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玲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王巧玲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中国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与传承的精神脊梁,大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前的民族精神教育因其内容与时代精神脱节、教育模式单调枯燥无法解答学生的现实困惑,难以实现民族精神的内化,因此文化认同成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着力点。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拓展实践教育平台、加强自我管理教育是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民族精神;文化认同;路径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国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灿烂辉煌、饱经磨难、发展壮大、不断前行的历史进程中的精神力量,是中华儿女不畏艰险、救亡图存、锐意进取、事业振兴的强大支撑,它根植于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积淀,又融合着当前时代精神的内涵,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灵魂和前行的动力,是整个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脊梁。
《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以爱国主义精神为重点,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武汉大学的杨晓岚和戴钢书教授在他们的研究中,通过[1]民族历史文化、民族传统观念和行为品格、爱国主义、政治意识四个方面考察了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状况。他们调查分析的结论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追求上进,热爱祖国,对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充满自豪,政治热情上升,关心国家大事,对党和政府,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充满信心,有强烈的国家主权和安全意识,为国家和民族立志成才的紧迫感明显加强,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说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然而,当前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民族精神不等同于传统文化,它更应该体现时代精神。时代精神集中表现于社会的意识形态中,但并不是任何意识形态中的现象都表现着时代精神,只有那些代表时代发展潮流,标志一个时代的精神文明,对社会生产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思想才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时代的客观潮流是第一性的,时代精神是第二性的,时代精神的能动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它对时代潮流反映的程度。时代精神具有时代的、历史的特点,它随着时代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推陈出新。
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推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铺天盖地的各种思想和价值观涌向大学生,使大学生的思想愈发复杂[2]。随着对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了解机会的增多,有些大学生被眼前的中西方差距和西方鼓吹的“人权”“自由”所迷惑,滋生了崇洋媚外的思想,片面地向往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信尤为重要。而民族自信的产生来自于对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的理解,来自于不断丰富的民族精神的内涵。然而,当前的民族精神的教育内容还偏重传统,缺乏时代感,不足以解答大学生在复杂的思想冲击和社会环境中所面临的疑惑,自然使学生难以产生民族认同感。
民族精神教育多以教条和古板的说教来面对大学生,教师一言堂且照本宣科,课堂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表现冷漠,甚至产生逆反情绪。部分学生认为课程无用,采取旷课和敷衍的态度,人在心不在。同类内容的活动多以征文、演讲的形式进行,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往往只是被动参加,谈不上收获,更难以保证民族精神的培育效果。学生虽然看似接受了该内容的教育,但并没有从内心里产生共鸣,也就谈不上真正的认同。
民族精神教育未真正被学生接受和认同也表现在学生的知行不一。他们热爱祖国,有理想有抱负,有着报效祖国的愿望和热情,但同时又眼高手低,不能吃苦耐劳,关注实习和就业单位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频繁跳槽。他们乐于参与道德评价,对社会的不良现象敢于发声,但又缺乏自我约束力,上课迟到,乱扔垃圾,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上课玩手机。这充分说明,民族精神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品质和情操,高校的教育缺少大学生的价值观的自我修正和民族文化的自我熏陶。
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大学生的内化和认同,转化为大学生对民族精神认知和践行的文化自觉,那么,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便成为了当前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着力点。从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效果来看,当前民族精神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没有解决好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问题,一个只有渊博学识却没有优秀品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就只能是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应该自觉地以民族精神约束自我,把民族精神的塑造与个人的人格塑造相结合,将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价值寄托。因此,文化认同应当成为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
文化认同,是指一个群体对其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所达成的共同理念或共识,是群体遵循和秉承的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而我们所说的文化认同是指对于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是大学生通过学习和体验,在认识和情感上形成的对于民族精神内涵的认识趋同,并用之端正自己的价值观,指导自己言行的过程。它不只是认识上的赞同和情感的接纳,更是信念的确立和知行合一。
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是中国大学生区别他国大学生文化身份,并以此建立自己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重要过程。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境界、品质胆识将决定着国家的前途命运,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观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振兴。只有青年学生有足够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尊,才能具备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才能抵制西方思潮的侵袭与分化,才能理智地看待和解决民族矛盾冲突,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培育具有民族精神的青年一代,才能确保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后继有人。青年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肩负着祖国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他们对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将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国力甚至生死存亡。
文化认同的主体是人,认同的对象是文化[4]。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属性都具有可变性,因此文化认同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这种可变性意味着多元文化理念共存的情况下,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便有了可选择性,这也使当前大学生面临西方思潮影响而产生的立场摇摆变得合理化。同时,根据矛盾普遍存在的基本原来,文化的认同与文化的冲突必然是共生的,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可变性决定了文化冲突的必然存在。多种文化理念并存必然引发大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危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是社会构成中的中坚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处事也在社会中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他们萎顿低迷、事不关己、信仰淡漠,则社会亦然,人人自危;他们团结协作、敬业奉献、追求真理、厚德载物,社会便多了正气,社会发展便有了希望。在此逻辑下,高校的民族精神培育给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才变得更加重要。通过达成文化认同而实现的凝聚力量,更有助于化解社会问题,有利于维系社会的正导向,也有利于实现国家建设的宏伟目标。
