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9例临床分析

2017-03-16 19:27吴绍全熊瑱覃裕隆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病因治疗诊断

吴绍全 熊瑱 覃裕隆

【摘要】 目的:探讨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9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中,术前误诊30例,仅9例诊断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9例患者均施行全麻下急诊剖腹探查手术,33例在术后8~12 d痊愈出院,死亡6例,死因分别为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发病24 h内得到救治者27例,存活25例(92.59%),死亡2例(7.41%);发病24 h后得到救治者12例,存活8例(66.67%),死亡4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90,P=0.038)。结论:自发性结肠穿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是降低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关键词】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 诊断; 治疗; 病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099-02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是乙状结肠在无明显外伤或基础疾病(肿瘤、憩室、粘连等)情况下发生的穿孔而导致粪性腹膜炎,是一种非器质性病变,临床上并不多见,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是老年外科急腹症病因之一[1]。该病起病急、进展快,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很容易造成误诊而延误救治,因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较高[2]。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

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9例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39例为研究对象,男24例,女15例;年龄55~74岁,平均(66.82±4.71)岁;发病至来院就诊时间4~33 h,平均(22.53±3.94)h;伴有不同程度前列腺增生者12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9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冠心病8例。存在既往不同程度慢性便秘史者25例,时间3~16年,平均(7.05±2.46)年。22例在发病前有肠内压增高诱因,包括屏气排便、剧烈咳嗽、搬重物等,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者2例,其余15例无明显诱因。

1.2 临床表现

39例患者均以突发性腹痛为首发症状来院就诊,其中突发性脐周或左下腹疼痛后蔓延至全腹痛33例,局限性左下腹疼痛6例,伴有恶性、呕吐不适者15例。入院体检显示患者表现出急性痛苦貌,腹肌紧张、反跳痛及明显压痛,提示腹膜炎征象,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伴有血压下降、脉率增快、呼吸急促等感染性休克症状者10例。来院时体温为36.3 ℃~39.8 ℃,其中>37.0 ℃者24例,≤37.0 ℃者15例。指诊示直肠内扪及质硬干结粪块者32例,指套血染3例。

1.3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线立位片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有膈下游离气体者20例,有肠梗阻征象者13例,提示有腹腔积液者17例。行腹部诊断性穿刺者29例,抽出粪臭味或脓性混浊液体者25例,镜检可见白细胞与脓细胞。血常规检查均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增高。

1.4 治疗

所有患者均施行全麻下急诊剖腹探查手术,选择右侧或左侧探查切口或者正中切口,术中依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切口。术中发现腹腔内大量恶臭脓性物及淡黄色粪液污染物,少数患者发现盆腔内有干结粪块,术中均未发现有肿瘤或憩室等情况。穿孔部位在乙状结肠者15例,均位于对系膜缘,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24例。穿孔处均为1处,直径0.7~3.2 cm。使用大量温生理盐水及甲硝唑溶液(至少5000 ml)行腹腔冲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施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其中行穿孔处肠管切除、远端关闭加近端结肠造口術(hartmann手术)18例,行穿孔结肠外置双口造瘘术9例,行乙状结肠处修补并近端双腔造瘘12例。术中尽量彻底排空肠腔内容物,术毕均彻底冲洗腹腔并常规留置引流管。术后积极抗感染、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术前误诊为急性阑尾穿孔者1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者11例,急性胰腺炎者4例,仅9例诊断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

术中快速病理检查显示为急性或慢性炎症,均排除肿瘤或结核。本组术后发生切口感染7例,经换药或Ⅱ期缝合处理后好转,出现肺内感染6例,经积极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处理后痊愈;并发心功能不全2例,经积极对症处理后好转。39例患者经积极的手术治疗,34例在术后8~13 d痊愈出院,死亡6例,死因分别为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

在收治的39例患者中,发病时间在24 h内得到救治者27例,存活25例(92.59%),死亡2例(7.41%);发病24 h后得到救治者12例,存活8例(66.67%),死亡4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90,P=0.038)。

