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霞
编者按:
近年来,对中小学各种名目的检查太多,文件太多,许多学校每学期迎接大大小小的检查不下几十次,许多检查“流于形式”,对教育不但没有促进作用,反而打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频繁的检查也给学校和老师带来巨大压力。许多时候辛苦数月的准备,往往为应付十多分钟的检查,浪费不少人力、物力。名目繁多的检查让一些学校“痛苦不堪,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许多精力被大量浪费。教师们哪里有时间和精力研究教材、琢磨教学呢。对此,一些教育者直言,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该具有相对的独立性,需要宁静的学习环境;推广联合检查制度,减少形式主义,从而让学校腾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学;要规范中小学评估检查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检查体系,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检查。
这些年来对应试教育有了许多激烈深入的批判,但是对“应查教育”(我把各种检查晋级评比竞赛等等称为“应查教育”)带来各种灾难性局面很少有过细致的分析,甚至没有人细心统计过各类基础教育学校一年要接受的各类检查、评比、晋级项目到底有多少。有一位农村中心小学校长曾经告诉我,他所在的学校每个学期收到的各级有关部门的整改、检查、评比文件有300份之多。我粗略地对基础教育学校的这类检查评比做了一个统计。对学校常见的检查、评估项目有:督导工作检查、收费检查(这是多部门、经常性进行的,有教育部的、省教育厅的、市县教育局的,还有财政局的、税务局的,还包括纪检、人大、物委、纠风办等相关部门检查。)校务公开检查、行风建设检查、课改工作评估、体育工作达标评估、教工之家评估、文明社区评估、健康教育检查、交通安全教育检查、少先队队部建设评估、统一着装检查、素质教育评估、文明学校评估、示范学校评估、“双高普九”检查、创安工作检查(也是经常性的)、党建工作检查、德育评估(也是经常性的)、德育工作“十配套”检查、学校常规工作检查、卫生工作检查、达标图书馆评估、人大政协定期的调研等等。
学校最常见的荣誉称号有:省市县文明学校(两年评选一次,逐层晋级)、文明单位、省市县(区)先进单位(也是逐层晋级)、省市示范学校、各级绿化先进单位、先进教工之家、绿色学校、少先队先进大队小队、市县级教科研先进集体、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统一着装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先进学校、“五无五有”学校、巾帼文明示范岗、标兵岗、示范文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单位、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课改先进单位等等。
以上这些检查评比,有的是大型的,如素质教育评估、“双高普九”等,往往需要学校花费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准备。各种材料收集、整理、补齐(所谓的补齐是,原来没有这个项目而现在要求有这个项目,只好再补材料,所谓的补,其实往往就是集体造假)之后,还要有专门的场所摆放,有一位校办公室主任告诉我,他们学校评选市示范学校的材料就有36袋之多。小型的检查同样需要专人精心准备“应查”材料,所有工作也绝非一日之功。以上所有检查、评估、晋级几乎都可分为三至五级(如学区、区县、市、省、国家级;中学的一、二、三级达标学校等)。学校的大量精力都花在名目繁多以为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助于学校发展、能够完善学校各方面建设的检查上了。学校所涉及的相关管理、指导、检查部门可说是目前所有行业中最多的:有人大、政协、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妇联、工会、团委、公安、消防、未保办、安保办、财政局、卫生局、物价局、审计局、建设局、土地局、园林绿化局、街道、居委会等等。因为政出多门,名目繁多加上人人都觉得自己“责任重大”,每所学校几乎月月都有大型检查,小型、临时性的检查更是“细水长流”从不间断,甚至多到連校长都无法统计学校一年到底要接受哪些检查。学校里有一些专门“做材料”的高手(这是我深入学校后才知道的),简直就是专职应付各种检查任务的。对每位教师而言,几乎无人可以幸免。因为检查有各不相同的任务,这些任务总有机会落在教师身上。
各种检查、评比、晋级的“初衷”据说都是为了促进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但如此繁多的“政治任务”对学校正常的教育工作的冲击、干扰,在我看来简直可以说是“罪莫大焉”。学校的人力、物力的巨大耗损不说,各种检查、评比、晋级轮番成为学校的中心任务,这种情况下,学校还能有多少对教育持久、细致的注意力?校长还能有多少办学的自主权?(谈到办学的自主权,这不是一个真问题,而是一个假问题)甚至校长对课堂、对教师持续、认真地观察与指导都无从说起。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班主任、老师时,每天还要听两节课,这对我国的校长而言差不多是天方夜谭。校长们个个忙碌不堪,穷于应付,加上各种责任缠身,职业的疲倦感实在是在所难免。
我特别不厌其烦的、把我所知道的、实际上还不能代表全部的检查、评比、晋级的项目罗列出来,为的是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从实际情况而言,教育已成为集权主义、计划经济最后一块最顽固的堡垒。学校完全没有办学的自主权,没有哪一所学校能够关起门来拒绝检查,不让检查冲击、干扰学校的正常秩序。偌大的校园常常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办公桌。应试教育固然可怕,但对学校干扰影响最大的是各种检查、晋级、评比。
(来源:新浪教育博客)
干扰多:面对文山会海,学校变成“许三多”
