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
世界经济2016年行走步调与2017年动态展望
张 锐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260)
受益于货币政策的整体偏松及财政政策积极能量的加码,2016年世界经济依然保持了缓慢上行的节奏。在大宗商品价格逆转上行、证券市场总体上扬的同时,因美联储加息的影响,全球债券市场结束了持续多年的牛市步伐,黄金上涨的脚步也受到阻遏。不仅如此,国际贸易受到“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而持续陷入低迷,全球范围的资本并购也遭遇到钳制。
世界经济;财政与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国际贸易;逆全球化
穿越英国脱欧的腾升阴霾,抗击美国大选的风险侵扰,挣脱贸易保护主义的沉重掣肘,破除逆全球化与民粹主义的弥漫烟雾,2016年世界经济在一路跌撞与摇摆中顽强地寻找着自己前行的方向。回眸过往一年的经济全程,既能强烈地领略到各国政府力促经济增长的独到用心,也能清晰地聆听到改革与创新的时代强音,更能真实地收获到维系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经验教训。
尽管前两个季度不温不火,但第三季度实际GDP年化季率初值上升2.90%,创两年来最高升幅无疑将美国经济抬高到了较为厚实的平台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16年美国经济将增长1.60%。伴随着经济的增长,美国全年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90%左右的低位,作为经济增长最主要动力的消费增长率创下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同时,房价指数全面反弹,比历史纪录高出0.10个百分点[1]。
不同于往年持续处于纠结的状态,欧元区前三季度接连上行,录得了超过1.60%的近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失业率降至9.80%,低于峰值2.30个百分点。按照欧盟委员会预测,2016年欧元区经济将实现1.70%的增长。另外,已经脱离欧盟的英国在前三季度也获得了2.03%的不错收成,全年经济增长1.80%毫无悬念。同时,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前三季度实现了1.30%的增长速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由此将日本经济增速年度预测值提高至0.80%。
在新兴市场国家板块,尽管中国经济明显减速,但前三季度6.70%的增长水平依然处于全球前列,全年完成增长目标完全无虞[2]。印度前三季度的GDP更是达到了6.77%,2016年经济增速有可能再次逼近7.00%。不过,作为“金砖四国”成员的俄罗斯和巴西还是未能扭转负增长的局面,俄罗斯前9个月GDP萎缩0.70%,全年经济可能负增长0.60%;巴西经济截至2016年9月已连续7个季度收缩,全年经济将衰退3.43%。就整个新兴市场而言,IMF预测,2016年经济增长将达到4.20%。
出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考虑,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3.10%,低于前期预测的0.10个百分点,世界银行也将全球经济的增幅从年初预测的2.90%下调至2.40%[3]。在全球经济增速的年度百分点中,仅中国就贡献了近1个百分点,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贡献了1.20个百分点,而发达国家仅贡献了0.90个百分点。
由于通货膨胀持续地回升,美联储终于在2016年最后一次议息会议上迈开了加息的步伐,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0.50%—0.75%,这是美联储时隔一年后的再次升息,由此进一步夯实了美联储利率正常化周期的步伐,美国货币政策小步收紧还将继续。
与美联储完全不同,发达国家央行则在量化宽松之路上走得更远。欧洲央行不仅将主要存款利率降至-0.40%,同时两次提高QE(资产采购)规模,QE总额度肿胀至2.28万亿欧元。紧追欧洲央行的脚步,英国央行实施了7年以来的首次降息,将基准利率调降至0.25%,创下了英国央行设立官方基准利率以来的最低值,且英国央行也将QE规模增加600亿英镑至4 350亿英镑。与此同时,率先启动负利率的瑞典央行也在2016年进一步将基准利率调至-0.50%,并将截止到2017年6月的债券购买目标上调300亿瑞典克朗至2 750亿瑞典克朗。此外,除维持货币基础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计划外,日本央行也将基准利率降至-0.10%,成为亚洲首个实施负利率的国家。
