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燕+刘继梅+龚跃波+白侠+赫玲+李小翠
摘 要:目的 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管理模式;护理;运用效果
人性化管理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重视人性要素,发挥人主观能动性的管理模式,属于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其管理内容涵盖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及发展机会三类[1]。同时,进入二十一世纪以來,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医疗服务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更为严格,特别是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工作压力大,工作条件艰苦,不仅直接影响医疗服务质量,还可能埋下其他隐患,造成不可预估性损失。鉴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其中,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为:①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最大者63岁,最小者25岁,平均年龄为(49.1±5.4)岁;②观察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最大者62岁,最小者23岁,平均年龄为(48.6±5.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基本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意义。两组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悉此次实验内容,并签署实验同意书。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性化护理管理,即:(1)患者管理;护理人员创造良好的医疗环境,积极与患者沟通,讲解管理制度,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整洁,控制室内温度及湿度,保证设备处于应急状态。同时,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为出发点,制定详细医疗服务方案,提供人性化医疗服务。(2)护理人员管理;医院应主动转变传统理念,加大对于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扩大资金投入,组织一系列在岗培训,增强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确保护理服务质量,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保证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医院逐步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引入激励机制,营造严谨、轻松及愉快的工作氛围,切实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待遇,消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创造工作条件。
1.3判定标准
按我院自行研发的护理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基本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选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加以处理,(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1.74%,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通过本文的探究,认识到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备显著价值作用。其中,人性化护理模式指护理人员坚持以患者为主体的原则,以基础护理为依托,实行护理责任制,给予患者全面医疗护理服务的模式[2]。其中,以患者为主体指护理人员以医疗行为及思想观念为切入点,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制定一系列的医疗服务方案,控制医疗服务的成本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优化医疗的工作流程,以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最终目标。
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管理是一项具有针对性、计划性及预见性的护理过程,患者明确自身的护理目标,积极参与护理流程,不仅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度,帮助患者走出疾病的阴影,还显著降低护理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机体恢复,逐步形成主动参与及主动护理的工作模式。
综上所述: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实行人性化护理管理的效果良好,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加碧.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16):188-189.
[2]白薇.人性化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运用价值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4(16):382-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