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国君
学生成长的历程最主要的是学生收获自由个性、健康人格的生命旅程。新形势下,社会价值多元化,思想极度自由化,物质空前欲望化,这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提出重大考量。我们应秉承“不畏浮云遮望眼”先贤引导,摒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无望,在情、趣、理范围内尝试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守住一份宽容,不要让偶发性事件粉碎自己对教育的初心。学生阶段是感情最脆弱的阶段,忧郁、彷徨、焦灼、仇恨、自负、自卑也许共处于一个年龄段,而教师行为又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着重要的影響。我时常想:学生的命运与我们的教育方法关系太大了,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也许就会断送孩子的前程,有时一句温暖的话语,就会唤起孩子的激情……善待他们吧,因为他们还是一群孩子。故此,教师行为必须在宽容、思索、等待中展开。例如,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不要一味抱怨学生学习的不努力,或者对他们进行鞭策和批评,那种只会让他们对学习更加抵触,教师只有多给这些潜能生一些尊重和宽容,先从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方面找问题,看潜能生在听讲时是否有学习上的不适应,或者跟不上老师的授课节奏,然后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对潜能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的融洽,促进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
2. 制作一份档案,不要让事件背后的空白激化师生对教育的误读。笔者很欣赏北京市广渠门中学提倡的一句话——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两句话揭示了教育生命的常态。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生涯更多的时候多了一份浮躁,多了一份功利,多了一份惯性,也就多了几份错误。我们教育历程应在一个动态过程中去形成方案,不应当凭经验,凭主流意识对学生做出定性评价。学校可以制作“学生成长记录表”,其内容包括孩子的姓名、年龄、爱好、志趣、家庭情况、学习状态、学校故事、所处年段、成长剪影、获得荣誉或惩罚等。每一个学生应当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毕业都有一份充满着温馨回忆的成长记录袋,收藏在班主任处,伴随着孩子一生,丰富孩子的一生。教师在学生档案里很容易找到处理问题的突破口。例如,班级上的同学小明,如果你单纯看他本学期的学习成绩,似乎不理想,在班级上也就是处于中游偏上的位置,原本不会受到很多的关注,但是如果翻看一下他的学习档案,会发现最近几个学期他的学习进步是非常大的,而且对班级活动非常热心,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在绘画和表演方面有一定的天赋,所以其德育素质和人文素质较高。这样的学生个性化素质比较明显,学习上比较上进,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上,这样的学生也常常能发挥很好的“桥梁”作用。
3. 秉承一份美感,不要让言语间的交流成为师生情谊的最大障碍。任何关系的发生,大都是在口语交流中进行的,亚里斯多德说过:“口语是心灵的经验符号。”所以教师必须努力锤炼自己的专业语言,让自己富有创造力的语言成为自己敬业生涯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事实上,好多师生关系的骤然紧张都来自于教师语言的随意和粗糙。经过大脑冷静思索过后良好的美感语言能让令人焦灼的师生关系瞬间化解。当然教师美感化的语言取决于教师的知识结构、智慧水平、思维方式等,教师可以在平时师生交往中努力钻研,倾心探讨,以免让诸多缺憾在我们身上频频发生。
总之,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召唤与有为,是使命与担当,是智慧与探讨。其目的在于让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生涯充满积淀,充满回忆;其目的在于让我们学生的求学历程充满欢乐,充满感动。在这个过程中,“情”是基础,“趣”是力量,“理”是关键。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6] GHB06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