工业化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也宽松如流。澳洲联储在过去一年中两次降息,将现金利率下调至纪录新低1.50%,新西兰央行也将基准利率从2.50%下调至2.25%,抵至历史最低水平。此外,韩国央行也将官方利率降低25个基点至1.25%的历史新低。同样,俄罗斯央行在一年中两次降低基准利率下至10.00%,巴西央行两次降息将基准利率降至13.75%,印度央行将回购利率下调至6.50%,而中国央行也一次性普遍下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0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稀释本国债务及打压通胀的需要,印度政府宣布废除500卢比和1 000卢比钞票,委内瑞拉央行决定停止流通100元这一面额最大的波利维尔币。由于现金不能满足流通之需,非洲南部国家津巴布韦储备银行宣布印制2美元、5美元、10美元和20美元四种面额不等的“债券票据”作为流通货币,开创了全球所有央行货币发行举动之先河,这也可以看成是津巴布韦政府7年来首次发行本国纸币。
与货币政策适时收缩不同,美国政府的财政政策似乎持续处于扩张状态。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报告显示,2016财年联邦预算赤字将达到5 870亿美元,增幅达到34.00%。截至2016年9月底,美国国债当年累计接近20万亿美元,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达到106%,远超60%的国际警戒线。
在欧元区,由于持续的紧缩导致了不少国家尤其是债务危机国经济增长的接力不济,2016年欧盟也适度放松了财政政策的尺码,尤其是加大了对“欧洲投资计划”的支持力度。除了欧洲央行正式启动企业债购买计划(CSPP)外,欧洲投资银行还批准了规模达1 000亿欧元的8个新投资项目,使得该行累计投资项目达64个。与欧盟一样,为应对脱欧公投后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英国政府也在2016年秋季预算报告中放弃了紧缩立场而转向积极的财政政策。相比于欧盟与英国,日本政府财政政策的宽松油门则踩得更大。资料显示,在规模高达28.10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就包括13.50万亿日元的财政措施。
在新兴市场国家阵营,俄罗斯出台2016年反危机计划,这一包括120项措施并辐射到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多个领域的计划将耗资8 800亿卢布(约合118.83亿美元)。同样,先前持财政紧缩态度的印度政府也在2016年推出了总额2.18万亿卢比(约合3 232亿美元)的铁路和公路投资计划。而对于巴西而言,为了盛装迎接里约奥运会和残奥会,似乎只有走财政政策扩张之路,全年政府财政赤字高攀到1 750亿雷亚尔(约合485亿美元),比预估数额翻了一番。另外,中国政府2016年财政赤字规模也扩大至21 800亿元人民币,赤字率升至3.00%的历史最高位。
2016年开年首周全球股市以暴跌收盘,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均录得5年来的最大单周跌幅,沦为史上最差新年开局,而覆盖多个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的MSCI全球指数一周累计巨挫7.00%。但是,受益于实体经济稳步回升及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美国股市仅仅修正了两个月后就昂首向上。尤其是借助于“特朗普效应”,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双双连续跳涨并抵至纪录新高,全年道琼斯指数劲升13.42%,标普500指数上升9.54%。受其影响,美国股市的市值膨胀至25.20万亿美元,囊括全球股市市值的40.01%,美国家庭的净财富也升至创纪录的90.20万亿美元。
欧洲股市挣脱了年初的阴霾,但经济的缓行步伐还是多少对资本市场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大掣肘。整个2016年,欧洲斯托克50指数以一根长下影线报收,最终上涨0.47%。但除西班牙等边缘区国家外,欧元区核心国家股票指数依然表现不错,德国DAX30上涨6.87%,法国CAC40上涨4.86%,英国富时100也并未受到脱欧的影响,全年录得了14.43%的上涨收成,创历史新高。
亚洲股市的表现参差不一。日经225指数全年微涨0.42%,韩国KOSPI上涨3.32%,新加坡海峡时报下跌0.07%,印度孟买SENSEX上涨1.95%,富时马来西亚下跌3.00%,印尼雅加达综合上涨15.32%,越南胡志明上涨8.49%,泰国SET上涨19.79%,恒生指数上涨0.39%,台湾加权上涨10.98%。中国A股由于受年初“熔断”机制导致的断崖式下跌的影响,上证指数全年收跌12.31%,深证成指下挫19.64%,在全球股市中再次垫底。所幸同为新兴市场国家,俄罗斯RTS指数与巴西BOVESPA全年分别录得了上涨47.42%与31.74%的大好收成,而阿根廷股市更是直线上扬87.00%。