《中国教育报》曾在报纸和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了一项“为学校和老师减减负”的调查,短短11天就收到13226人的投票和2000多人的留言,很多校长教师都反映深受检查多、评比多、材料多的困扰。其中,21%的教师表示自己学校去年一年收到了100份以上的上级部门文件,21%的教师表示自己学校收到了50至100份的上级部门文件。这些文件和活动来自于交通、消防、纪检、环保、治安、宣传等各部门。27.98%的校长和教师认为,中小学承担的与教育教学不直接相关的检查、会议等,“严重影响了正常教育教学”;65.97%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样的检查、会议对自己“有影响,且牵扯了自己相当一部分精力”。
据这些可知:很多部门是希望借助学校这一阵地,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各种主题的征文、绘画、演讲比赛层出不穷,仿佛写过、赛过、交过就是教育过。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靠几次征文、演讲、手抄报的比赛就能植入孩子生命里的。各种额外的负担,严重地打乱了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安排。要知道,一个部门给学校下一个文件,要办个活动,不算什么,但如果十个部门都这样做,到学校就是十个活动!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有网友还列举了政府相关部门对学校的评比验收项目,诸如标准化学校验收、科技创新基地验收、安全校园验收、无烟学校验收、义务教育评估验收、食品安全卫生验收、校园文化建设验收、年度达标绩效检查、年度领导班子考核等等。
东莞市人大代表黎雪贞评论说,政府部门针对学校的众多评估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例如无烟学校评估、无毒学校评估、绿色学校评估、语言文字规范化评估,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硬是作为评估,“说难听一点,评估一过就是一堆废纸,根本没给学校带来任何积极作用”。在倡导节能环保的今天,这些评估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而评估当中的一些潜规则也让学校有苦说不出。这些评估挂在墙上看似荣誉,其实就像一个个紧箍咒,评得越多被箍得越死,学校毫无动弹之力。
新浪微博网友“冷眼热泪”也对此发表议论:去一个学校,校长说到现在各个部门对学校的干扰,已经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一个校长,能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用来考虑教学和管理,就很不错了。大量的时间,要应付那些来自各方面的会议、检查、干扰。
内耗重:大量重复而形式化的行政工作让学校苦不堪言
除了交通、消防、纪检等与教育没有直接联系的“委办局”干扰教学外,教育系统内部的行政化,也让学校苦不堪言。
众所周知,现在的许多检查评估往往是和领导的政绩挂钩的,是与领导的待遇仕途紧密相关的。一些地方教育局间盲目攀比政绩,给当地学校下发了大量行政工作任务,其中许多项目还是省、市、区三级重复检查验收的,种类齐全,名目繁多。
很多校长不能接受的是,一些地方局长好官僚做派,爱展示个人权威,凭个人喜好时不时召开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指导会议等等,要求校长、老师写材料,汇报学校管理、教学工作,让学校工作人员苦不堪言,甚至一些学生也受到牵连。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经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备课、学生日常工作记录,收集、分析、汇报有关数据等等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教育部门规定的细节和格式完成。某些地方教育部门甚至要求教师每周都要做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笔记,就连抄写字数都有明确要求,给学校校长、教师们带来了繁重的负担,耗时费力。
大量单调重复而形式化的行政工作,不仅耗费了学校大量人力资源,还因此浪费掉大量材料纸张、服务费用,加重学校的财力负担。
深圳市南山区教科所供职的房超平,结合在陕、京、粤等地从事一线教学和科研管理的29年经验,分析认为,中小学的行政化与高校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由于中小学规模比高校小,受社会关注程度不如高校高,以及中小学教师比高校好“管”等原因,中小学的行政化不那么“引人注目”罢了。
(来源《中国教育报》)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变专项督导检查为教育综合调研
教育局职能部门很多,有教研室、教科室(所)、教育技术装备室、安全监督室、督导室、人事科、工会、财经科、校舍科等。各职能部门围绕自己分管的工作,分头下达任务,而且随着网络无纸化办公的普及,不少基层学校一天要收到数十份上级电子文件。检查验收也是各自为政,有的学校一天要迎接四五个检查团。
教育主管部门要协调各职能科室有效、有序地开展工作,由教育局牵头,把各条线的专项检查整合在一起,变专项督导检查为教育综合调研。教育综合调研不搞评分排名,不集中安排在年终,全年内随机走访,不打招呼,不下文件,不要让基层学校准备“假、大、空”的迎检材料。变行政家长干预式“管”为专家顾问式“理”,带着帮助和服务的意识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可以变非教育部门进校检查为教育行业内垂直管理
某市一城区小学在2012年共迎接各类检查和验收50多次,其中一半以上是教育系统之外政府职能部门的检查。有环保局、消防局、财政局、物价局等等。学校办学由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其他政府职能部门要为学校发展保驾护航、出谋划策,给教育主管部门提出意见与建议,变非教育部门进校检查为教育行业内垂直管理。切实减少基层学校多头管理、多头检查的无序状态。给学校发展留足空间,就是给学生成长带来益处。
