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课堂讨论的误区

2017-03-14 19:46陈礼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堂讨论误区措施

陈礼洪

摘 要 随着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提出,讨论式教学已深入课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却走入了课堂讨论的误区。如何把课堂讨论落到实处,可从小组编排、题目设置、教师参与、信息评价这几方面入手,切实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课堂讨论 误区 措施

近年来,随着新课改教学要求的提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成为了语文教学中必备的一环。为此,讨论式教学已深入课堂,几乎每位语文教师在上课时都在用讨论式教学方法。那么,什么是讨论式教学呢?讨论式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学习目标自觉思考,主动设疑,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探讨、展示结果,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笔者与众多的语文教师进行探讨并根据自身实践活动归纳出课堂讨论的误区为以下几点:

误区一:流于形式,讨论前的准备不够。

课堂上要讨论的题目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有一个充分准备。但很多教师在上课前并未做任何讨论的提示,只是在上课时突然遇到某个问题学生回答起来有难度,于是即兴的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临时性、随意性太强,教师、学生无论是思想上,还是内容上都准备不充分,讨论起来也较被动,部分学生干脆就不讨论,使得整个讨论浮在表面。久而久之,学生对讨论也失去了积极性。

误区二:讨论的题目太随意,价值性不高。

这表现在教师选取讨论的题目时未做深入的研究,要么就一般性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来说没有深入的空间;要么有的教师则选择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对语言基础较差的学生则无法讨论,无话可说。无论是上述情况的哪一种讨论,学生参与面都较窄,甚至让讨论陷入尴尬局面。

误区三:讨论时间不够,学生泛泛而谈。

讨论时间不够更多的反应在公开课上。这种讨论看似很热闹,学生也各抒己见,整个教室一片人声鼎沸,可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学生刚刚讨论两分钟,有的学生刚投入,有的还在“尝试错误”,教师就一拍手“好!”“停!”,便已宣布讨论结束,学生却觉得语意未尽。这样的讨论不过是做做样子,摆摆花架子而已。

(1)科学地编排小组,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学生能否讨论起来,能否在讨论过程中思想得以碰撞,关键在于小组成员的编排,在编排小组过程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其智力差异,在分组过程中,尽量能搭配,在教学实践过程,通常把学生分成四个至五个人一组最适宜,绝对不能超过7人。小组成员中,要有活跃的,也有性格较为内向的,有智力较好,也有其他类学生,这样,他们在讨论中都能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在整个讨论中,教师要变教导者为伙伴式的服务者,真诚、坦率地与学生平等相处,用爱心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能畅所欲言。

(2)充分准备,设置有价值的讨论题目。

在课堂讨论前,学生要充分预习,充分质疑。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力量,掌握部分学习内容,获得一定成就感,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目前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从而引起探索和质疑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再把这些问题加以提炼,找出有价值,有代表的讨论题目,让学生讨论,如:我在教学莫怀戚的散文《散步》一课中,学生通过预习,产生不同的疑问,“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的问题上,有同学说儿子说了算,有同学说母亲说了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于是便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走大路还是走小路的问题上,究竟谁说了算?”学生顿时兴奋起来,积极参与大胆发表意见,最后,教师加以点拔,很轻松的由这个问题解决了文章的中心。可见,设置有价值的讨论题目的重要性,而对于那些可讨论可不讨论的问题则最好不讨论,以免落入无意义的争论中。

(3)审时度势,教师参与并巧妙地调控引导。

讨论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在讨论时,情况变化莫测,有的出乎教师预料,有的浅尝辄止,有的甚至跑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随时掌握情况,并巧妙地调控引导。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绝不是旁观者,绝不是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认为听见了一片热闹的声音便以为讨论达到了效果。笔者认为在整个讨论过程中,教师都要加入其中,并随时作点拔分析。教师可具体加入某一小组,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和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质疑;也可同时参与几个小组的讨论,以便随时掌握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并对学生在讨论中出现的偏颇给予及时的引导。如在教学《背影》一文中,让学生谈谈对“父亲爬月台买橘子这一举动”的看法,当时就有一个小组的同学提出:“父亲爬月台这动作是违反交通规则的”。对于这种偏离文章的看法,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给予引导,才不至于讨论游历文本之外。

(4)正确处理讨论信息,合理进行评价。

一次讨论下来,将會涌现大量的信息,讨论结束后,针对众多的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整理或处理。一般来说,对于信息的“联结点”可让学生从中归纳出符合文本的结论,促进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于信息的“分歧点”可让学生进行剖析,能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可引发再次讨论,并由教师作一些帮助,从而实现认识的统一,而对于在讨论过程中涌现出的积极小组或个人,教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可评出优秀小组及个人,以提高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让学生尝到讨论的“甜头”。

总之,只有走出课堂讨论的误区,科学地设计和安排讨论式教学,杜绝“假”“浮”现象,把课堂讨论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促进课堂信息的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砚冰.英语课堂合作学习的实施与评价[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猜你喜欢
课堂讨论误区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冬季洗澡的误区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改变教学方法是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兴趣的突破口
谈素质教育中的课堂讨论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