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探析

2017-03-15 10:02周军吴学峰
职教论坛 2016年29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综合素质提升

周军+吴学峰

摘 要: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动态发展是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发展形态,其内涵与外延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换档、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这种动态变化,既显明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秉质,同时又反映了高職教育与国家经济政策和经济战略的内在关系。文章在此意义上,从多个视角去深入分析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之间的种种联系,在深层面上揭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规律与诉求,为进一步拓宽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视野与思路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作者简介:周军(1973-),男,江苏睢宁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吴学峰(1979-),男,江苏淮安人,华东师范大学高职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参与理论视角下江苏省高职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编号:C-a/2015/008),主持人:吴学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9-0021-06

实践印证,在经济社会背景下,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动态概念,其动态性表现为它既有鲜明的生产关系属性,要始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它又有强烈的生产力属性,要随着国家的经济政策变革、经济发展换档、经济结构调整、经济技术创新而不断变迁。这也意味着,当前我国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提出与推进,不仅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更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指明了新方向。本文尝试通过深度探究供给侧改革内涵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向,揭示供给侧改革实施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着力思考供给侧改革趋势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路径,并以此为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创新发展注入新思维。

一、侧供给改革内涵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的论断昭示,侧供给改革将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提出更高的标准,其中对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的影响尤甚。

(一)供给侧改革目标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

供给侧改革的基本目标,就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2]换言之,国家为了扭转当前经济增速下降、工业品价格下降、实体企业盈利下降、财政收入下降、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的不利经济形势,将把提升生产效率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长时期内经济改革的主要举措。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表明,高职学生作为明天的劳动者(管理者与技术者),要在提升生产效率的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职业素质就必须提升。

职业素质作为职业取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高职学生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职场变革的基本素养,而供给侧改革将推进这两个方面的变迁:

一是由职业认识向职业把握的变迁。尽管培养的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对自我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对自己感兴趣或有意向性的职业进行了解与认识,为毕业后的职业选择储备一定的职业素养。但是供给侧改革关于提高生产率的要求告诉人们,高职学生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认识(或职业了解)的层面之上,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他们不仅要有以自我为原点的泛化的职业认识,更要有厚重的职业把握能力,包括能依据社会发展去研判相关职业格局的变化,能从国家战略去管窥相关职业的发展趋势,能从经济结构调整去发现相关职业的前景,并由此做出既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又符合自我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是由职业理想向职业信念的变迁。以供给侧改革提高生产效率的要求来衡量,高职学生要在职场上发挥作用,只有简单的职业理想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作为支撑,它既涵盖高职学生可以依据行业现状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奋斗目标,达到个人渴望的职业境界,更要求他们能站在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高度,把自我的职业价值、职业期待、职业目标,融入社会发展、经济变革、国家战略的大目标之内,坚信自我职业选择和职业追求的正确性,在所选择的行业或职业岗位上,在任何情况下都毫不动摇,遇到再多再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能坚定信念地走下去。唯有如此,高职学生才可能在供给侧改革的大潮中破浪前行。

(二)供给侧改革要求与高职学生专业素质提升

供给侧改革的务实要求,“就是改革政府公共政策的供给方式,也就是改革公共政策的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3]说到底,供给侧改革就是国家为了应对现阶段经济发展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刺激政策消化期重叠的复杂局面把规范政府权力和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摆在政府经济工作的首要位置。此要求也预示着,在当下或今后一个长时期,我国行业结构与职业版图将有新的迁移,其中行业标准和入职门槛的提高最为醒目,这就必然加速高职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发展。专业素质作为高职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训练日积月累形成的知识体系、实践技能和思维层次,供给侧改革将促进它产生两大变化:

一是由求知向“储能”变化。供给侧改革在为高职学生毕业后提供更为广阔的社会舞台和职业平台的同时,又以提高行业标准与入职门槛为中介,要求他们具备“由求知转向储能”的专业素质。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他们不仅需要以自己的学识获取入职资格,更需要以自己的能力去树立自我职业形象。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但要以强烈的求知欲去奠基扎实的学识功底,还要有意识主动地把求知行为转化为“储能行动”,在全面吸收和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把所掌握的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技术或岗位技能,储备多种应对来自经济发展、职业竞争和岗位挑战的自我迁移能力。