据彭博报道,过去一年中,全球多个国家股票市场从最低点爬起,平均上涨幅度达20%之多,其中,有13国股市进入技术性牛市。不过,由于受国际政治经济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16年全球IPO市场表现并不靓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统计结果表明,全球IPO年度融资额下降33.00%,至1 325亿美元,IPO宗数同比下降16.00%,至1 055宗。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股气势如牛,但美国的IPO活动较往年同比减少了逾1/3;大中华区的股市整体表现并不抢眼,但却完成了全球前10大IPO交易中的4宗,其中,包括在港交所上市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一年度全球最大的IPO。
与股市同步,2016年国际油价开盘便直线大跌,且头两月连月巨挫,纽约原油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分别最低跌至26.05美元/每桶和29.54美元/每桶。欧佩克先后三次紧急召开会议,且连续三次削减原油产量,同时欧佩克成员国与非欧佩克产油国也达成了15年来的首个联合减产协议,最终原油价格得以逆袭与扭转。全年纽约油价大涨47.24%,布伦特油价也同步狂升46.95%。
与石油价格相反,国际市场黄金现货价格虽然在开年的头两个月劲飙16.36%,且上半年持续上升至全年最高点1 737.06美元/盎司,但特普朗的当选完全改变了黄金的走势,黄金价格在后半年连续跳水,最终年终收盘价高出年初开盘价不到100个点,上涨8.45%。作为对冲美元升值对本国货币价值加压的重要手段,2016年新兴市场国家央行大笔增持黄金,俄罗斯增持190公吨,中国增持100公吨。世界黄金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官方黄金储备共计33 181.30公吨,美国黄金储备最多,高达8 133.50公吨,占外汇储备75.30%,第二名是德国,约3 377.90公吨,占外汇储备69.50%。中国黄金储备1 842.60公吨,排名全球第6,但占外汇储备仅为2.30%。
打破追随黄金价格脚步的定律,白银现价在2016年特立独行,全年大幅上涨14.84%,伦铜价格也劲升16.67%,伦镍与伦锡也分别狂飙16.11%与44.77%。铁矿石的吨价冲破80美元,相比年初涨了一倍之多。另外,比特币价格也从年初的435美元一路劲升至年底的875美元,创下3年新高。受此影响,全球流通中的比特币总值已突破140亿美元。
由于美国国债的无限膨胀,加之通胀预期的上升和美联储开启加息议程,更因为特朗普政府将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而必然引致未来美国国债的深度调整,2016年,包括中国、日本、沙特等美债的大额持有国不断降低美国国债的仓位,甚至个人投资者等民间投资方也大手笔减持美国国债[4]。据美国财政部统计,2016年前10个月,各国央行净卖出美国国债创下了1978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至10月底,外国主要债权人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降至60 389万亿美元。由于中国抛售幅度最大,日本超越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债权国。
多重力量的抛压导致美债价格的持续下行,其中,2016年10期美国国债价格下跌1.23%,抵至3年新低。重要的是,美债的下行导致了市场对发达国家公债的大面积看空,从而导致全球债市在2016年遭遇过去13年来的最大跌势,其中,仅11月美银美林全球整体债券市场指数就重挫1.76%,创下2003年7月以来的最大月跌幅,同期彭博巴克莱全球累计所有回报指数下跌4.00%,创下自1990年该指数开始统计以来最大的跌幅。换算成美元,11月全球债市巨损近2万亿美元。历时30年之久的债券牛市嘎然而止。
与国债价格下行相伴随的是债市收益率的大幅走高,其中,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升至2.49%,创下近一年半以来的新高;同期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涨至0.32%、 0.73%和0.07%。不仅如此,同期中国10年期国债也跳至2.92%。理论上而言,国债收益率的走高意味着政府还债成本的增大,尽管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不大,但却会压制公债发行的市场半径,进而削减政府公共财政的综合运筹能力。
经济的稳定上行、美联储加息的牵引、国际资本的追捧,多元力量驱动着美元指数加速上行,并最终突破100的关键点位。虽然2016年全年美元上涨幅度只有3.77%,但却是连续4年的跳涨,且创下14年以来的新高。作为全球目前最重要的储备币种与跨境贸易结算货币,美元的持续升值,引起非美货币的大幅波动,以及国家间外汇储备的重新洗牌。
