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汉,蒋 诚,王 威,朱邻遐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药学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刘 汉,蒋 诚,王 威,朱邻遐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重要推动力量。本文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药学专业文化建设方法和措施。
校企合作;药学专业;专业文化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是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随着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的紧密对接,专业建设已从单纯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转向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有机结合,以促进学生知识、人格和文化的统一,培养合格“准职业人”。这就要求专业建设除强调职业技能外,还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是推动专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具有强烈的导向引领性、规范性、约束性和陶冶性,能够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教学氛围,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促进教师和学生为本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1]。构建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新机制,使专业文化接近相应的职业文化,已成为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健康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为例,探讨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药学专业文化建设方法和措施。
1.1 专业文化内涵
专业文化是一个专业或一个大类专业具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文化[2],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以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3],其实质是在校期间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教育,形成本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作风。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按照“彰显特色,打造品牌,扎根医药产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形成了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专业文化体系(见表1)。
表1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药学专业文化体系
1.2 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药学专业是培养面向药品生产、检验、营销和服务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更在于做人,在于修养、境界、诚信和社会责任[4]。药学人才质量关系到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通过我院实施的校企合作多元评价体系、顶岗实习跟踪监控与反馈机制、人才质量反馈机制、就业跟踪调查机制,统计了2015年企业对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评价情况(见表2)。
表2 2015年各企业对我院药学专业毕业生的评价(%)
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认为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在技能与知识方面能适应企业需要,对其满意度较高。在其他方面学生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与优秀员工的差距较大。因此,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尤为重要。
药品行业是特殊的行业,有着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经营观念、价值体系以及强调关怀人类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药品企业文化理念引入专业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努力做到岗前零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药学专业文化。
2.1 物质平台建设
物质是文化建设的基础,物质平台建设要围绕药品产业链,突显专业文化特色,构建集制备、检验、销售、使用为一体的真实的岗位环境,为零距离上岗提供保证。
校企共同完善实践教学环境,校外建立5家示范性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场地面积达7千多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千多万元,建有“理实一体”实训室100间,拥有中药房、西药房及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实习药房;药物制剂实训中心拥有与制药企业生产一线同步的先进制剂设备四十余套,形成了5条药物制剂生产线,能生产三十多种剂型;分析与研发中心分别拥有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先进设备,精密仪器与国内大型药厂相当。
2.2 环境氛围建设
职业环境能让师生置身于专业文化熏陶中,直接感受到专业精神以及专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培养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专业、企业和行业发展,形成科学的职业观。
一方面,专业实训环境要与企业真实生产经营情境紧密对接,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习车间内,按企业生产场景布置实训设备,规范工具放置等,把工艺流程、加工顺序、操作规程、安全规程、注意事项、管理制度等制成图表悬挂在醒目位置,使学生深刻认识专业的性质及内涵;另一方面,将药学系重要的事件、活动、荣誉、经典的企业文化、合作企业介绍、杰出校友事迹、专业技术发展历史等制成展牌挂在墙上,以营造专业文化氛围。
2.3 管理制度建设
文化建设离不开制度,制度是依据专业发展需要建立的。师生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逐渐将制度规定的东西内化为自身认知,慢慢形成一个专业内部人们对行为的共同认识和评价,形成一个专业的价值标准、师生共同的精神力量和追求[5]。
在日常管理中引入企业“5S”管理理念,通过校企合作制定相关制度。以“订单班”为切入点,将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学生实习、实践等环节,同时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专业规章制度。比如,借鉴企业人事管理和考核标准,公正、公平、公开选拔学生干部;通过相关制度对学生干部进行出勤等考核,进行民主测评,听取学生意见,并与“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挂钩;举办各类活动,严格遵照流程审批,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计划书、经费审批表等,锻炼学生常用办公文书书写能力。
2.4 教学模式建设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活动,也是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渠道。一方面要围绕专业目标建立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学习领域,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3步6环节”教学模式[6],“3步”即基本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生产实践;“6环节”即选项目、做准备,定方案、分步骤,做项目、练技能,查问题、改方案,演操作、说要点,评优秀、谈体会教学。
另一方面校企要深度合作,真正实现“双主体”育人。吸纳企业中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训教学。定期邀请企业人员举办各种活动,如研讨、演讲、座谈、讲课等,先后有4位董事长、62位企业高管和主管来我院上课。每月各订单企业都会派人来校讲课、开展拓展训练等。同时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更早、更快树立职业观念。
2.5 行为方式建设
行为方式体现一个人的专业水平、素质、价值观等,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规范日常行为。比如,按照企业着装要求制订学生着装要求,每天组织学生干部、教师检查学生着装情况;寝室、实训室、教学楼的卫生都按照企业清场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程和标准。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拓展视野,培养综合能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地方志愿者服务、“学雷锋”、文化宣传、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社会调查等多方面的社会实践。
组织师生参加各类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2010年我院药学专业学生策划的“百草香休闲山庄”获“湖南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业规划大赛一等奖”,2011—2016年我院获全国医药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共计十多项。
通过近几年的专业文化建设,毕业生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升,深受行业认可、企业欢迎。药学专业一大批学生刚毕业就成为经理、店长、销售主管、质量检查员、质量工程师等。海王星辰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评价道:“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的药学生综合素质最高,适应能力最强,心态最阳光,稳定性最好。”
我院药学专业教师团队成为湖南省省级教学团队,主持开发了湖南省药学专业学生技能抽考标准及题库;药学专业教师主持教研教改课题三十多项,课改立项课程12门,公开发表论文六十多篇,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湖南省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优秀成果奖32项。
通过校企合作,按照“共建、共育、共享、共赢”原则,药学专业已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文化。但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需要长期探索。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必将提高专业水平与层次,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增强专业核心竞争力,也是实现“文化育人,成就百年品牌专业”的关键所在。
[1]刘锦翠.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16(6):26-29.
[2]王天擎,肖健华.电子商务专业文化建设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0):55-56.
[3]朱发仁,傅新民.高职院校职业本位的专业文化建设初探[J].职教论坛,2007(2):51-53.
[4]张麦秋.论行业文化对高职教育专业文化建设的导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1):53-56.
[5]张青.论大学中的专业文化建设[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07,23(2):101-104.
[6]谭敏,涂冰,张平,等.基于药学服务岗位设计实施“三步六环节”实训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4):43-45.
G40-055
B
1671-1246(2017)01-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