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春
“情境引入——新知教学——巩固练习——全课总结——课后练习”,这是常见的小学数学课堂结构。几年前,我校对这样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变革,以“先学后教”为主线,以“前置作业——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共享拓展”的课堂结构进行教学,让学生“上前一步”,让教师“退后一步”。“上前一步”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自学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退后一步”,旨在让教师把功夫用在备课环节,提高教师在课堂中的点拨引导、组织调控等能力。经过几年的实践行动,师生的变化显而易见。
一、調查研读,把握教学起点
打破原有课堂结构,改变原有教法的前提在于寻找教学起点,它的落脚点是对“点”的思考后所形成的备课行为。寻找哪些点呢?即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即最近发展区)是教学的前提;研读教材内容是了解教学点、目标点。
如“最大公因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在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中,在解决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的实际问题中学习,教材这样编写的意图比较明确,一是分散难点(因为数的整除中概念众多且抽象,掌握比较困难);二是提供现实的生活情境,为解决问题而学习,突出知识的应用性。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样的呢?笔者调查了五年级3个班,共155名学生,题如图1。学生做题情况如表1。
表1 学生做题情况表
从表中可知,学生对找一个数的因数,基础相当扎实,只有小部分学生出现漏写的情况。填写集合图则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从结果来看,已有33.5%的学生会填写,26.5%的学生填写对了中间区域,旁边出现重复的现象。从数据可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和图示法不是本节课的难点。经过前测,使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起点离目标点还有多远,引起我们的思考。当然,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读,自然根据不同情况来决定,不能局限于“前测”这一形式。
二、课前研究,有备进入课堂
教育的本质是在教师帮助下的儿童发展,教师的作用是“帮学”,学习的主体是学生。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能使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是假设式的,应尽可能让学生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使之成为科学知识的发现者。”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学习知识需要自己参与,自己去建构知识、内化知识。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符合新课标新理念。比如,把课堂往前延伸,让学生先开展自学,提前感知新知,获得一些活动经验,让学生“有备”地进入课堂。课前小研究与以往的预习不同,是更高层次的预习,它是教师根据研读“两头”,设计出一些引导学生开展自学的问题、练习及自学提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所进行的一种尝试性学习的载体。
如教学“最大公因数”,在研读教材和学生之后,我设计了一份课前小研究:首先写一个数的因数,起复习作用,并要成为新课学习的一个材料;然后设计自学提示,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并理解句子;最后设计作业的重点,提前研究例题,设计三个研究提示并附有图形,让学生根据猜测在图上进行验证,获得活动经验。在右上角还有“自学研究成绩”这一个评价栏,起到自学意识的导向作用。
通过课前小研究,让学生试着学习,了解学生的情况,尤其是弱点,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关注这一点,列为教学重点之一。课前小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学生诸多能力的核心,它是终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起点,设置课前小研究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通过知识迁移,帮助学生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知识。
三、交流展示,充分暴露认知
课前研究,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已经产生。对于整个课堂教学流程来说,课堂已经延伸,学生已经“有备”。学生有了急切交流和展示的需要,他们急于把自学过程中的发现、疑问等表达出来,希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在课始,让学生对前置作业进行“大量展示、充分暴露”。大量展示,可以使许多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暴露,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想法充分暴露出来。大量展示,可以先在小组内交流研究成果,再选派代表进行全班展示,也可以指定小组内的学生来展示(小组一般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来编排),还可以由事先了解到的情况直接指定某个学生进行展示。
如“最大公因数”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生: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谁知道它们的意思?
生: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最大的一个公因数叫最大公因数。
【出示题:王老师家贮藏室长16dm,宽12dm。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师:题目中哪些词语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生1:整分米数。
生2:正方形地砖,铺满。
生3:使用的地砖是整块的。
师:理解题目便于顺利地解决问题。现在同学们拿出课前小研究,以4人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一下,你选择的边长符合不符合要求,有没有铺满贮藏室的地面。(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反馈。)
交流展示,实际上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进一步延续,我们要保护它,更要激励它。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同学身上得到启发、学习,逐步调整自己的认知;教师也可以了解学生最原始的想法,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明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学会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须要继续探究,实现“第二次备课”。
四、问题推进,逐步感悟新知
当然,展示也需要时空限制,不能只停留在展示阶段。此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下一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教师参与到其中,作为参与者提出一些学生尚未想到或忽视的问题;作为组织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从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作为引领者,当学生泛泛而谈时,要及时引领,当学生遭遇到困难时,应出手帮助;当呈现的成果没有达到教学需要时,要引领学生转变思维。
如“最大公因数”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选择其他分米的正方形不行呢?请大家分别举一个例子,讨论一下行不行?如不行,为什么?(小组讨论,汇报反馈。)
生1:我选择了3分米,不能铺满,宽边则刚刚好,摆3个,长边摆5个,还有空余。
生2:我也选择3分米,不能铺满,因为3不是16的因数。(师出示课件进行验证。)
生3:我选择了5分米,5分米也不行,不能铺满。
师:为什么?
生3:因为5不是12的因数,也不是16的因数,所以不能铺满。(5不是12和16的公因数。)
师:他是拿正方形的邊长跟长方形的什么在比?
生:长和宽。
师:除了3分米、5分米的不行,6分米的正方形行不行?
生:不行,因为6不是16的因数,摆两块,还有余。
师:3分米、5分米、6分米都不符合要求,到底边长是几分米的正方形可以符合要求呢?
生:1、2、4分米。
师:为什么这3个分米数可以呢?
生:因为它们分别是长和宽的因数。
师:我们一起把12和16的因数找出来。(圈出1、2、4。)
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还需要再次进行问题引领,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在“挣扎”中达到辨别、感悟和建构。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明显,一是要真正了解新知的关键点、困难点;二是提炼关键问题,让学生置于新一轮的问题情境中;三是及时推波助澜,引导学生发现,鼓励学生表达,启发学生思考,分享学习成果。总之,教师要根据情况,结合内容与目标,实现“二次备课”,及时提出探讨与深入的课题,或列举一些矛盾的现象、拓宽解题思路等,引导进一步探究,继而解决问题,达成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打破原有的课堂格局,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堂呈现活力,而“打破”“改变”的力量来源是基于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来源于对学习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会提高。只要把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就会变得简单了。因此,我们教师不妨先进行课前调查,研究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大胆放手让学生先自学,“下水”试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对新知有了感知,“有备”进入课堂。通过交流展示,新一轮问题的引领,再一次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挣扎”中感悟、学会。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学。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路南小学)
编辑∕宋 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