在发达国家中,除了日元、加元及澳元等少数货币兑美元出现了小幅的升值外,其他货币都产生了幅度不小的贬值,欧元跌3.14%,创近14年新低,而英镑在脱欧因素的联合影响下全年暴跌16.38%,创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第二大年度跌幅,英镑也成为了2016年发达国家表现最差的货币之一。不过,与发达国家货币参差不齐的表现状况不同,新兴市场货币在强势美元面前则呈现出集体下挫的特征,其中,印度卢比贬值31.17%,巴西雷亚尔贬值14.39%,马来西亚林吉特贬值4.40%,中国人民币贬值4.61%,委内瑞拉玻利瓦尔贬值幅度最大,全年狂贬50.00%,而蒙古国的货币汇率更是创下23年的最低。
出于稳定自身货币价值的需要,新兴市场国家不得不在外汇市场上频繁抛出美元,但却引来了本国外汇储备的显著萎缩[5]。整个2016年,印尼的央行储备减少13.60%,土耳其减少12.70%,乌克兰减少近10.00%,印度减少近5.50%。作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外汇储备过去一年递减的额度也最大,全年达1 800多亿美元。另外,不少工业化国家的外汇储备也因美元贬值发生大额流失,如韩国外汇储备全年递减15.00%,新加坡递减16.00%,且减幅为3年来最大。尤其令人惊讶的是,蒙古的外汇储备仅剩下了13亿美元,其货币自我保护能力接近崩溃边缘。
虽然人民币汇率降至过去8年来的新低,但并不妨碍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影响力的日渐提升。2016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从而使得第一次有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进入SDR,表明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言权和代表性的提高,也有助于改善以往单纯以发达国家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格局,增强SDR本身的代表性、稳定性和吸引力,从而促进全球汇率市场的进一步均衡。
理论上而言,全球经济整体的上行有利于带动国际贸易的改善并激活更多的贸易能量,然而,过去一年全球贸易经历了太多负面因素的侵扰与掣肘,以致结局相当灰暗。据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6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与去年持平,维持在2.80%,而这将是全球贸易增速连续第5年低于3.00%。同时,OECD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警告,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全球贸易年均增长速度是3.40%,但2011—2016年的全球贸易年均增速只有1.30%,滑落到了25年以来的谷底。
虽然二十国集团贸易部长会议批准了《G20全球贸易增长战略》和首份《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并决定将不采取新保护主义的措施延长两年至2018年,但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过去一年中依然甚嚣尘上,其中,仅G20经济体所实施的保护主义措施就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典型案例包括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首次发起337调查,欧美等国对中国钢材征收200%以上的巨额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不仅如此,奥巴马政府就锑、钴和铜等中国出口的原材料,以及中国限制粮食进口问题先后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
逆全球化是2016年国际贸易出现的一个全新趋势。除了英国圆满脱欧、意大利紧跟脱欧进程外,特朗普当选新一届美国总统,导致经营多年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可能终临折戟,由于德国、法国等国的态度逆转,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谈判也完全搁浅。不仅如此,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在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调查时采用的“替代国”做法应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年后终止使用,然而美欧等两大经济体背信弃义,维持对华反倾销的“替代国”做法。无奈之下,中国就此向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争端解决机制下的磋商请求。
