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思考

2017-03-14 11:32马琳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和谐课堂思考语文教学

马琳

【摘 要】为了改变传统语文课堂的沉闷气氛,构建和谐欢乐的中学语文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校语文组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并贯彻于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师相互探讨,群策群力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关键词】语文教学;和谐课堂;思考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或导演,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当主角。在语文课上,我们注意把单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个体进行思维、情感及审美活动。教师也要加强理论学习,并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营造趣味课堂和活力课堂,提升语文课堂效果。

1 构建和谐语文课堂的方法

1.1 注重导入环节

课堂导入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新颖、别致的导入,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教学情境。好的导入会像磁铁一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好的导入又是电光石火,会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催人奋进。在教学中语文教研组进行了多种尝试,收益匪浅。如创设情境导入法,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展现情景,借助图画再现情景,播放音乐渲染情景,结合锤炼语言描绘情景等导入。如《土地的誓言》一课的导入,唤醒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了学生之心,激发了学生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的爱,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铺设了与文本对话的桥梁。在教学《春酒》时,笔者以含情的诗句开篇,营造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诗一般的情感氛围和基调,学生似乎已隐约触摸到文章跳动的脉搏,感悟文本的心境已悄然进入状态。有的老师使用幽默有趣的导语引入新课,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教师运用直观形象的图片、录像等图像资料导入新课,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欣赏3分钟的腰鼓舞蹈片段,学生会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其中的生命律动,由衷发出“好一个安塞腰鼓!”的赞叹,这为下一步激情朗读课文奠定了基础。

1.2 吸引学生注意力

语文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有血有肉,内含情感美、语言美和哲理美。美丑善恶全在其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对课堂的调控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我们认为,师生间关系密切,感情融洽,学生就爱听老师的课,语文学习的兴趣就浓厚。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和专长,课堂上老师注意彰显个人魅力,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板书,生动鲜活、妙趣横生的教学语言,丰富多变的体态,儒雅的教学风度都会对学生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让他们产生持久的学习热情。

1.3 有效设计课堂活动

新课程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或导演,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当主角。在语文课上,我们注意把单边活动(自主活动)和多边活动(交互活动)结合起来。自主活动,有利于学生个体进行思维、情感及审美活动,充分发掘学生个体的潜能、张扬个性、表达思想情感、发展智力。在交互活动时,有着不同性格、背景、性别、情感的学生的个性化的观点、体验、情感等发生交流与碰撞,有助于激发学生思想的火花。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活动要紧紧围绕围绕语文素养的提升来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这样既能增添语文知识教学的情趣,又能保证效果。又如在教学《安塞腰鼓》时,采用了“美读课文,竞赛激趣”的形式。课堂上学生分组竞赛朗读、师生模仿合唱、交响乐的形式合作朗读,激昂的诵读给学生带来了精神的愉悦。在教学《杨修之死》时,组织学生就“杨修該不该杀”这一话题进行辩论,老师在旁指导,学生们分组辩驳,有理有据,趣味盎然。在中考成语专题复习时,有的老师设置了“看谁读得准”、“对比找错误”等环节。学生们的热情高涨,他们纷纷质疑,争辩讨论,论证分析,有模有样。“用动物名称填成语”、“补足成语俗语”,有的内容较为生僻,学生通过问询、查资料,一一填满,有的题目没等老师布置,已经写得津津有味。

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以下问题需要注意,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大多数班主任平时教育教学任务多而杂,对于一些活动的过程缺乏系统的跟踪指导和及时的记录存档。同时教师头上的考试压力与课堂趣味教学之间存在着矛盾。毕竟现实是残酷的,社会上只认考试成绩,迫于压力,教师不能完全放开手脚搞研究,尤其是高年级的教师。我们应加强观课、议课,全面提升教师的研究热情。议课从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研讨。同时,学生的兴趣存在着差异性和可变性,因人因班级和学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时教师忽略了这些特点,不能灵活运用激趣的策略,课堂出现了“断电”现象,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克服的,我们要不断丰富并拓宽研究的思路。

3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为了提高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我校语文组教师加强了理论学习,把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通过上网、学习专著、阅读语文激趣教学理论的文章,提升语文教学素养。如:《语文生活化研究》、《张扬个性拓展作文教学空间》、《语文课堂问题涉及的有效性》等,通过学习,努力从理论层面上引导教师对课题产生的背景、科学依据、教育思想、实践价值全面把握,积淀语文激趣教育思想,并贯穿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要求教师平时写好教学反思,两周完成一篇教育随笔,积累教育智慧。学校积极创造条件,让一线教师“走出去”学习培训。这些培训活动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为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张涛]

猜你喜欢
和谐课堂思考语文教学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新课改下中职校和谐教学课堂的构建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