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平
摘要:指出了在造林工程建设工作中,苗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特点成为林区建设的首要阻碍,因而满足国家经济发展需求,提高造林质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新方向。分析了林区建设整体规划工作的原则及方法,阐述了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也探讨了林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措施,以期为实现国家林区建设整体布局提供参考。
关键词:造林质量;病害防治;优化;提高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8202
1引言
由于林区工程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促使林区价值、建设等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林区建设的价值可从两点进行探究,其一为维持生态发展现状,改善环境质量,其二为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此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目的。从整体上来看,造林质量和人为因素、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即人员粗放式管理、气候变化异常以及土壤酸碱失衡等问题,导致苗木无法完成正常生长,促使造林质量下降。
2林区建设整体规划
2.1规划原则
依据经济规律、自然变化原则,从而彰显造林工程综合性和实效性、科学性与示范性等优势。其中在林区内部关于苗木种植工作,应依据苗木实际情况,充分结合立地类型、因地制宜标准,通过科学育种或配种方式的设定,提高林区植被建设质量,构建一体化林业发展格局,如对乔灌草和名贵植被的运用,最终实现经济化、效益化与生态化造林建设的目标。
2.2规划方法
在开展造林工程建设前期,需对试验区地形图相关资料进行收集,通过对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形地貌的分析,结合社会经济实际情况,做好造林整体规划工作。首先,利用小班设计的方式,对林种、树种、乔灌草等种植面积进行统计,并以此为基础,对农林牧等面积给予合理确定。其次,以种植面积为前提,对各树种或苗木种量进行计算,通过造林任务的拟定,详细记录各年度树种、种植面积、用种量与用工量等数据信息。
3提高造林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3.1整地
若要有效提高林区苗木成活率,可通过对种植土壤整理的方式,确保土壤酸碱度平衡,以此为苗木提供适宜的生存空间。在此期间,造林地块均在荒山地区,加之耕种难度大的特点,导致土壤熟化程度有着较大的差异,而整地工作的运用,可针对地块实际地质状况,对其土壤酸碱值进行调整,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種植地土壤条件可维持苗木日常生长需求。
3.2选种
在造林工程中,苗木种植需依据“适地适树”原则,即在适宜土壤条件下,对符合其生长需求的苗木进行种植,这种方式的运用,既符合苗木生长习性,又可对苗木化学性质进行充分利用,实现苗木种植成活率提升的目的。另外对于良种的选择,也需采用系统观察、多方筛选的方式,结合气候和立地条件,选择生长速度快、材质优、抗性强与繁殖率高的树种。在传统林区建设工作,对于树种的种植,仅选用“见籽就种、是苗就栽”的方式,并未对平川、山地等地形与气候条件进行全面思考,促使造林工程呈现事倍功半或无功的状况。
3.3种植间距
种植间距是在原有单位面积的基础上,对植株种植数量和种植密度进行科学控制。一般情况下,选用乔木为造林主材质,需将其密度控制在0.2左右;以灌木为主的林区,其灌木苗木种植面积应占据总种植面积30%以上。与此同时,苗木培育目的、立地原则与生长习性均是决定造林密度的主要因素。作为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商品林,其可通过水分条件和树种协调运用的原则,构建以经营、生态效益为前提的公益林。
3.4混交种植
关于苗木种植工作,单一苗木并不适用于现阶段环境发展的需求,虽然单一种植能够实现施工、采伐简易化特点,但因其后期养护、成活率控制与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难度相对较大,为了预防造林单一种植状况,需采用混交种植的方式,从而有效提升造林质量。在混交苗木种植期间,需考虑苗木生长层次、日照需求等条件,通过对林区食物链结构的设定,以此实现不同苗木制约生长或促进生长的目的,从而降低林区病虫害问题,保障苗木健康生长趋势。现阶段国内自然林区相对较少,多数林区属于人工林,而混交种植方式的运用,对于造林工程有着深远意义,如促进林区综合生产力的提升。
3.5造林方式
造林方式需充分结合“水循环”原则,种植前通过对苗木特点、生长习性土壤条件的判断,结合苗木剪梢和截干、修枝与修根、浸水以及蘸泥浆等手段的运用,依据腹膜和保水剂、生根粉与菌根剂等造林抗旱技术的应用,有效实现苗木种子坐水和深栽的目的。
3.6后期管护
造林工程结束后,需做好后期管护工作,尤其针对幼林管护工作,其原因在于:苗木需经历缓苗和扎根、生长以及速生等过程。为了创造幼林最佳生存环境,需对水肥气热光等条件进行合理设定,以此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苗木正常生长趋势,实现造林质量合理控制的目的。具体的管护工作包含补植和浇水、封禁管护与松土扶苗、定株、修枝以及水肥管理、病虫害与森林防火等。除此之外围栏封育和专人看护措施的运用,是实现造林病虫害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的前提,从而提高苗木成活率。
