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晓芳+钟利民+谢元海
摘 要:近年来,慕课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迅速兴起。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慕课实现了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降低了学习成本,促进了教育的公平化,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扩大了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化,提升了职校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但同时又面临一系列的现实问题。因此,在现代技术教育中,用大力运用慕课形式,翻转课堂,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现代职业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慕课(MOOC)
作者简介:汪晓芳(1973-),女,安徽石台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钟利民,(1956-),男,江西兴国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教育技术学;谢元海(1987-),男,江西赣州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2-0065-04
“慕课”(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在信息化、大众化、全球化等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具体化,也是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的在线教育和开放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2012年慕课传入我国,2013年大规模应用于高校课堂教学。清华大学与edX结盟,至今其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已有合作院校28所、上海交大与Coursera签约其“好大学在线”合作院校有69所;2014年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至2016年已有97所高校借助该平台展示慕课和推广慕课建设成果。慕课发展速度、规模逐步扩大,慕课浪潮的风起云涌,对高校日常教学的影响力逐渐提高和深入。如何制作微课、开设慕课、翻转课堂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特别是其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潮流,探析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如何运用优质MOOC资源,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重要又必需的事情。
一、优质MOOC资源在现代职业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的作用和意义
2012年以来,慕课在全世界包括中国迅速兴起,慕课成为推动世界教育革新的重要措施,和传统的在线课程相比,慕课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一)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在线共享
慕课作为“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融入了多种创新性教育理念和方式。慕课凭借其参与范围广、免费共享、开放教学等独特优势成为推动教育革新的有力“杠杆”。慕课最大的优势在于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眼界,特别是那些资源欠缺、相对落后的地区,通过慕课,人们可以在线学习原来几乎没有机会学到的课程,了解原来很少可能了解到的知识。
(二)创新学科设置,满足人才的个性化培育
运用慕课方式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提供比较充分地革新服务能力的平台,给学生和老师充分的自由度,能释放老师的潜能和力量,给学生形成引导。因为借助于慕课平台使得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容易,教师的角色就要有相应的调整,要更多的像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乃至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平台。在教学上也就更能够创新专业学科设置,以满足快速发展的社会对专业人才的个性化需求、与职业技术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三)有助于扩大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建成一批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和骨干专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培养高地。”[1]通常可以通过国际合作来逐步提高相关职业院校和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国际竞争力。比如安排骨干教师出国进修等方式。但是慕课提供了一种更直接有效的国际接轨方式。比如,慕课学院“学堂在线”,吸纳了很多国外知名高校的教师和课程。以计算机教学为例,有来自加州伯克利大学、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名校的教师开设的相关课程。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师生可以不出国门就能通过慕课来学习国际最前沿的课程内容,而且可以通过在线方式和授课教师团队沟通,这对提高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竞争力的作用不言而喻。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强化教学和实训互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积极推行社会互动模式、信息加工模式、构建主义模式等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决定》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指出:“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推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实时互动的远程教学。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2]职业技术教育中虽然强调了实训在教学中的份量,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实践教学中,往往由于时间、场地、师资都非常有限,教学效果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状态。