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教学过程与文化认同密不可分。恰当的教育方法、充实的教育内容、正确的教育理念都可以促进和强化文化认同,反之,也会制约文化认同。而实现不了真正的文化认同,民族精神的培育就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民族精神的培育应该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根植于内而显于外的精神情操,是一种凝聚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带来百折不挠的勇气,养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激发强大的创新、钻研的精神动力,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使其能够担负起祖国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高校的课堂教学是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主渠道,充分挖掘课堂教育的文化资源,对于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增强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两课”但往往因为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僵化而被边缘化。学生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只图通过考试,并没有真正地入脑入心。因此,对于教育内容的设计安排,必须将民族精神作为“两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并不断赋予具有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内涵,要讲传统文化和古代文明,也要讲“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航天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丝路精神”等;从教育方式上来看,“两课”授课中必须改变以灌输和一言堂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符合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途径,以讨论、争辩的形式直面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分析道德价值,能够在争辩、比较的基础上形成对于道德价值的自觉选择,突出教育过程的体验性、参与性、合作性,才能使大学生感同身受,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还可以采取网络、电教、调研、访谈、基地建设等途径辅助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心悦诚服地认同课堂理论。
加强专业课教学对民族精神的融合与弘扬。虽然各专业课程所属的学科范畴不同、教学特点不同,但是它们对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追求是共通的,它们教书育人、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价值理念也是共通的。专业教师可以结合本专业的重大科研成果,讲述它们对国家乃至人类的重大意义和伟大贡献,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也可以揭示成果背后的艰辛过程或我们的先辈学者自强不息的成长史,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
教师率先垂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渊博学识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以及饱含着对民族和人民的感情,都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较之课堂知识的传授更加深刻深远。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课堂之外的生活中,以论坛、邮箱、微博等载体随时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开心结。
如前所述,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从效果上来说尚存在知行不一的现象,因此,只有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中才能使学生切身体会中华民族的精神意蕴,加强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为此,高校需不断拓展实践教育平台:
扎实推进专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在走访企业、院校、乡镇、厂矿和部队等专业实践和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深入社会进行考察与服务,身临其境地考察民情和国情,感悟工作的辛苦、创业的艰难,锤炼意志和品质。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活动空间。依托学生社团、学生自组织等载体开展环保绿化、辅幼安老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使学生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触动,软化内心,敬畏生命,懂得奉献和博爱。
依托特殊节日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通过校园文化节、文明月创建等活动,举办传统文化讲座、字画诗词赏析、中西方文化对比、名人进校园等校园实践,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依托传统文化节日和民族历史纪念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
可以说,实践教育平台是促进大学生对民族精神文化认同的有效载体,但是实践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悉心指导,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实践、融入实践,社会实践才能达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目的,也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切实增强民族精神培育效果的目的。
学生的教育归根结底是内因发生作用的过程,一切的教育手段都是为了将外因内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转化成自觉行为。而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是将教育行为的外在作用内化为主体需求和自觉行动的根本手段,而学生能够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约束的管理能力则是个体终生发展过程中所必须的核心能力。
开展自我管理专题教育。专题教育内容围绕自我管理教育的基本维度,主要开展价值观的自我管理,其管理过程包括绩效标准设定、偏差察觉和绩效纠偏三个环节。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德鲁克自我管理理论的导入,使学生掌握并会运用自我管理的方法,养成日反思月总结的习惯。当原有正确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时,便可以对比反思,深入剖析,最终做出理性判断。可以说,大学生只有在不断的自我管理实践中,才能觉悟出民族精神不只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而是建构在社会每个元素的身上,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客观公正、艰苦朴素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这样,也才能把自我的成才需要与国家社会统一起来,从而在不断地反思与剖析中完善自我,也不断加深对民族精神的文化认同。
充分依靠党团、学生会等组织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常态化、隐性化。需要是人行为的动力,因此高校民族精神的培育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充分满足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基层团支部、学生党支部和学生会组织是青年学生中的骨干力量,他们可以以隐性的方式组织活动,加强榜样引领,寓教于乐,增强教育的知识性、愉悦性,为大学生的积极思考和可观分析搭建平台,从而把民族精神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使民族精神的培育实效性得到提高[5]。同时发挥朋辈的示范表率作用,也营造了见贤思齐的氛围,为推动民族精神的认同起着积极的作用。
[1]杨晓岚.高校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武汉大学,2004:26-30.
[2]叶兵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2-3.
[3]白翠红.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着力点:中华文化认同[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3):38-40.
[4]于硕.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J].中北大学学报, 2012, 28(4):63-65,69.
[5]符惠明.当代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基本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2):50-51.
Abstract: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backbon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inheritance of China.College students are the successors of China’s socialism, the cultiv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pirit is the key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However, the current national spirit was blank because of the time; the disrupted education does not work at present with college students and diffi cult to achiev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m, and cultural identity has become a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That Optimizing the content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expanding the platform of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self management education is the key to realizing national spirit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cultural identity path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National Spirit from Cultural Identity
WANG Qiao-l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G641
A
1008-2395(2017)04-0106-04
2017-04-02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KS129);大连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专项研究课题(DLUQM2016008)
王巧玲(1979-),女,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