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017-03-14 21:14刘长溥骆兴山王婉锜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语言大学生文化

刘长溥,骆兴山,王婉锜

(1.辽宁大学 新华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刘长溥1,骆兴山1,王婉锜2

(1.辽宁大学 新华国际商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2.辽宁大学 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快餐文化盛行,网络语言因其风趣幽默、通俗直白的特点成为当下的文化潮流,众多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趋之若鹜。作为使用网络的主要人群,大学生在其中扮演着使用者、传播者甚至是创造者的角色,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在大学生群体的流行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对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和成因、以及对大学生所产生的不利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

快餐文化;大学生;网络语言

一、引 言

网络语言幽默风趣的形式,赋予了人以更大的表达自由,激发创新意识,更能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为生活增添更多乐趣,但过度使用网络语言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底线的挑战。人民日报在《网络语言莫把粗鄙当魅力》这一报道中指出,当今社会人们面对网络语言,更多的是选择默许甚至跟风,“随着刺激程度越来越强,人们也提高了容忍度,有时还带着几分捉弄人的快感参与到转发行列中,把粗鄙当成魅力。”可见,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大学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也应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大学生不应该沉浸在网络语言这样粗俗而没有深刻内涵和内在价值的快餐文化潮流中,应该理性认识网络语言、规范使用网络语言,并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将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成为中华优秀文明的传播者和继承者。

二、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语言的现状

当今,快餐文化作为一种只追求速度而不追求内涵的文化现象,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趋势。快餐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因其通俗易懂、方便快捷、娱人娱己的特征,适应了当代社会大部分人的需要,从而渗透到了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近年来,网络语言的流行也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从最早的简化式,将“拜拜”说成“88”,“去吧”说成“78”,到后来的错别字乱用,“孩子”说成“孩纸”,“这样子”说成“酱紫”,再到现在的自嘲式,“单身狗”、“女汉子”、“屌丝”等,甚至有人把最近流行的“蓝瘦香菇”改编成歌曲,传唱网络,这都反映出网络语言在当今社会的传播之广,受众之多。网络语言更新换代的速度已经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文化形式,而其传播范围,也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流行而扩大,由于大学生是微博、微信的主要用户,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也成为当今大学生交流沟通中的普遍现象[1]。对此,我们对某高校5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涵盖不同专业、不用年级、不同性别。经过统计分析,我们发现,98.8%的同学选择“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其中“经常使用”的占91.8%,还有1.2%的同学选择“从不使用”。在使用网络语言的频繁程度上,男生比女生高,经分析,这与男生偏爱网络游戏有关。

三、大学生过度使用网络语言的成因

(一)大学生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需求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往往更加追求自由,注重个性,自我意识较强,性格上也比较张扬、叛逆,网络语言符合他们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特点[2]。大学生还处于接受应试教育的阶段,经历了高中辛苦的学习,他们更希望释放自我,反叛束缚他们欲望的传统文化,而随着使用的越来越随意,网络语言可以满足他们叛逆、追求自我的心理需求,由此也可以反映出他们渴望被社会理解、肯定和认同的迫切心情。

(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网络文化的发展较快,追其原因,是网络信息的受众广、传播范围广,这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是离不开的。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为网络语言的流行提供了条件,在网上,人们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的情感,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而网络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迎合了大学生思维跳跃、创造力强的特点。受到快餐文化的影响,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习惯也在慢慢改变,他们不再拘泥于报纸、书籍等传统方式,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碎片化的“浅阅读”形式会让大学生更加偏爱直观简洁的网络语言。

(三)商业利益的驱动

网络的盛行推动了一系列网络产业的发展,例如网络游戏、网剧,而它们的受众群体大部分是大学生,很多网络语言来源于此,因此大学生在休闲娱乐之时,不免会受到影响。而网络媒体在商业利益的促动下,为了吸引眼球,往往会使用一些夸大搞怪的标题或内容,这也催生了一部分的网络语言。而当今,在网络走红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一些想成名的人借助网络平台,写段子、当枪手,以能拥有一句出自自己口中的网络流行语为傲,这是使网络语言风靡互联网的又一原因。

四、过度使用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

(一)不利于大学生正常学习文化知识

网络语言大多都是错用词语或者使用错别字,又或者是在词语之间加入数字、字母,这样的表达习惯会影响大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网络语言的不规范性,导致了每个人对不同的词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比如“女汉子”,有的人会认为这个词是在贬低女性,是用来形容那些不注重自己形象,过分外向,不修边幅的粗糙女孩,但也有人认为这是用来形容一个女生自立自强,像男生一样坚强不服输,觉得这个一个褒义词。像这样一词多义的网络语言有很多,而它的真正含义没有人深究,不同的人对相同的网络用语有着不同的解释,这就可能影响大学生正确地理解和学习汉语。网络语言可能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当网络语言越来越普及,一些坚持传统表达方式的老师学者反而成为了另类,对于不热衷于使用网络的人群来说,网络语言的盛行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不太使用网络用语的人和经常使用网络语言的人的交流可能会存在着障碍,一些多变的衍生词汇让专业的语言老师都会感到疑惑和费解,这就更加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无法真正学习正常的文化知识。