慕课教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提供“现场教学”场景,实现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为慕课可以制作出大量短视频,将现场实践教学的操作步骤拍摄下来;甚至可以将教学对象(设备)的内部构成通过视频画面清晰展现,达到比现场操作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很多慕课内容就是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比如,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开设的《计算机组成》这门慕课中,计算机内部的主要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联系,通过视频可以完整清晰的展现计算机的内部构成画面、安装、拆卸具体步骤等。哈尔滨工业大学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慕课则可以通过视频展现凭证管理、账簿管理、报表管理等,更形象和直观,慕课的作业环节也要求学生用电脑完成账簿的填报等,形成尽最大可能的接近实践教学的课堂教学。
此外,还可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决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溝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3]。慕课尤其在实现终身教育方面有其特别功效。慕课的学员不受地点、年龄、时间的局限。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可以通过慕课继续接受来自于世界各校当然也包括自己母校的教师的慕课课程,真正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二、现有慕课资源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课堂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若干老师上同一门课程,但不是每位老师都出版一本教材,优秀教材可以共享。慕课的兴起,当前已经有很多名校名师开发了优质慕课课程。同理,也肯定不需要每位老师都制作自己的微课和慕课,优质慕课教程也可以共享。但同时,传统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在当前依然不可或缺,因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是一个整体性、过程性的学习成长体验历程,它不是随便学生自己挑选和学会几门课程就可以囊括。可见,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所要做的应该不是人人去做微课开设慕课,而是和选用优秀教材一样,在自己的课堂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慕课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一)慕课资源本身面临的问题
慕课实现了教育的平等、知识的公平开放性。和传统课堂比较,慕课有很多的优点,比如:学生人数的大量性,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的《初级财务和管理会计》课程同时有19874名学员在线学习;非正式学习的自由性;线上线下多种交流方式的灵活性;通过数据分析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当然,最大的优点是有很多名校名师开设的慕课对教学内容的讲授精准程度确实比很多普通老师讲解得精辟,所以才能吸引大量的学生自主学习。慕课将在线学习、社交服务、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等最前沿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教育内容融为一体,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变革意义[4]。但和传统的课堂相比,慕课也有自己的现实问题。比如:慕课在线视频教学方面,难以配备足够的辅导深入分析相关教学内容,并且非正式的学习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进度等的要求有限,因此,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慕课现阶段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其次,慕课当前的零报酬模式,使得其可持续发展受到质疑。再有,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交流的局限性,教师不能和学生实行面对面交流,教师的个人魅力、激情难以充分体现,也难于以此灵活调动课堂学习气氛。第四,学生的差异性方面,慕课的学生来自全世界范围,年龄、知识基础等差别都很大,学习进度差异大,修完课程的比率不高、学习效果难以评定、大数据功效尚未充分体现。其他方面,比如和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相比,传统的教育更注重设计完整的教学计划,而慕课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导致学生随意选择课程,而且慕课在当前看来,即使学生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也不一定都能找到相应课程的慕课资源。
(二)利用现有慕课资源面临的问题
1.开课时间限制。慕课的开课时间和各职业技术高校的同一门课程的开课时间不一致。比如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当前开设了二十二大类共数百门慕课。但在某个时段开课的课程并不多,每门课程开课的时间也不一定,而要选课则必须在所选慕课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没有开课的课程是没有办法选课的。已经开课的课程中教学进度也不一定和传统课堂的课程进度一致。
2.跨文化障碍。比如,开课的教材不一致。有的是外文版教材,有的是地区版(诸如台湾、香内地等)教材,在利用慕课时,教材难以统一。再如,教师的语言障碍。教师来自不同的国家,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能听得懂双语课程,也并非所有的普通老师都能讲授双语课程。即使都是中文,比如统计学,有来自台湾国立大学的《统计简单学》慕课,教师的语言表述方式有一定的差异,学生接受时有一定的困难。
3.文化安全问题。“慕课”作为发端于西方国家并由其主导的在线教育形式,必然包含有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及国民教育立场。因此,特定的政治目的和文化诉求会不可避免地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主流政治文化、民族文化、国民教育体系造成重大挑战[5]。在利用国际国内优质慕课资源时,教师如何提高认知,防范文化安全威胁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充分利用现有优质慕课资源,翻转课堂,提高现代职业技术课堂教学质量
