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

2017-03-15 09:00何涌瀛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服务理念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何涌瀛

摘 要: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联系,并从服务理念和技术两方面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实现。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服务理念;技术升级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7)02-0030-03

“互联网+”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融合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能够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提高各行业的创新力及生产力。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对现有的服务体系进行调整,更新服务理念及提高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互联网+”与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2012年11月,于扬(“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董事长)在“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首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于扬认为,互联网正在逐渐改变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企业的服務方式。2015年,李克强总理又对“互联网+”的概念进行了提炼,指出它应该是一种举国努力并应大范围实行的战略性行动,并将此思想纳入《政府工作报告》中[1]。“互联网+”能够有机融合工业化和信息化,并提取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使其广泛应用到传统服务行业(如金融业、商业、工业等)中。如果想有效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应用价值,顺利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就必须加强创新。“互联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映射出互联网的发展形势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与趋势。“互联网+”是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结合,但这种结合并不简单,它需要借助信息通信技术与网络平台的作用,在充分发挥互联网的融合优势的同时,不断激发传统行业的发展潜力,使其能够又快又好地向新形态发展[2]。

图书馆在新型信息技术、服务模式和服务理念的推动下,其信息化、自动化与数字化的发展能进一步深化管理工作,并实现服务优化升级。“互联网+”理念与模式的引入,使图书馆工作必定能够在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将自身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并向新形态稳步发展。现阶段,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仍然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的工作方法与服务方式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较为重视信息服务,知识服务仍待完善。②能够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亟待加强对隐性需求的服务。③对资源建设较为关注,未能全面、有效深化用户服务。④仅有基本的馆内服务,没有深入实施个性化服务。因此,高校图书馆加强学科服务建设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主动提供学科服务上,打破图书馆信息中介的服务定位,使其有效实现向科研伙伴的角色转换;提高图书馆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使其成为用户的“情报专家”,避免图书馆走向边缘化,加快图书馆转型升级,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2 “互联网+”为学科服务带来新的服务理念

2.1 有机融合不同的学科专业

“互联网+”理念认为,传统行业要实现新发展,必须加快变革,增加跨界交流,提高开放力度,以便更好地实现融合、重塑[3]。在传统工作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十分重视定向服务,为了增强服务针对性和专业性,往往是面向单一学科提供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服务。但在大数据时代,用户尤其是科研用户的信息知识需求发生了本质变化,而且科研模式也呈现出鲜明而强烈的时代特征[4]。近年来,我国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猛,科学研究产生了大量数据,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之学科发展的复杂性、协同性以及交融性日益加大,使人们更加重视数据的作用和地位,更倾向于借助数据开展科学研究,数据密集型科学随之乘势而起,密集型数据得到了更多关注,并逐渐成为一种基础性工具。因此,各科研项目的合作更加紧密,学科交融性也更加显著,进而促使科研人员对高校图书馆学科协同与数据融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资源共享,深化个性化服务,从而推进学科服务有序进行。

2.2 学科服务以创新为驱动

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是对传统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体现互联网信息技术优势的一种基本特征。大数据时代,是否能有效处理庞大复杂的信息数据是衡量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质量与水平的标准。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当注重创新,在不断优化工作策略的同时,对信息服务技术、方法与工具进行科学分析,并与传统分析工具相结合,以便得到更为高效的数据分析办法[5]。要想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必须直面挑战、勇于创新,一方面按部就班地做好学科服务;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其服务制度,更新其服务理念,完善其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有效提高学科服务的效率与质量。

2.3 重构学科服务业务和组织

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如地域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构重塑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此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有必要合理调整其结构,优化人员结构,加强部门与组织的整合,科学设置岗位与工作内容,重点扶持学科服务项目,加大学科服务力度,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2.4 尊重用户需求,强调用户参与

“互联网+”理念认为,企业要想实现长足发展,必须尊重用户需求,注重用户参与性。因此,高校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导开展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时,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用户需求与利益为重,并增强用户的参与性[6]。高校图书馆不仅要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知识信息服务,还要不断优化服务产品,使之更具增值性、知识性、学科性和多样性,使用户在接受学科服务的同时享受服务,从而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

