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亚男+陈月华
摘要:指出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于城市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城市景观及生态规划的概念,阐述了城市景观规划的原则、目标及相关理论,探讨了其研究内容及规划程序,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3000403
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1.1城市景观的概念
城市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结合,是城市的延伸和附属,是具有开放性、动态性、脆弱性的复合生态系统[1]。就生态系统的性质而言,城市景观主要包含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两种生态系统。而从城市景观包含的景观要素来看,它分为斑块、基质和廊道。同时,由于人的干扰性,城市景观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与其它景观不一样,含有大量的人工景观要素,并具有高度的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1.2生态规划的概念
伊恩·麦克哈格认为:“生态规划是运用生物学及社会文化信息就景观利用的决策提出可能的机遇及约束。某一地区借此而得以在法规及时间的运作中被解读为一个生物物理及社会过程”[2]。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以及各个领域专业人员对其日渐深入的研究,生态规划的内容已不再单纯停留在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研究,而是能与经济、环境和景观规划相结合,与生产、生活以及生态建设相适应,研究城市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过程相互产生的影响,对景观生态进行分析与评价,继而寻求到解决当前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1.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渐向城市聚集,城市景观格局在变化,从而影响众多生态过程,这些影响或多或少会引起环境问题,此时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以景观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为基础,正确合理地配置城市景观自然资源,深入探析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使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化,使城市景观空间结构合理,使基质、斑块、廊道等景观要素的数量及其分布空间合理,为人类提供一个生态、舒适、健康的城市环境。
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与目标
2.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原则
(1)具有生态的观念。20世纪末,景观规划的研究对象就不再仅仅针对人们的身心健康。1863年,奥姆斯特德(城市景观规划的鼻祖)就首先引入生态的观念,他提出景观规划学要将生态思想融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此后景观规划学发展到了景观生态学的层次上,面对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与环境问题,生态观念的引入似乎为我们了解与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开辟了新思路。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时要引入生态优先的概念。以保护自然景观、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多样性为原则;开发与保护环境相结合。
(2)尺度原则。廊道、基底、斑块等组成景观空间单元,这三者构成了城市的景观结构要素。不同的景观空间单元表现的尺度不同,具体为连接性景观廊道的隔离性尺度、城市生态绿地的规模、城市边缘地区破碎化等。不同的尺度,生态过程及其规律也不同。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并剖析上述尺度敏感地区,准确划分出其合理的尺度规模,并制定相应的可实施的规划管理举措,正确利用这些地区的尺度特性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
(3)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指各景观要素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多样性。这个原则可以从3个层面来理解:第一是由于城市景观大多为人工景观要素,其自然生态要素所占成分少,针对这一情况,为了保护多样性和异质性,应适当增加自然生态所占比重,以协调城市景观结构;第二是以往在进行城市绿地建设时,经常有景观结构单调的问题,所以在增加自然生态要素成分时,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第三是注意斑块多样性,斑块、廊道的形状、数目和面积不一,需結合各种斑块和廊道。
(4)结构与功能合理化原则。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该原则要求合理地布置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合理划分土地,明确城市功能、避免相互干扰的局面。
2.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目标
(1)安全性。安全是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首要目标,必须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在巨大的灾害的情况下能成为市民疏散或避难的场所,这是社会目标。
(2)健康性。指既要注重自然生态健康,也要关心民众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健康。前者是保护城市景观的生态平衡。后者集生态目标、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为一体的,若市民身心健康,既可以减少医疗保健费,又能以最高的效率进入工作,继而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3)便利性。指为满足人们居住的便捷性,在居住区或者小范围的城市绿地内,尽量令游人能够步行快速到达,而不用搭乘车辆。这属于社会目标。
(4)舒适性。这要求既要考虑生态自然,也要关注社会心理。设计结合自然、富有意境、能寓情于景的景观环境往往能让人心旷神怡,产生精神创造力。3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相关理论
3.1斑块-基底-廊道模式
斑块、基底、廊道是城市的景观结构要素。斑块是指一个区域中相对均质的空间单元,在斑块内部有细微的异质性,并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3]。农田、湖海以及居民区等都可认为是斑块。廊道指景观中与周围土地不同的带状栖息地,包括溪流、山脊、公路等。景观中分布面积最大、连通性最好的背景结构称为基底[3]。斑块和基底是相对概念。如图1中所示,如果城市用地是斑块,那么大面积的农田是基底。若将城市用地看作是基底的时候,其内部的岛屿便是斑块。斑块-基底-廊道模式是为描景观格局提供了“空间语言”,这种模式也为比较各种景观要素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变化提供了“共同语言”。
3.2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在研究岛屿物种数量、组成及其变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Preston在1962年最早提出岛屿理论的数学模型。模型表征物种丰富度随岛屿面积或陆地群落的取样面积呈单调增长的趋势,许多生态学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不同的假说解释中和面积的关系[2]。这个学说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地理分布以及动态格局的了解和认知,同时为斑块概念提供了更有方法论意义的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学把围在另一种基底系统中的孤立的异质空间单元,如绿地、城市、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等,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生物地理岛屿,并应用于生物地理学理论进行研究。
3.3景观连接度理论