所幸的是,贸易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的泛滥并没有阻挡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经过1年零5个月的谈判,韩国与中美洲6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FTA),这是中美洲6国首次同时与亚洲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紧接着,加拿大与欧盟达成了FTA安排,为双方耗时7年的谈判划上了圆满句点。同时,作为一对多FTA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塞尔维亚也与欧亚经济联盟签订了统一的自由贸易协定。而在一对一的自由贸易协定推进中,加拿大与乌克兰修成了正果,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完成了双边FTA的升级版,中国与格鲁吉亚的FTA谈判也尘埃落定。
资本的跨国流动与配置是全球经济活跃程度的风向标,与世界经济增长步履蹒跚和国家贸易阴冷低沉相映衬,汤森路透的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全球企业达成了总计2.37万亿美元的交易,同比下降22.00%,其中,美国同比下滑31.00%,至1万亿美元,欧洲同比下降19.00%,至4 840亿美元,亚太地区同比下降20.00%,至6 250亿美元。2016年全球并购交易下滑至3年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美国所发生的并购额大幅减少,但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全球资本信心晴雨表》报告却显示,美国企业资本扩张的信心依然排名第一位,其次是中国、德国、加拿大、法国与日本,且2016年全球最大规模的并购活动也发生在美国,即美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以1 087亿美元的成交价收购了媒体巨头时代华纳公司。不过,论绝对增势,中国在全球首屈一指。资料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企业共实施跨境并购项目521个,并购总值达到1 739亿美元,实际交易金额674.40亿美元,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海外资产收购者[6]。由于前三季度的交易额就超过了2015年全年,2016年中资跨境并购定将创出历史新高。
全球并购之所以今不如昔,主要原因就是撤标规模创纪录,甚至可以说2016年乃全球资本并购“流产年”,全年撤标的数量至少在200起以上。包括因美国财政部打击“公司倒置”的避税行为导致辉瑞与艾尔健这桩史上最大的医药公司并购案终止;因反垄断相关监管障碍导致哈利波顿和贝克休斯这一全球最大油服巨头并购案夭折;因被美国政府认定严重损害美国市场竞争,史泰博和欧迪这一全球最大办公用品公司并购案无疾而终。另外,原定2017年3月完成交易的中国化工集团收购瑞士种子及农药公司先正达这一中国企业最大的跨境并购案也因美国政府的干预而搁浅。
受到负利率政策的直接影响,加之高杠杆下的偿债压力与日俱增,欧美银行尤其是欧洲银行过去一年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权威机构测算,负利率导致欧美商业银行2016年度营业利润减少8.00%—15.00%,同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估,至2016年底,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上的坏账规模将创记录,总计约为1万亿欧元,约为欧元区GDP的9.00%。尽管如此,管理层并没有放松对银行业的监管,一张张令人瞠目的巨额罚单冷飕飕地飞到欧美银行巨头的面前。
因被美国司法机关指控为苏丹和其他被美国列入黑名单的国家转移资金,在与美国联邦与州级政府部门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激烈谈判后,法国巴黎银行同意认罪并接受89亿美元的罚款,这一金额创下了被控与受美国制裁的国家做生意的银行罚款新纪录。因销售抵押贷款证券的不当行为,美国司法部向德意志银行开出了史无前例的140亿美元的惊天罚单,同时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因同样罪名同意向美国国家信用社管理局支付11亿美元的和解金。
与美国监管机构雷霆脚步相并行,欧盟委员会也对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汇丰银行及摩根大通等3家大银行开出了累计4.85亿欧元的罚金,原因是这3家银行涉嫌操纵欧元基准利率。另外,美国监管层也将大火烧到了自己的“大本营”。因发现存在操纵全球重要基准利率的行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向花旗集团开出了4.25亿美元的罚金,花旗银行也由此成为了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操纵事件后首家与监管机构进行了结的美国银行。因与14家银行共谋操纵“ISDAfix”指标利率遭遇美国地方法院诉讼,最终高盛同意向曼哈顿联邦法院支付5 650万美元的和解资金了结此案,而在此之前,已有7家银行同意支付合计3.24亿美元和解费用。