2.5 建立物质与虚拟、馆员与用户之间的联结

链接一切被认为是“互联网+”时代的终极目标,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也需要建立多向链接,以便用户能够迅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数据。为此,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这种有效链接时,需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加强数字与实体图书馆的融合,充分发挥信息交互平台的媒介连接作用,并遵守服务协议,坚持交互规则,创建读者、用户、学科馆员、行业与机构等的多元素联结。

3 “互联网+”为学科服务带来技术升级

3.1 移动互联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便利升级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有效实现便利升级。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移动智能终端的用户规模逐渐上升,而且上升幅度明显。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如5G网络与可穿戴设备的实现,使人们能享受到的服务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便捷,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也将不断提高。移动智能终端性能的提高,使学科馆员能够在移动互联网络的辅助下创建双向移动的服务平台,从而打破空间与时间局限,为用户及时推送知识信息数据,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交流,使用户能够快速获取所需的学科文献资料,有效开展学科研究,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影响力。

3.2 云计算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智力升级

2015年,云计算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得到广泛运用,在云计算技术的推动下,信息沟通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也越来越方便。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功能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扩展性较强,能高效节能,有利于节约企業成本。因此,我国许多企业纷纷引入云服务,并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生产成本[7]。云计算技术也终将引入图书馆学科服务,基于云环境,高校图书馆能够通过知识发现、数据挖掘、信息检索和智能代理等技术,进行深层次管理、组织、挖掘学科知识,并实现资源共享,有效满足用户高层次、多样化的知识信息需求。

3.3 微服务体系: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渠道升级

微服务主要是借助第三方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提供服务,应充分发挥其相关技术的优势达到营销的目的。通常微服务的应用都便于操作,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可以引进微服务技术体系,在全媒体信息技术与移动通信设备的辅助下,结合用户生活、学习习惯与需求,丰富服务形式与内容,完善信息发布渠道与方式,优化数据参考咨询功能,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文并茂的多学科知识信息,享受全面又细致的服务。

3.4 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学科服务实现内容升级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借助互联网创建有效链接,实施学科服务。互联网的链接作用主要是为实现人与人之间远距离的信息沟通提供可能,而作为互联网的一种拓展,物联网能够在传感技术的作用下,促进物与物信息交流,增进人与物数据传递,进而赋予接入物体一定的网络能力,使其能够为实现真实业务提供便利[8]。因此,为了增强学科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可以尝试引入物联网技术,并在物联网中接入必要的信息传感设备,以便科研人员能够更准确、快速地完成信息传递与交流工作,提高科研活动的有效性。同时,高校图书馆在科研活动深化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改变物联网中接入的科研设备,以获取动态信息数据,并将此作为大数据或云计算处理的基础内容,有效地充实学科服务的信息内容,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模式。

4 结语

Web2.0、移动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和图书馆自动化等新型理念与技术的普及,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对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而“互联网+”的兴起又为高校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提供了诸多可能,但同时也存在挑战与冲击。因此,为了能够在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作用的同时有效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与风险,高校图书馆必须转变图书馆学科服务理念,完善图书馆学科服务模式,加强信息技术整合,充实学科服务知识信息,增强图书馆的学科服务能力,不断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辉,刘晓,袁百成.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J].图书情报工作, 2015(6):41-45.

[2]杜辉,袁百成.基于移动学习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5(8):93-95.

[3]蔡洪齐.微信公众平台下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J].图书馆学刊,2016(2):78-80.

[4]张鼐,张英.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9(1):73-75.

[5]李文.Web2.0在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 2011(1):40-42.

[6]赵俊娜.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4(1):119-121.

[7]夏桢.Lib2.0环境下基于学科服务的信息共享空间构建与实证研究[J].图书与情报, 2013(5):107-111.

[8]陈廉芳.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9.

(编校:徐黎娟)

猜你喜欢
服务理念学科服务高校图书馆
转型中的公共图书馆对服务理念的探索
高青县坚持“转创增”深化审改助力经济发展
论新教育科研范式下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从资源共享看图书馆的公共服务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
中美博物馆文化服务理念比较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在慕课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与服务的自我创新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