(二)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感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不文明的网络语言会影响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由于我国的网络监管制度发展并不完善,网络实名制尚未推行,互联网的隐匿性和交互性为大学生肆意发表言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需要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名声,会控制自己的言论,而在网络中,网民可以不用真实姓名,可能会造成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论负责的错觉,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薄弱,人们的言行不再受到舆论压力的约束和影响。在互联网中,人们的行为完全要靠自我约束,而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心理并不成熟,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未成型,自控能力不强,很有可能会受到煽动性言论的刺激,发表粗俗、谩骂性质的网络用语甚至是人身攻击,这会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带来极大的冲击,极其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不利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及道德观的传承

网络语言的盛行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承,会影响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网络语言大多都是简单直白的词语,并无深刻内涵,受当今快餐文化的影响,“浅阅读”成了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即不去追求其内涵而只看到其表象。当浅显直白的网络语言与含蓄委婉的传统表达对比时,大学生往往不会接受深奥难懂、甚至有些枯燥无味的传统文化,这就可能导致传统文化传承的缺失。网络语言不仅影响了主流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其广泛使用还可能淡化传统的道德价值观。由于西方国家在科技上的先进地位,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很多西方文化思想,西方舆论导向可能会在互联网中占据主要地位。而由于世界形势错综复杂的变化,这样的舆论导向很可能会造成十分重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被国际敌对势力操纵,散播违背道德的反动言论。

五、引导大学生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流行是因为其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可以增添大学生交流的娱乐性,也是一种个性的体现,自嘲式的网络语言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其存在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此,对待网络语言,我们不能坚决杜绝,而是要加强大学生对网络语言的理性认识以及规范使用。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语言和网络信息的分辨和判断能力,提高自身网络行为的自律能力。高校需要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了解当下最新的网络资讯,并规范教师的课堂用语,在课堂上要使用规范正式的语言而不能使用网络语言,为学生起到引导和榜样的作用,树立正确的语言习惯,明确网络语言应该只限于在网络使用,而不能随意使用。

(二)加强校园网络监管

网络不文明的信息传播与网络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是有效减少网络不良信息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办法。在高校内部,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对校园论坛的管理,规范学生使用网络语言[4]。首先,可以推行网络论坛实名制,在注册论坛账号时要填写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明确网络不应该成为肆意发表极端情绪和观点的平台,在自由言论的同时,也要恪守网络道德底线。其次,要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可以安排辅导员老师对校园论坛进行后台管理,及时关闭传播不良信息的论坛帖子,删除有害信息和非法内容,实行问责制,追诉发帖的直接责任人,及时进行沟通和教育,构建文明绿色的校园网络环境。

(三)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网络语言的更新换代快得惊人,一个网络语言的寿命不过几个月,当有新的网络语言出现时,便走向衰亡。中华文化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中华文明经久不衰,历久弥新,这与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离不开的,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让他们真正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对此,高校可以将语文课作为必修课,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规范的语言,并计入学分,让学生真正重视起来。另外可以开展多种校园活动,比如图书漂流活动,演讲比赛以及写作比赛,通过社团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言交流中获得经验,将使用规范的语言变成自己的习惯。

[1]董雅致,相明.大学生网络语言使用的调查与引导[J].长春大学学报, 2009(6).

[2]田娟,宋元林,李贺刚.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透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2(2).

[3]孙文杰.浅谈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4).

[4]张九海,王华丽.网络语言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1).

Abstract:With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fast-food culture, network language becomes the cultural trend nowadays, which is humorous and easy to understand with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college students who disseminate and even create them.The overuse of network language in college students has a evoking.This essay analyzes the status, reasons and effec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face the problem with solutions.

Key words:fast-food 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On the Effect and the Solutions to College Students’ Overuse of Network Language

LIU Chang-pu1, LUO Xing-shan1, WANG Wan-qi2
(1.Sun Wah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2.College of Economy,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36, China)

G641

A

1008-2395(2017)04-0083-03

辽宁省高校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2017年课题:“健康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应对研究”

刘长溥(1980-),男,博士,讲师,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骆兴山(1970-),男,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语言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语言是刀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大学生之歌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