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解决不了心理问题

2017-03-15 18:06李则宣黄任之
中老年健康 2017年2期
关键词:挫折感施暴者攻击行为

李则宣++黄任之

生活中有不少人喜欢用暴力来解决问题,认为谁的拳头硬,谁就有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崇尚暴力的人往往心理不成熟,遇到问题不愿从自身找原因,而习惯性会将暴力行为的发生归结于对方的不是,比如对方没有听自己的话、没有尊重自己等,同时又不善于自我调节。当内心失衡时,习惯将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和自我无能带来的焦虑、沮丧、后悔、愤怒等消极情绪,发泄在比自己更为弱小者的身上。

这种心态可以通过“挫折-攻击”理论来解释。心理学发现,当一个人的动机和行为遇到阻碍,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会让个体产生沮丧和受挫感等坏情绪,从而激发出攻击和侵犯行为,甚至是严重犯罪。“挫折-攻击”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挫折会引发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强度取决于受挫感的大小,两者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挫折感越强烈,攻击力度就越大。从犯罪的人口学因素分析可以看出,经济赤贫者比经济富裕者遭遇的挫折更多,因而犯罪率更高;青年人比中老年人更容易体会到挫折感,因而更可能实施犯罪;家庭地位不高、身体有残疾、适应能力低下的个体,更容易因外界阻碍而产生更多的挫折感,也更容易掉进犯罪的泥淖里。

施暴者在激越的情绪之下,为了快速地释放负性情绪,他们的行為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考虑后果,反而有一种全力倾泻出来的快感。特别是看到对方惊恐的表情,言行上求饶的窝囊表现,他们更觉得有成就感。

频繁的施暴行为也有深刻的社会文化因素,尤其与不当的家庭教育有关。有些地方歧视女性、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认为弱者臣服于强者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在这种偏见的支配下,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如果对方不服,就把他们打到服为止。有的家长逼迫儿童遵守某种规则或要求,如果遭到拒绝,就会动用武力来维持自己的权威。这种长期的强迫性交流会刺激儿童的好斗心理,将父母视为敌人,自己是被动的受害者,等待时机成熟后(长大成人),会为自己所遭受的苦难予以回击。这其实是一种暴力的代际传递。

对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暴力行为,却愿意改变的个体,应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和行为控制;如果从未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不安或后悔,丧失了对人基本的共情能力,可能要强制送往到特殊的地方如精神康复医院。而作为施暴者本人,要学会掌握快速止怒的方法,用一个合理的情绪容器来承载自己的负性情绪,比如快速离开是非之地、击打沙袋和快速奔跑等健康的方式来释放怒气。

猜你喜欢
挫折感施暴者攻击行为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基于人工蜂群算法的无线网络攻击行为的辨识研究
青瓦台常驻记者吃霸王餐?
女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矫治问题研究
高职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调查研究
“白丝带”,协助家庭暴力施暴者开展“自救”
人可以承受挫折,但不能习惯挫败
地方普通院校大学生学业挫折感现状解析
关于运动攻击行为的理论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