流后,学生纷纷提出了问题。除了问一些关于爸爸形象的问题,其中也问到关于我“成长”的过程的问题,如:“我得知爸爸去世,为什么还能那么镇定自若?”通过同学讨论解疑,同学们懂得了,是爸爸以前的严中有爱的管教,是平时爸爸对我独立、勇敢的性格进行有意识的锻炼,所以在老高告知我这个噩耗时,我觉得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那是一种责任,是面对人生的顿挫的一种淡定。
五、比较阅读,于辨析中见深刻
教授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时,我就采用比较阅读法,让学生找出这两篇文章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领会了文章,知道相同地方是:都是由两个小小的生物引发对生命的感悟,态度是积极的。不同在于:《蝉》对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长短,都要积极面对,好好活着,文章阐发的态度是隐喻在蝉的生命意义当中,没直接表白;而《贝壳》则是很明确的表明我要怎样做:认真的,仔细的,一丝不苟地活着。这样一对比,既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又让学生懂得卑微的小生命如何安身立命,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让自己短暂的生命实现最大价值。这样在辨析对比中学生更能深刻地领会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从而也思考了应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的问题。
笔者知道,在阅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还有很多好的方法,但无论如何,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责任编辑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