作为全球市值最大的银行,富国银行的欺诈丑闻可以说是一只“黑天鹅”。据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指控,在并不告知客户和未经客户授权的情况下,富国银行员工私自开设了200余万个账户,涉及存款账户150万个,信用卡56.50万张,在此基础上,将客户卡上的资金挪至以此客户信息私自新开的账户中。由于现有账户中的资金被转移,客户会因账户余额不足缴纳银行管理费、信用卡透支费及滞纳金等费用,最终导致相关客户发生高达200多万美元的损失。丑闻曝光后,美国政府货币监理署对富国银行做出了1.85亿美元的处罚决定。
IMF预计,2017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40%,比前期预测值高出0.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OECD也预测,2017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将达到3.30%,超出前期预测值的0.10个百分点。国际社会一边倒地对2017年世界经济前景显示乐观态度,出发点在于,在影响经济增长的多重主要矛盾博弈中,相关的正能量还是占据优势。
(一)宽财政与紧货币的博弈
作为宏观政策的最闪亮看点,2017年世界主要经济体将不约而同地推行宽松的财政政策。按照特朗普的竞选宣言,上任后将斥资1万亿美元用于美国的基础建设投资,同时,特朗普雄心勃勃地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为此他承诺减税,包括将企业所得税由当前的35.00%降低为15.00%和将个人所得税由5级累进改为3级累进并降低税率。金融危机以来一直秉持着紧缩财政理念的欧盟也回归到宽松之路上,欧洲理事会推出的2017年财政预算支出规模将达到1 345亿欧元,其中,一半用于提振经济与创造就业机会。另外,日本内阁会议也通过总额度为97.45万亿日元的最新年度预算案,比2016年度预算增加7 329亿日元,创出近5年的历史最高纪录。不仅如此,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中国也敲定了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2017年财政赤字有可能上调0.50个百分点至3.50%。
与财政政策宽松而行的方向相左,除日本外,货币政策将在2017年集体性适度收敛。经过两年的市场出清,全球大宗商品有了上涨的基础,欧美等国CPI得到快速修复并上行,美国2016年CPI中枢已上升至1.60%,同期欧洲CPI上升至0.50%,双双创下最近两年来的最高值,而且据摩根士丹利的预计,2017年大部分发达经济体平均物价增速将超越2%的央行目标通胀水平。因此,除了美联储至少会加息两次让其利率最终回到正常水平区间外,欧洲央行也会考虑缩减甚至退出QE[7]。此外,土耳其、南非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普遍存在高通胀之忧,这些国家将追随美国步入加息周期。
货币政策基点的整体转向意味着2017年可能会迎来流动性拐点,企业的融资成本将提升,从而对全球经济增长形成新的约束。不过,宽松财政政策的发力与驱动,将对退出经济中央舞台的货币政策构成有力补充。与货币政策不同,财政政策直接面向实体经济,且具有积极的乘数效应,其拉动经济前行的力量更为直接与显著;财政政策没有货币政策的汇率扰动等因素,且政府更愿意通过IMF及各种跨区域的国际经济组织进行积极沟通,在谋求全面一致且协调的基础上推出诸如“马歇尔计划”及中国“一带一路”等跨区域合作的成果[8],从而构筑出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型平台。
(二)逆全球化与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博弈
几乎不用任何怀疑,基于美国“经济利益至上”的核心原则,特朗普执政之后将会推行他所倡导的“逆全球化”战略。据悉,特朗普已经考虑要对美国从海外经济体进口的商品征收5.00%的一致性关税,同时放出了对中国、墨西哥等重点国家的商品征收45.00%关税的狂言。紧追美国的风向标,欧盟也在日前通过了一项以应对所谓廉价商品在欧盟境内倾销的“新政”,规定一旦出口商被欧盟认定人为压低原材料价格,欧盟就有权向该出口商的产品征收更高的惩罚性关税,同时,欧盟可更早地征收临时关税保护欧盟厂商,并可以在没有企业申诉的情况下主动展开反倾销调查。