4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
造林工程病虫害防治工作需深入到苗木种植各个环节,通过对施工前、进行时与结束后完善防治体系的构建,实现苗木病虫害调查和监测、防治与预防等一体化防治工作,结合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的运用,结合化学防治等辅助手段,从而提高造林质量。
4.1全面分析病虫害状况
在开展造林工程前期准备阶段,需对林区病虫害问题进行大致分析,如病虫害种类和危害等级、密度与危害范围、频发季节、历史遗留问题等,从而为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精准化数据信息,便于后期对病虫害进行预测。其中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首要前提为针对地区与自然条件的差异,对病虫害种类、调查方法和生长习性有着系统化解读,从而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4.2病虫害监测
从本质上来讲,林区病虫害具有病发速度快、危害性大与防治难的特性,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基于此需对病虫害监测工作的意义给予高度重视。如对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运用,通过对病虫害预警体系的构建,使其能够及时对林区病虫害蔓延、防治等问题有系统化了解。同时,为了提高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提高苗木抗病性,需在苗木选择时,结合苗木生长习性与种植环境等条件,判断其是否具有较强病虫害抵抗能力,从而降低后期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工作量。
4.3病虫害防治方案
林区建设工作终止后,需通过病虫害防治方案制定的手段,做好苗木病虫害疾病防治工作,其原因在于:在苗木出现害虫或疾病蔓延的趋势,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避免危害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常规情况下,关于病虫害防治工作主要包含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前者主要利用害虫天敌和微生物菌原等有益生物繁殖的方式,对虫害实施控制。该种防治方式的运用,处于长期防治手段,且对苗木正常生长无任何威胁。后者主要利用捕杀、阻隔与高温处理的方式,既可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又不对害虫天敌给予伤害。从害虫防治的角度来看,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均存在相应的不足,如见效慢、无法对害虫数量给予有效把控,从而引发多种病虫害的间接出现。
物理防治以人工预防为主,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加大对工作人员任务量,因此,需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基础上,以化学防治作为辅助,通过对苗木各阶段和各季节病虫害种类的解析,实现病虫害防治方案的完善与优化,以此制定最佳病虫害防治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提高造林质量。
5结语
通过对造林质量有效措施的闡述,可知影响苗木成活的因素相对较多,如选苗和培育、栽植准备与实际栽植、后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看似相对独立,但实际上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需在各项环节精准无误的基础上,提高苗木栽植质量,以此实现对苗木成活率、造林质量的有效控制。另外,以“苗”为核心,采用“适地适树”、“因地适宜”原则,稳抓苗木栽植各项环节,不仅是提高防护林、人工林构建体系的前提,也是提升造林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潘颖,刘万丽,孙志伟,等.杨树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初探[J].科技视界,2013(15):181.
[2]韩淑英,岳惠敏.红松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赤子,2014(10):269.
[3]王志明.浅议杨树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科技与企业,2015(2):255.
[4]于洪举,李淑娟.杨树造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5(24):157.
[5]李宪发.浅谈红松造林技术及主要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213.
[6]王双林.提高造林成活率质量探讨[J].农民致富之友,2016(1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