在现有优质慕课资源的基础上,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必须结合自己的课程需求对所授课程进行深度分析,充分利用已有的在线优质慕课的优势开发出符合自己课堂的本土化的慕课课程,这是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又一次革新。教师要思考在慕课基础上如何做好慕课和课堂的最优协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的革新。教师要致力于打破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基于慕课的线上讲授和传统课堂课堂教学多种教学方式的配合,建立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形式实现网上网下相得益彰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理想课堂。
(一)大力运用慕课形式,实现资源共享
实现资源共享,必须要解决慕课面临的现实问题。第一,选课。教师精选优质慕课资源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有的慕课平台已经将课程区分为随堂课程和自主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时间上不一致的障碍。第二,语言障碍。随着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校已开设双语课程,将使语言障碍得到缓解;中文版教材则可以实现统一,同时辅之以一定的教辅资料;第三,文化安全。这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觉悟,在借用慕课资源的基础上替学生严格把关,对于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真正发挥“传道”的作用。
(二)利用慕课资源“翻转课堂”,灵活课堂教学
在拥有慕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实现“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随着慕课的发展,慕课平台逐步优化,提出一些新的应用方式。比如“学堂在线”2016年开创“雨课堂”,将PPT和微信关联,实现“名校课程视频资源随时用PPT制作、学习零成本、微信贴身推送”学生通过手机扫码老师的微信进入老师的“雨课堂”随时随地收听慕课课程。教师课前通过微信“雨课堂”中布置相关慕课自学内容,学生做好课前準备而且上课时也可以借用“雨课堂”平台进行多种新式的教学互动。这样就可以把讲授的部分交由慕课,学生在课下分享名校名师优质慕课讲授内容,以此为基础和前提课堂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实现“颠倒课堂”。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革新课堂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慕课”是师生在网络空间开展教学,传统的行为主义、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被连通主义所冲击,教师的核心地位逐渐转变[6]。在拥有优质慕课为基础,学生在线已经完成教材基础内容的学习前提下,教师必须学习“翻转课堂”“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需要。近年来高校普遍改革传统的板书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慕课则是當前教学方式的新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教师必须再次思考和升级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
1.革新思想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是以教师为核心,所以才有“填鸭式教学”之说。基于慕课的教学则是以学生为本位,课前学生已经在线掌握了课程基本内容,不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复这些。因此教师的角色必须改变。教师不再是以传统的“授业”为主而是转变到以“传道、解惑”为主,学生在线学习中没有理解的内容、还需要强化的内容以及需要进一步拓展的内容等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点。课堂,不再需要“填鸭”,而是只需要针对重点、要点和难点的讲授,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致力于做好教辅、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广泛的思想和情感交流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地方。
2.革新教学方法。围绕“以学生为中心,以传道、解惑为主”的课堂,教师需要革新教学方法,组织实施比传统课堂丰富得多的教学活动。比如传递信息方面不再以讲授为主而是以讨论法、演讲辨析教学;以直接感知为主进行演示法、参观法教学;以训练为主进行练习法、实验法教学;以欣赏为主进行陶冶法教学;以及以引导探究为主的发现法、探究法等。将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对于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可以进一步制作的自己的微课作为慕课的补充,方便学生课下在线复习。丰富的课堂、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
3.革新教学形式。将优质慕课资源引进课堂可以将线上线下教学联系起来,实现名校名师和普通高校普通老师的最优结合:一方面教师通过慕课平台可以直接其他教师沟通,形成课程“教研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众多教师加入慕课平台,可以形成庞大的慕课答疑团队,实现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再者以“学堂在线”的“雨课堂”为代表的慕课平台服务,利用现代科技,覆盖课前-课上-课后每一个环节,帮助教师实现课堂“实时问答互动、学生难点反馈、幻灯片推送、个性化报表”等数据驱动,让教与学更加明了,老师可以更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总之,慕课带来了教育的革新,作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必须正视慕课所带来的教育变革。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需要。认识慕课、学习慕课,结合自己的课程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慕课优势。革新教学思想观念、革新教学方法、革新教学形式,将慕课的线上教学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真正尽可能的发挥慕课的最大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创建出“理想课堂”。以推动慕课的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2][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Z].国发[2014]19号.
[4]吕晓芹.慕课生根发芽 如何融入我国教育体系是关键[N].光明日报,2015-08-04.
[5]高地.“慕课”:核心理念、实践反思与文化安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78-186.
[6]周凡,等.基于连通主义的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4):70-73.
责任编辑 时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