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原则及策略

2017-03-16 00:44杨晓忠
基础教育参考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层基础学科

杨晓忠

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可能完全没有接触过电脑,而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就可以称得上“小电脑专家”了。学生之间的差异使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不能够采取整齐划一的方式和内容,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一、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优越性

一是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就可以为分层教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课堂通常设在学校的机房,网络系统以及多种教学软件的应用,为开展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分层次个性化指导、每个学生作品的展示,都可在强大的技术支持下得以轻松实现。

二是信息反馈及时准确。这使得学生作品的分享与交流,教师对不同组、不同层次的学生所提供的辅导,都能准确而高效地得以实施。

二、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是因材施教原则。信息技术分层教学,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使教学适合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对能力较强的学生严格要求,促其精益求精;对能力较差而态度认真的学生应该加强个别辅导,多加鼓励,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增强自信。

二是“最近发展区”理论。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现有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之间的差距,制定适合学生的发展目标,为每位学生都提供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学生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学习任务显然也应该是分层的。

三、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原则

一是主体性原则。教师不应让学生单纯而被动地吸收知识,而是要更加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展。在分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接触新知、解决问题,达到积极建构的目的。

二是主导性原则。学生为主体,教师则为主导。信息技术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主要是由教师设计和决定的。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师已经从信息技术课堂这个舞台的演员、说客转变为幕后的导演、编剧。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任务,采用不同的教学和指导策略兼顾每个层次的学生,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三是保底性原则。在信息技术分层教学中,不应该用统一的教学目标要求所有的学生,对后进生适度降低教学要求,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但这绝不等于降低了课程标准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基本要求,分层教学的保底性原则,指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这样的教学才真正体现出完整性和层次性。

四、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

1.学生分层

将学生科学地分层是信息技术分层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以及平时作业的反馈,掌握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动手操作等方面的实际水平,以此为基础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并选出小组长。第一层次属于基础比较好、动手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属于基础不太好、动手能力也比较一般,但勤奋、愿意探索的学生;而第三层次则属于基础和动手实践能力都较差的学生。将学生分层分组之后,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或教学目标的不同,合理安排学生座位,有时会同质分组,有时会异质分组,为不同的小组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互帮互助,促进每位学生都朝着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去发展。以上对学生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可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以及作业反馈,教师可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及时对分层进行调整更新。教师对学生差异的动态把控,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和促进作用。

2.备课分层

备课分层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虽然可以对不同小组设置不同的目标,但总体目标是要致力于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最大发展。备课时,要考虑通过交替运用班级、分组和个别的教学组织形式,谋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分层教学的任务布置,主要体现在学案的设计上,在每个基础任务后都分别设置拓展任务,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完成基础任务,达成基本教学目标,而使基础较好的的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上机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更多的探索。在综合任务的布置上也要充分运用分层教学的思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学有所获。

3.授课分层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思考、讨论、答疑、探索和实践,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能掌握每节课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础目标要求。然后教师再采用分层练习,使优等生的才能得到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就、喜悦和进步。

4.辅导分层

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属于操作性与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减少讲授的时间,更多地开展分层辅导。教师要时刻关注各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及时进行示范和个性化辅导。对学生的情况及时汇总,发现学生的优势和短板,以便更好地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目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做到因材施教。

5.评价分层

课堂评价是信息技术课堂上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在分层教学过程中和课程结束前,都要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评价,并以表扬和鼓励为主,批评的语气和语言也要平和中肯。评价时要兼顾学生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形式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获得鼓励和肯定,并明确努力的方向,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对第一层次基础较好的学生,应以竞争性评价为主,促进组员间相互竞争、自主发展和提高;对第二层次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应采用激励性评价,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第三层次中基础差但是开始努力的学生而言,应该对他们的表现和成绩进行“沙里淘金式”的肯定和鼓励,使他们通过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的动力,并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这样,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受益,都能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从而乐于尝试更具挑战性、创新性的学习任务,逐渐实现主动发展。

(责任编辑 郭向和)

猜你喜欢
分层基础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超学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