二是由学业向就业创业变化。面对供给侧改革引发的新一轮人才竞争和职业竞争,高职学生要在竞争中彰显自我优势与特色,就有必要培养“由学业向就业创业转化”的专业素质。它在阐明完成学业至关重要性的同时,还强调不能忽略学业的致用性与目的性,主张把现实学业与未来就业、甚至创业有机地联系起来,让每一个高职学生都能顺应供给侧改革带来的职场变革,树立牢固“学业为就业之本、就业为学业之根”的专业意识,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大胆创业,从纵向寻求学业与就业创业的连续性,从横向寻求学业与就业创业的统一性,进而将“以学业推就业、以就业创业促学业”的学习行为,贯穿于自我专业素质形成过程的始终。

(三)侧供给改革重点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革新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有二:一是推进制度创新,尤其是要把政府管理经济社会的制度与方式的创新放在首位;二是深入推进财税改革,形成政府与公民、中央与地方之间稳定的经济关系以及规范的政府财政管理制度。这是国家为了解除当下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五力不足”(区域竞争力、产业结构升级动力、制度结构竞争力、利益结构竞争力、社会伦理结构力)的约束,在深刻认识和把控国情基础上所提出的战略重点。从某种意义上分析,这个经济战略重点的确立也向社会传递一种信息,即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对从业人员(包括管理者、执业者和从业者)的人文素养将有更高的要求。显然,这将极大促进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革新。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革新,除了要进一步加强立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外,还要在立志和立身教育上有新义。

一是推进立志教育。要在让所有高职学生深刻认识自我使命与肩负责任的基础上,引导和帮助他们树立“经邦济世的人生志向、敬业精业的职业志向、爱国为民的政治志向、仁人君子的人格志向”,并以此去自我修身,率先垂范,覆盖自我职业理想、职业规划、职业学习、职业实践的全方面,成为符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有用之才。实践也印证,只有“立志”这个最具本然意义的理念,在高职领域内形成最为清晰透彻的行业共识,广大高职学生才能在市场经济和职场竞争的新形势下锐意前行,不改初心。

二是普及立身教育。从传统文化视阈出发,倡导一种“追求真理、揭示真相、获取真知、学做真人”的文化导向,引领广大高职学生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等传统立身文化思想中汲取必要营养,以一种“以德立身、以能立身、以学立身”的职业思维,在新经济与新职场的情境下,去理性应答诸如:如何激活职业自信,如何挖掘职业潜能,如何养成职业品格,如何实践职业生涯等等现实问题,有力促进高职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有效拓宽高职学生的能力空间,进而推进他们自我职业走向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实现自我内在职业期望与外在职业行为的统一,真正完成由“在读学生”向“职场中人”的转型。

二、供给侧改革实施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问题

供给侧改革在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大幅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新问题。其中,职业核心能力(主要是职业亲和能力、职业沟通能力、职业创新能力)的欠缺尤为明显。

(一)供给侧改革措施与高职学生职业亲和能力缺乏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措施有三个方面:“一是宏观政策要稳,就是要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二是产业政策要精准,就是要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三是微观政策要活,就是要完善市场经济,激发企业活力和消费潜力。”[4]具体到高职教育领域,上述措施的推出与实行,凸显了职业亲和能力在经济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求从业者不仅要拉近自己与行业、企业、岗位以及同业人员之间的空间距离,更要在心灵上与它们共振与契合,最大化地密切自我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行业改革、企业创新之间的心理距离。

勿庸讳言,这种职业亲和能力正是高职学生的软肋。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职业表达能力不足。一些高职学生对如何进行职业表达很是困惑,既不掌握基本的职业语言表达技巧,没有了解和学会一般性“行话”和特殊性的行業术语,无法使用行业或企业内部的特殊日常交际用语来进行自我表达。同时,也不具备必要的职业文字表达能力,例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文体撰写相关工作文稿,如何收集整理资料组织行业写作素材,如何正确掌握本岗位文稿的写作技巧,如何形成自我职业写作文风等等。二是职业合作能力不足。有不少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场合作或团队协作缺乏应有的认识,尤其在如何理性定位合作(协作)目的,如何及时调整合作(协作)方式,如何有效选择合作(协作)行为上存在明显瑕疵。以上两种能力不足的直接结果就是,高职学生面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难以消解的陌生感,难以融入行业与企业之中。

造成上述缺失的原因在于高职教育教学结构的失重。当下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结构仍是以专业理论传授和职业技能学习为主,尽管一些高职院校或社会培训机构建立了各种实训基地,与多个行业、企业有着各种合作联系,但大多是在职业技术与岗位技能上的协作联系,极少涉及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人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提升问题。虽然教师也讲授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却忽略了行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传承、职业历史的阐明、企业成果的展示,以至使学生“人在职场,心在业外”,不但难以实现从学生心态到职业心态的转变,更难以形成一种职业生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职业认同感、职业满足感。

