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语文课堂氛围的六项举措

2017-03-15 08:58刘福琴
知识窗·教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举措课堂氛围小学语文

刘福琴

摘要:教师的“教”和学生“学”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发挥教学的创新能力,通过巧妙地设计,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阐述了营造语文课堂氛围的六项举措,旨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氛围 举措

对于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来说,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大,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活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后,经常激不起半点涟漪,教师只能尴尬地站在讲台上,面对死气沉沉的课堂和一言不发的学生,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基于此,结合自身经验以及其他优秀教师的教育理念,笔者阐述了营造语文课堂氛围的六项举措。

一、预提问和后提问相结合

对于活跃度不高的班级,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是统一要求,那就等于没有要求。这会导致学生没有紧张感,大脑不活跃,不愿积极思考。

预提问是指教师在提问前预先选择好提问对象,并告知学生。在提问之前,教师可以悄悄地对某一位学生说:“等一下,我会让你回答问题,你好好思考,主动举手。”但教师必须明确,预提问不等于事先排练好,并不需要告诉学生问题和答案。只要教师科学合理地进行预提问,就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配合,独立思考。

此外,在预提问时,教师也要讲究方法。首先,预提问的对象最好是平时不爱思考、不爱动脑的学生。教师的关注可以点燃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动力,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预提问要和后提问相结合,避免学生产生“没通知,我就不用思考”的惰性。后提问就是学生自学完后的直接提问,教师事先不做通知。后提问的对象是主动举手的学生,或者教师随机点名的学生,或者集中在学习水平中上层次的学生,发挥他们的特长。

通过预提问和后提问相结合,可有效改变课堂上学生不愿意举手的窘况。教师只有寻找合适的预提问对象,才能实现教学相长。

二、“开火车”和“随意拐弯”相结合

当出现学生能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或自如回答的简单问题时,教师可以采取“开火车”的形式进行提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省略逐个点名的过程,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在“开火车”时,教师也要掌握方法,问题的答案不能是统一、固定的,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发散学生思维。教师要把“开火车”和“随意拐弯”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三、突出差异,鼓励发言

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举手回答问题。笔者的做法是,首先和学生商量好一周至少回答几个问题,让学生明确要回答问题的数量,做到心中有数。对于完成回答数量的学生,教师给予周末作业减半或不写作业的奖励。这样一来,学生会抓住每次可能回答问题的机会,在教师提出问题之后,都会积极思考,踊跃举手,进而体会到竞争的快乐。

四、小组合作,互补“爬山”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个小组均包含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并按照学习水平为学生编号。然后,教师可采取分组“爬山(显性的加分)”的形式,在学生正确回答课堂问题后增加小组的得分。

另外,教师的提问也要分层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超过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问题,教师可予以双倍加分,每堂课结束后,给予获胜小组一定的奖励。这样一来,既能体现分层教学,又能体现合作学习,还能激励中等生和学困生积极思考。

五、保持好心情,感染课堂

上课时,教师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亲切和开朗。教师不能带有负面情绪,因为教师的好心情可以让学生得到放松,坏心情會让学生感到紧张。因此,带上绿色心情走进教室,是教师应有的职业素养。

六、做个有感染力的主持人

课堂氛围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调动。提问时,教师要注意运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和词语,同时让学生产生被关注的存在感。

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面对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和抱怨的情绪,并逐步失去工作热情。积极营造课堂氛围,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保持自身的工作热情。

(作者单位: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镇建设小学)

猜你喜欢
举措课堂氛围小学语文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中俄联合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实施策略与路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