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效果对比

2017-03-16 19:57张春磊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开腹手术

张春磊

【摘要】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疗法、开腹手术的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中挑选10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平分两组,50例对照组患者借助开腹手术治疗,50例试验组患者借助腹腔镜手术治疗,统计疾病的治疗结果。结果:试验组术后2、6、12 h的疼痛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者2例,占比4.0%;对照组并发症者8例,占比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值得借鉴。

【关键词】 腹腔镜微创手术; 开腹手术; 胆囊手术并胆囊炎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035-02

胆囊结石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性疾病,由各种因素共同引发,降低生活质量。报告显示,随着病情的进展,将诱发胆囊炎、癌变等病症,危害生命健康。目前,临床针对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均实施手术疗法,然由于开腹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因素的存在,致使最终的结果不满足需求[1]。故而,临床需探究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治疗。笔者将所在医院收治患者的资料整理如下,探讨开腹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中挑选100例,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平分两组,试验组50例,女18例,男32例,年龄30~77岁,平均(56.2±1.4)岁;对照组50例,女19例,男31例,年龄31~77岁,平均(56.3±1.5)岁。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操作:于患者右上腹行手术切口,长度5.0~9.0 cm,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借助顺行、逆行方式切除胆囊,彻底冲洗腹腔,缝合手术切口;50例试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微创手术,操作:实施3孔法切除胆囊,首先建立气腹,保证气腹压处于12.0~15.0 mm Hg,建立的操作孔位于剑突下方,于腹腔镜设备下观察腹腔,了解腹腔周围炎症、粘连等情况,评估胆囊的病变程度,根据患者情况、手术需求等借助顺行、逆行的方式游离胆囊组织,于剑突下方切口处取出切除病变组织,电凝止血后冲洗腹腔。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临床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

1.3.2 临床疼痛度 标准:借助VAS量表判定患者的疼痛度,分数处于0~10分,其中,0分表明不疼痛,1~3分为轻度疼痛,4~7分为中度疼痛,8~9分为重度疼痛,10分剧烈疼痛。

1.3.3 并发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感染、胆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借助软件包SPSS 14.0处理文中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评估

试验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疼痛度评估

试验组术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临床并发症评估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右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表现,该疾病的病发和患者年龄、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具有反复性发作的特点,病发初期不会出现高热症状,然一旦化脓性感染出现,将引发高热、寒战等病症,随着病症的发展,可累及胆囊,增加腹痛,扩大病变范围,稍微用力按压就会出现剧烈疼痛,给患者的生命健康、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生活及饮食习惯发生巨大的变化,间接诱发该合并症发生率。目前,临床针对该合并症均实施开腹胆囊切除术,虽可获得一定的疗效,然由于肝脏组织走向过于复杂,需严格操作;且开腹手术对于手术执行人员的要求过高,需工作经验丰富、熟悉肝脏组织者执行,否则将造成严重影响。另外,开腹手术的实施还限制了手术的视野范围及相应器械的使用,加大脏器暴露在外时间,为感染的发生提供条件,增加術后的并发症率。特别是年龄相对较高的老年患者,更是易出现系列并发症;由于开腹手术术中给患者带来的巨大机体创伤,术后通常借助止痛泵止痛,加快康复难度,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因此,临床需探究一种合理、有效的术式进行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3]。

随着医疗技术的完善,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问世,凭借微创、康复快速等优势被广大患者接受。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该手术优势为: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少。腹腔镜微创手术操作过程中仅需1个小型切口,不会对腹腔外壁产生较大的影响,完全符合人们的美观度需求;术中腹腔镜设备的应用,可直观、清晰的观察到患者腹腔内部情况,缩短相应脏器暴露在外时间,预防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4];由于该手术造成的创伤小,可缩短术后的住院康复时间,加快恢复速度,减轻经济负担。已有报道表明,给予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可获得显著性成效[5-6]。笔者所在医院为进一步评估该合并症的治疗结果,通过将100例平分两组后实施不同术式得知:50例试验组患者经由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后,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术期指标低于开腹手术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可减少机体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从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度评分上来看,试验组术后2、6、12 h的疼痛度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腹腔镜微创手术的应用可减轻患者的机体疼痛度,提高生活质量;试验组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占比4.0%,和对照组发生率的1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微创手术可预防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疗费用。此外,笔者经由多年工作经验认为,虽然腹腔镜手术可于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中获得突出效果,但术后仍需做好患者的饮食、运动指导,从而进一步提高疗效,如:以易消化、清淡类食物为主,减少刺激、辛辣性食物的摄入总量,增加饮水量,便于稀释胆汁,加快胆道疾病的恢复速度;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促进胆汁分泌,改善疾病[7-8];保持积极、愉悦的心情,禁止长时间激动、紧张,借助听音乐、看电视等分散注意力,调整心理状态;适当康复运动。根据术后的切口愈合、机体功能恢复情况制定运动方案,以散步、慢跑等为主,提高机体营养,加快疾病康复。

综上,临床给予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腹腔镜微创手术效果突出,可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苏全明.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69.

[2]和寿杰.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134-136.

[3] Mohan K Mallipeddi,Theodore N Pappas,Mark L Shapiro,et al.Gallstone Ileus: revisiting surgical outcomes using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data[J].Journal of Surgical Research: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2014,184(1):84-88.

[4]劉存伟.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效果比较[J].健康前沿,2016,23(4):220.

[5]殷强.腹腔镜微创疗法在胆囊结石合并胆囊炎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0):45.

[6]关艳林.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和并胆囊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69-70.

[7] Padideh Ebadi,Saeed Daneshmandi,Abbas Ghasemi,et al.Cytoki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patients' with gallstone: dose TGF-beta gene variants affect gallstone formation[J].Molecular Biology Reports,2013,40(11):6255-6260.

[8]李学强.腹腔镜微创疗法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对比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6,10(8):112-113.

(收稿日期:2016-10-19)

猜你喜欢
开腹手术
介入治疗腹主动脉瘤合并髂内动脉瘤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根治术的临床效果分析及预后评估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临床疗效观察
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疗效分析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胆结石合并糖尿病50例治疗及效果评析
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炎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