(二)供给侧改革纲领与高职学生职业沟通能力缺乏

供给侧改革的纲领就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求政府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多方面降低对中国经济的供给约束,使产业、企业的自然活力非受限于作为公共政策供给方政府约束”[5],进一步密切和疏通国家与产业、政府与企业、产业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这也明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是否具有较强的职业沟通能力(包括行内沟通、职业沟通、岗位沟通、技能沟通、人际沟通等等)成为从业者能否发展与成功的关键。

高职学生最缺乏的职业沟通能力有两种:一是缺乏职业人际沟通能力。不少高职学生对职场人际沟通十分迷茫,不知道如何正确领会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精神,如何深刻悟解企业领导的话语内涵,如何简明汇报自我工作状况,如何理性表达自我工作意见,如何与领导和同事进行正当工作交流等等,人为地造成自我职业的隔离和孤独。二是岗位技能沟通能力缺乏。有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对岗位技能沟通比较生疏,既不知道如何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去掌握和运用专门职业技术,又不懂得如何在岗位、团队、企业、行业之内,实现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岗位技能的互通、互动与融合,产生另类的从业障碍。

从根本上讲,这些问题源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失衡。自2014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出台后,从全局上看,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已然走在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路上,人才培养质量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但也有不少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在执行《意见》的过程中,总是习惯从高大上层面谈论人才培养,过于关注那些龙头专业、品牌专业或是有亮点、显特色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培训,而对于那些存在于一切职业共性中,从事任何工作都需要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则保持不应有的缄默,出现注重专业能力倾向超过注重社会能力倾向的现象,致使学生进入了职场,却脱离了社会。

(三)供给侧改革原则与高职学生职业创新能力欠缺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原则,就是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从生产、供给端入手,对部分制度架构和政府规则架构进行改革,特别是对政府的职能进行改革,从而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它不仅阐明了“供给侧改革的根本就是改革”的初衷,还在广义上诠释了“职业创新”的内涵,或生产一种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或设计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设计一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或开拓新市场寻到新资源等,即为职业创新应然之举。

就现实而言,高职学生的职业创新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存在着诸多欠缺。一是职业转化思维欠缺。少有思考如何根据自我职业目标和职业选择去突破已知东西(包括生活、学习、思维、知识、经验等)的局限,如何把已知的东西与未来的职业生涯连接起来,如何不断适应即将面临的职业变化与岗位竞争等现实问题,职业理想蜕变为职业空想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知识转化能力缺陷。肤浅的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本意,止步于已有的职业或专业知识(包括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知识),没有认识到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在职场打拼中的极端重要性,只是片面地对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共享和知识传播感兴趣,而对如何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缺乏更高的追求,长期停滞在“纸上谈兵”,徘徊不前。

在我国,一些高职院校和机构从创立之初,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对办学定位、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认识模糊等情况,从而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上也缺乏长远眼光,只重视学生显性素质的培养(包括专业素质、学习素质、技能素质等),却没有足够重视对他们隐性素质的培养,特别是思维素质(包括思维方法、思维能力、思维创新等),致使惯性思维和从众心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常态。

三、供给侧改革趋势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思路

分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供给侧改革的“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的大趋势可以发现,其改革意义、改革特色、改革路向,将有力激活职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新思路,

(一)供给侧改革意义与“双育同步”育人模式构建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深远。它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深刻的政府职能改革,不仅表明了国家和政府对宏观经济政策发展思路的新认知,提供了解读中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前景的新角度,也指明了我国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和着力点。此改革意义更清晰地彰显供给侧改革出发点的同时,也告之国民,高职教育要让所培养的学生能在新经济环境下立足职场,就必须在构建“双育同步”(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育人模式上有所前行。

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步有两个支撑点。一是強调融合性。要根据不同职业学校或机构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树立“人文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础与前提,专业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提高与升华”的育人理念,通过对“学校与社会”、“专业与文化”、“职业与道德”等育人情景的设计,有规划、有程序、有针对性地把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起来,避免人为地把两者隔离为两个孤立的部分,甚至对立起来,主动把专业教学和人文教学融为一体,让广大高职学生既能从专业教育中获得相关专业、相关职业、相关岗位独具特色的各类专门知识,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现实基础。同时,又能通过人文教育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学问的真谛,并在两者融通、契合中,有效提升自我综合能力。