3 讨论

目前认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肠腔内压力骤升和肠壁薄弱是主要原因。研究表明,在手术治疗乙状结肠患者时,术中可见多数患者乙状结肠处于成角水平位,系膜肥厚且相对较短,如各种诱因引起肠管内压或腹内压突然升高而肠壁内受力不均时,则容易导致成角处压力过高而破裂穿孔[3]。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肠管由直径6 cm缩小成2~3 cm,为整个大肠段最窄处,且相对游离弯曲度较大,此处动脉弓细长、血运较差,尤其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更是如此,有研究报道超过90%的结肠破裂发生在此处[4]。本研究中有24例患者破裂发生于此处,占61.54%。资料统计显示,约61%的自发性结肠穿孔患者存在明确的便秘史[5]。本研究39例患者中有25例(64.10%)存在既往不同程度慢性便秘史,时间3~16年,与资料报道相近。慢性便秘患者由于坚硬粪块的压迫而使肠壁肌肉变薄,肠壁血供受损、血流减慢、蠕动减弱,引起肠壁黏膜缺血坏死,在用力排便、咳嗽等各种诱因作用下腹内压或肠内压力增高,引起肠壁过度伸展造成结肠穿孔[6]。本研究中有22例患者在发病前有屏气排便、剧烈咳嗽、搬重物等引起肠内压增高的诱因。有研究认为,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类固醇激素等也可能引起本病,其机制与激素诱发消化道溃疡穿孔类似,本研究中有2例患者为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者。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临床表现和体征缺乏特异性,造成其误诊率较高,很容易与其他急腹症如肠梗阻、急性阑尾炎、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等混淆,而老年患者对腹部疼痛反应较为迟钝,就诊时已出现全腹膜炎表现,这也是导致本病误诊的原因之一。本研究中术前仅9例诊断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30例误诊,其中误诊为急性阑尾穿孔者15例,消化性溃疡穿孔者11例,急性胰腺炎者4例,误诊率高达76.92%,与卢福明等[7]报道的80%、黄宏能等[8]报道的81.2%相近。结合多年来的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年龄超过60岁、有既往便秘史、发病前有腹内压突然增加诱因、持续腹痛且有明显腹膜刺激征,用其他原因难以解释的老年患者,需高度怀疑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必要时可即刻行手术探查,以帮助患者赢得救治时机而度过危险期。对于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者可行腹部诊断性穿刺,该法简单、快捷、安全性较高。本组39例患者中有29例术前行腹部诊断性穿刺,目前认为腹穿阳性率与操作者经验和所用器械有关,通常可以获得较高的阳性率[9]。术前完善腹部CT扫描检查有助于提高诊断率,对于明确穿孔部位、手术方案的制定也有一定指导意义。

本研究纳入的39例患者中,发病24 h内得到救治者27例,存活25例(92.59%),死亡2例(7.41%),而发病时间在>24h后得到救治者12例,存活8例(66.67%),死亡4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290,P=0.038),提示自发性结肠穿孔发病后越早得到救治则可存活率越高,但由于本研究样本数较小,仍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来加以研究证实。结肠穿孔如不能及时处理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感染中毒性休克、粪性腹膜炎,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而危及生命,因此一旦诊断均应及时救治,而外科手术是结肠穿孔患者唯一的治疗手段,对于明确诊断者均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无需术前精确定位破裂穿孔部位,以免延误救治时机。

手术方式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单纯一期穿孔修补术具有操作简单、无需再次回纳造瘘肠管、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但风险较高,通常适用于腹腔污染轻、穿孔时间短、穿孔部位位于右半结肠者[10]。Ⅰ期手术操作简单,免带人工肛门,无需再次手术回纳造瘘肠管,加之护理容易、住院时间短、费用低,现已有较多的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一期修补缝合文献报道,但该术式风险较高,主要是腹腔污染、吻合口瘘,以及由此引起的致命性腹腔感染,一旦发生吻合口瘘,死亡率很高。目前对于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多采取分期手术治疗,包括:(1)结肠穿孔处修补并近段双腔造瘘;(2)穿孔段肠管外置造瘘;(3)hartmannss手术(切除病变肠管、远端封闭加近端乙状结肠造瘘)。由于hartmann手术能有效降低再次穿孔、肠瘘发生率,而且将高度扩张导致蠕动能力明显下降的病变肠段切除,对术后恢复和二期造瘘回纳有益,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因此认为对于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行hartmann手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临床实践中发现hartmann手术为省时省力的术式。

综上所述,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误诊率很高,临床上需要加强重视。一旦诊断均需及早手术治疗,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选择相应术式,并加强围术期处理,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海强,谭麟.老年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4例诊治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839-841.

[2]周厚吾,杨丰帅,杨运泉,等.老年人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附21例报告[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3,22(4):485-488.

[3]刘根祥,时坤.自发性结肠穿孔12例诊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4):156-157.

[4]洪永智,高小燕.自发性乙状结肠破裂11例诊治体会[J].安徽医药,2012,16(4):511.

[5]芮华炜.自发性结肠穿孔5例诊治体会[J].交通医学,2011,25(2):193-194.

[6]朱军,王秋枫,汤海燕,等.自发性结直肠穿孔的诊治体会[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36):4605-4607.

[7]卢福明,赵忠新,李凯旋.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临床分析[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0,16(2):95-98.

[8]黄宏能,潘留勇.乙状结肠自发性穿孔的诊治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0,3(11):1109-1111.

[9]钟隆柱,王芝钧,赵荣,等.乙状结肠自发性破裂的诊治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762-2763.

[10]龙祥正,王贵清,金崇田,等.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15例临床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1,16(5):349-350.

(收稿日期:2016-10-26)

猜你喜欢
病因治疗诊断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汉字小门诊系列(六)
汉字小门诊系列(五)
寻找发热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