自然生境斑块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中,被认为是因自然生境的破碎化而形成的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陆地岛屿”[4]。由于城市的扩张,原本彼此隔离的自然生境板块之间的破碎化程度与隔离程度已然不断增加,加速了某些动植物种群的灭绝,自然生境斑块的连续性显得尤为重要。景观空间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性程度即是景观连接度[2]。基于这个理论,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衡量景观空间结构单元间的连接性,将彼此分离的生态系统连接起来,规划物种流从一种景观斑块移动到另一种景观斑块,并对周围景观基底和斑块群落形成正面的生态效益。具体设计中,景观在空间表现出的连续性主要是通过廊道的走向、宽度、形状等进行设计的。
4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与规划程序
4.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分为3个方面:一是景观敏感度保护规划;二是生态绿地空间规划;三是景观格局分析。
景观与人之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研究认知发展过程中景观会非常容易产生变化,这些对人有特殊含义或者具备潜在的天然的灾害的景观就是景观敏感度。城市景观的人为干扰因素比较多,人们在改造自然、开发城市时的不正当举措往往会破坏景观,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因而要将景观敏感度保护规划放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首位,这直接决定着城市景观的发展。
在城市景观生态环境中,比较脆弱敏感却又占据重要比重的就是生态绿地空间。生态绿地空间具有保护净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小生境、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等生态功能。在规划生态绿地空间时,不仅要规划协调对市区内部的绿地,也要对市区外围的绿地进行生态规划,以满足民众的生活环境需求,使城市空间结构人性化;同时要合理安排城市生态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别是城市中心城区人口密集,需要更多的绿地空间来平衡其高度人工化的景观空间。要注意将分裂与集中的景观要素相结合、大小斑块相结合,这能提高景观的异质性和保护物种多样性。
景观是由斑块、基质、廊道等景观要素构成的镶嵌体,景观格局是由这三种景观要素的数目、形状、大小在空间上的不同组合形式而构成。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能体现人类与自然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景观格局分析是用来研究景观结构,比如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别、多样性以及空间关系。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景观格局分析需要对城市景观的空间分布以及景观结构特征随时空的改变进行评价,也就是城市景观现状评价。
4.2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程序
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需要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景观生态格局和生态过程等,找出当地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善于去发掘其潜在的景观资源发展优势,提高景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意味着需要较强的综合力,同时需要结合调查、分析、综合以及评价等多种方法才能做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具体程序如下。
(1)确定规划范围与目标。一般来说,是由政府决策部门来确实规划范围的。规划目标大多是合理协调当下不令人满意的景观空间格局。
(2)景观生态调查与资料搜集。城市景观生态规划需要搜集各类图件:遥感影像图、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图、植物分布图等;各类资料:历史资料、社会调查、实地考察等。此外还需进行景观生态调查,洞悉该区的景观格局与演变、生态过程和人文历史,以对该区的有着整体的把控,为之后的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3)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分析。城市景观格局及其变化能体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分析是用来研究景观结构(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别、多样性、空间关系)和现状以及潜伏的功能分区[5]。所以把握好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分析,这对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有着特殊价值。
(4)景观生态分类和制图。这是做规划时必经过程。它需将景观的功能、结构及其空间类型进行分类。通过这个方法可以获悉景观空间外部与内部之间的联系,并探知其景观生态功能与空间结构的特点。
(5)景观结构功能划分。为了是满足景观生态系统能够全力协调与调控各种生态过程,需要对景观结构功能进行划分,并实现景观的生产、生态、美学和文化等一般功能。使得各个景观要素分布合理有序、从而提高城市生态自然环境。
(6)生态规划方案评价及与实施。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使为了打造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力争把城市建设成为景观功能和结构人性化、合理化、关系和谐的生态城市。因此,寻求最适合城市景观利用的方案来解决城市当前的各种问题是硬道理。一般情况下,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方案评价从其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分析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商议好方案后,立即拟定具体操作措施,并实施下去。
5结语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引入生态学的理念,遵循尺度原则、多样性原则和景观功能结构合理化等原则,结合相关理论基础,保护规划景观敏感度和生态绿地空间并分析和重构景观格局,按照一定的规划程序去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变化,打造健康、发展、安全、舒适、便利的适合人们居住生态城市。尽管提供了一些理论与方法,但还是不能全部解決目前城市中各种问题,仍需进一步的深究。
参考文献:
[1]杨志峰,徐琳瑜.城市生态规划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王云才.景观生态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温国胜.城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4]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焦胜.城市生态规划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郑为民.城市生态规划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吴文英.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福州为例[J].福建师专学报,2001,21(5):58~70.
[8]吴健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9]申亚男.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应用初探——以通惠河滨水景观生态规划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10]银周妮.城市景观生态设计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0.
[11]纪爱华.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研究——以兰州市为例[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
[12]胡忠行.城市景观空间格局及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研究——以金华市城市绿地系统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