二是要注重互补性。各类职业学校和机构要以学科交叉理论为导引,构建一种“以专业教育促进人文教育、以人文教育丰满专业教育”的互补教学模式。一方面,根据本校专业教育的“薄弱点”、“疑难点”、“兴趣点”,把人文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作为解决专业教育问题的基点与抓手,突出专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不断提升校本专业教育的质量。另一方面,又要关注人文教育发展的社会趋势,不断汲取新的养分,去拓宽校本人文教育的内涵与范畴,通过内外互补、师生互补、生生互补等教学场景的运行,以人文教育的拓展去变迁专业教育的结构、方式、行为和风格,生成一种相辅相成、双融互补的校本综合素质提升机制。

(二)供给侧改革特色与“双教共行”教学机制设置

供给侧改革的特色鲜活,就是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以制度的变革与完善,去最有效地发挥企业和创业者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解决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此特色在彰显创业者在现实与未来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预警高职教育,如果要使学生成为新一代的创业者,设置“双教共行”(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教学机制势在必行。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共行的基点有二:一是诉求贯穿性。从历史与未来、现实与趋势的视角,实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贯通。不能只是偏重职前教育,一味关注知识传授的多少、技能掌握的高低、信息收集的多少、学习表现的优劣,而对这些知识、信息、技能在职后的发挥与运用,对毕业生(结业生)的后续缺少连续性的指导与点拨。而是要在对现在经济形势研判的基础上,对育人模式与教学机制进行前瞻性地设计与规划,尤其是要在创设职前职后一体的育人模式、构建职前职后互动的教学体系、形成职前职后对接的学习环境、造职前职后一致的实训情境等方面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在一种全景式高职教育的氛围中,体验专业学习的乐趣与困惑,激发职业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提高实训学习的效率与成果。

二是注重程序性。主张将“分层、分类、分段、分时”作为职前与职后教育并行的基本原则,要求全面推进职前教育要素与职后教育要素的重新排列与优化组合,将职前教育的难点和重点与职后教育的焦点和亮点对接起来,分为若干层次和类别,纳入教学计划之中,按照易难繁简的顺序,在不同的学期和时段适时介入,对高职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培养与教育,把“职前教育观照职后教育、职后教育反馈职前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最大化地改变过去那种对接错位、信息不暢的现状,激活学生立足职前、放眼职后的整体性学习观,在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对接与碰撞中,去独立思考、克疑解难,使之成为学生自我综合素质提升的靓丽风景线。

(三)供给侧改革走向与“双评并重”评价体系建设

供给侧改革的走向十分清晰,就是从供给侧入手,从“三架马车”(投资、消费、出口)走向“四大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借助互联网平台,将老百姓需求与生产厂商的柔性生产能力一一对应起来,解决国人生活和收入水平提高之后中国消费的升级换代需求与中国制造未能与时俱进不相匹配的矛盾。这个走向也启示我们,高职教育跟上国家经济改革战略的步伐,把学生的创造力释放出来,构建“双评并重”(反馈性评价与反思性评价)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不可或缺。

一是以反馈性评价为动力。它并不是要给相关学校或机构的教育质量排名列序,更不是要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比长较短,而是以一种信息时代注重总体的思维,倡导以一种“跳出学校看质量,跳出专业看素质,跳出课堂看能力”的观念,邀请全社会(包括行业、企业、机构、单位等),从不同层面与维度,把国家发展、经济改革、行业进步、职业变迁、岗位创新的新要求和新趋势,与高职学生的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岗位素质、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的表现状况进行比较与分析,并以“大数据”的形式,从各种渠道及时反馈给有关职能部门和办学机构,使之能从数据创新、数据定位、数据量化、数据避险的总体思考中,发现人才培养的优势与缺失,获得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新思维与新路径。

二是以反思性评价为内力。要以一种“注重关系”的思维,去反思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现状,这种反思希求改变以往简单从学校的师资队伍、基础设施、教学管理、学生质量上去寻找影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原因的思维方式,而是在重视那些原因的同时,在更为宽广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去发现这些原因与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尤其是要在对校本人才培养轨迹与现实的政策变更、经济变革、市场变化、行业变迁、职业变动、岗位变新等多重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和云计算进行前瞻性预测,及时调整校本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标准要求和教学方式,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2][4]李炜,黄明明.中央企业应发挥表率作用和引领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5):27-31.

[3][5]王青山.从产业结构调整看供给侧改革[N].光明日报,2015-12-8.

责任编辑 肖称萍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综合素质提升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