中美之间可能引爆的激烈贸易摩擦无疑成为全球贸易中最引人关注的焦点。特朗普专门新设置了“国家贸易委员会”,出任该委员会主任之职的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纳瓦罗,此人的主要观点是反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尤其将矛头直指中国,而读过他的书的人会发现他“逢中必反”、偏执地将美国的一切问题归结于中国。另外,为了加大对中国的打压力度,不排除特朗普政府会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若出现这种阔别了14年之久的尾部风险,中美贸易的紧张程度可想而知。“贸易战”的结果一定是满地鸡毛,特别是高达6 000多亿美元贸易额的中美两国一旦擦枪走火,伤及的并不只有双方。对此,在国际贸易已经连续6年出现显著放缓的前提下,世界贸易组织预测,2017年世界货物贸易量增速仅为3.60%,继续低于自1990年以来约为5.00%的平均增长速度。
基于“贸易战”对本国带来的创伤,也许特朗普会对既定政策做出微调,实际行为不会如其之前所言那样激进与偏执,这种结果无疑是人们所期待的。另外,作为一种自我保护,“逆全球化”的泛滥会倒逼各国政府加快签订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步伐,从而一定程度上增加区域贸易的活跃度。针对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2016年全球FDI出现了38.00%的同比大幅增长的基础上,各国企业在2017年会纷纷加大跨国投资与并购,资本杠杆撬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力量值得期待。
(三)美元升值与非美货币贬值的博弈
尽管美元已经持续上升了4年,且2016年末美元指数拉升至102.35的高位,但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启动的大规模减税与基础设施投资已经显著抬升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外加美联储的加息预期,2017年美元指数保持强劲态势已成为一致性预期。
在美联储加息与美元升值的双重力量作用下,全球出现美元短缺将是2017年一个严峻的事实,这种结果一方面会加大企业获取资本的成本与难度,同时驱动美国国债收益率的持续走高,从而削弱美国以外债务人的还款能力,以美元计价的债务展期与违约风险很可能大面积蔓延开来,从而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的平衡状态。重要的是,美元的升值会加速美元回流美国的步伐,从而新兴市场国家面临更大的资本外流与本币贬值之压。
数据显示,除人民币之外,当前新兴市场国家的整体汇率水平已处于过去40年内的最低点,表明新兴市场国家通过本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不仅如此,全球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已经从2010年的7.50%下降至2016年的4.20%,如果2017年这一经济板块在经常账户下出口继续增长乏力,以及在资本账户下资本外流持续加剧,其可能收获到的经济结果将更加糟糕,同时,发达经济体难免不受其扰,全球经济增长的脚步也变得更加沉重与缓慢。当然,一个可能的希望是,由于美元大幅升值并不利于美国的出口,并进而会冲减制造业回流美国的效能,特朗普会以强人姿态压制美联储“鹰派”主导的升息节奏,从而给非美货币带去休养生息的机会。
[1] 郭言.2016年世界经济述评:调整变化继续 机遇挑战并存[N].经济日报,2016-12-28.
[2] 邵海军,沈忠浩.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定海神针”[N].经济日报,2016-12-30.
[3] 林建海.全球经济治理迈向新阶段[N].人民日报,2016-12-31.
[4] 张喜威.2016年金融市场屡迎“黑天鹅” 流动性拐点来了?[N].每日经济新闻,2016-12-30.
[5] 朱民.2017年全球经济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N].南方周末,2016-12-26.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课题组.2017年新经济体将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小幅加快[N].经济参考报,2016-12-29.
[7] 邓海清.全球经济十大判断:2017开启大拐点时代[EB/OL].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1125/15034626_0.shtml ,2016-11-25.
[8] 张茂荣.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成果丰硕[N].人民日报,2016-12-31.
(责任编辑:邓 菁)
2017-01-04
张 锐(1964-),男,湖北孝感人,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世界经济与国际金融研究。E-mail:zr64@163.com
F113
A
1008-4096(2017)02-0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