学校要扎扎实实办学,做好日常工作
校长负责制是现代社会赋予校长的办学自主权,校长的办学思想与学校发展水平密切关联,所以社会呼唤教育家办学。在教育家稀缺的当下,学校管理者需要扎扎实实办学校,校长要对教育有着一种虔诚的情怀,对真善美保持一种儿童般的向往。
千万不能有急功近利思想,千万不能有“带着任命来,带着政绩走”的思想,把学校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为教师教书育人提供宽松和谐的氛围,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供保证。不能平时不抓教育教学工作,忙于行政走访、拉关系,到检查验收任务来临时,带领师生一起弄虚作假,做有悖师德的虚假应付工作。
要办出质量和特色,提升学校话语权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管理学校要分清轻重缓急,理顺条块职权,忙而不乱;要在宏观中把握细节,在微观中洞察全局。“行高于人”是衡量一个校长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邀请专家团队为学校量身定制顶层发展蓝图,用教师的特长办出学校的特色,必要时善于利用校外资源也是一种积极开放的办学思想。
学校有了科学的办学思想和价值追求,校长就会以科学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师生最优发展,让全体师生在校园中快乐同行,结伴成长,共享教育幸福。这样,校长对各项检查评比才拥有话语权,会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带来的干扰或影响作出正確选择,敢于说“不”。
(来源《人民教育》)
教育要有空间才会有发展,给学校独立的办学权力,还教师足够的成长空间,学生的健康成长才有可能。“现在,要做一个安安静静教书的老师太难了!”江苏省南京秦淮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潘春雷感慨。一所学校,除了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承担太多的社会职能;一名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有着太多令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负担,为教师减负迫在眉睫。
河南省商丘市前进小学教师任欣表示,过多的检查评比等负担,使教师牺牲了很多教育教学工作时间来应对,“教育的原点就是教书育人,能静下心来思考、沉下心来教书。希望有关部门能给教师创造一种纯净的工作环境,让我们安心从教,实现自身价值”。
湖南一位中学校长直言,“我们的一些政府部门,好像不搞轰轰烈烈的检查评比就不会做事情”,解决检查评比泛滥的问题,根子上还是要政府转变管理方式和管理思路。
他建议,政府应出台专门的政策,对各个部门的各种检查进行系统归类,看一看哪些是合理的,是必须进行的,哪些是不必要的、能合并归类的,检查最好是“少而精”,让学校能多些时间来组织教学,也让检查、评比能尽其用。
“行政干预太多太盛,教育就很难有内生的尊严感,校长也只能在行政体系中唯唯诺诺。”潘春雷建议,要大幅减少各级各类行政干预,整合精简各级各项检查验收,拟定统一的检查验收清单,为校长、教师送上“减负大礼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推进依法治教,让学校回归教育本质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要让学校真正回归教育本质,不受其他非教学任务所累,最为重要的是完善法律,推进依法治校,明晰学校责任。
推进依法治校,《学校法》不可缺少。《学校法》最重要的价值,是确立学校的办学主体地位(防止行政部门以及其他力量侵犯学校办学自主权),明晰学校在办学中的权利和责任(防止校方侵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现在我国学校之所以经常陷入家校冲突、学生赔偿纠纷,就因为学校举办者、办学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权责边界模糊。
地方行政部门要明确学校的核心任务是教书育人
山東淄博某小学校长说,好学校不是靠检查或评比产生的,而是看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行政部门要改变以检查评估给学校划分三六九等的做法,而是应该帮助学校梳理办学思路,帮助学校凝练办学特色,变评估为服务。”
中国教育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李新翠:根据我国学校所面临的繁重负担的现实来看,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实施新政策之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掌握政策具体执行者的认识和看法,考虑学校教师工作量的可承受度;地方政府要为学校配备更多的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和专业人员。如此,从减少任务和充沛人力两种方法上减轻学校负担。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通过检查评比来看相关工作、标准是否落到实处,然后进行结果奖罚,这是国家治理中一个惯用手段,本身无可厚非。“但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多单位和部门为了评比而评比、为了检查而检查,用形式主义使评比、检查发生了异化。”
只有政府机构、教育行政系统明确学校的核心工作是“教书育人”,并做好切实地调查研究,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学校实际能力和需要来下达任务,学校才能从行政指令中得到解放。而对于日常工作的操作方式,行政部门也应该尽可能地简化并使其灵活化,能传电子资料的,就不要打印浪费纸张;能三两分钟交谈清楚的,就不要召集校长、老师开大会走形式。
(来源《中国教育报》、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