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丽娇 顾至欣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育中被迅速应用。然而,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却极少受到关注。文章以导游实训课程为例,通过对比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课堂两种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发现两种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从而为不同教学方式在旅游类实训课程的运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传统课堂;导游实训课程;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最早由美国虚拟编程语言研究中心(VPL Research)的兰尼尔(Lanier)在1989年提出[1]。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是一种由计算机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计算机产生一种人为虚拟的环境,从而使得使用者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沉浸于这个环境的感觉。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虚拟现实技术引进到我国并开始迅速发展,现已广泛应用到军事、城市规划、建筑设计、航空航天、医疗、生化、旅游、娱乐以及教育等领域。其中,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教育中的应用因为能较好地解决旅游实训教学环境情景化的问题,有效缓解实地教学成本过高、难以管理等困难,一度受到老师和学生的热捧。然而,这种虚拟技术教学其实际的教学效果究竟如何却极少受到关注。
一、研究现状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研究,比较多的是关注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林徐润,段虎介绍了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其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实训教学的发展新思路。[2]黄聿明以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探索引入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构建导游教学模拟实训平台,建设模拟导游中微格实训室,用于训练学生对景点的导游讲解。[3]
关于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香港理工大学旅游管理与酒店学院建立了“第二人生”虚拟校园,彭福尔德(Penfold)对152名旅游管理相关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虚拟现实技术对旅游教育有帮助。[4]曾世邦等对台湾大仁科技大学(Tajen University)3D导游全景培训体系的教学效果测试[5],庄惠阳等对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虚拟现实导游系统的测试,均取得了教学效果总体满意的结论。[6]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提出了质疑。陈瑜芬(Chen&Mo)等通过对846名导游进行虚拟现实培训效果测试发现,部分学员更关注系统本身的娱乐性而非知识获取,也不习惯在虚拟课堂中进行反思学习。[7]总体而言,关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偏少,导致一些实训课程在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时候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鉴于此,本文就以旅游类实训教学中对仿真环境要求较高的导游实训课程为例,来对比虚拟现实技术和传统课堂在旅游类实训教学中的运用效果。
二、研究程序
(一)实验设计的描述
根據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采用以下方案:以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导游类课程中的《导游词设计与讲解》一课为实验课程。该课程选取南京七大景区作为主要授课内容。选取导游专业大二学生60名,根据每位同学相关课程的平均成绩(这主要是为了保证分组后,每组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当),将他们平均分成两个组,其中一个组实施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另一个组采取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实施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的小组,其授课过程安排在3D环幕演播大厅中进行,该厅中的系统不仅能支持普通的多媒体教学形式,而且涵盖了南京导游资格证面试中的七个三维互动虚拟仿真景区。教学过程中,教师能模拟现场对景区的导游技能进行讲解教学,学生可身临其境般进入景区进行模拟讲解。
在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后,对两个组同学进行测评及访谈,统计对比结果,并进行对比研究。
(二)研究工具
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有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方式。由于本研究是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该课程的性质更加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关于教学效果的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更为科学。这种评价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课堂接受知识时的种种内心感受,这决定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应该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即考试成绩。为此,本研究设计了一份测试题,该测试题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为主观感受测评,调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内心感受,具体包括兴趣浓厚度、学习难易度、教学有序度、课堂气氛热烈度等问题;另一部分为学习成效测评,通过考试考核的是学生对于已学内容从最基础的知识的掌握到最高级的创新能力,具体包括基础知识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实践操作及创新提高等方面的表现(见表1)。每项指标采用10分制进行打分,主观感受测评总计40分,学习成效测评总计40分,总分共计80分。
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造成教学效果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还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访谈。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教学效果总体测评情况
从总体的教学效果看,采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小组教学效果总得分均值为64.90分,采用传统课堂的小组教学效果总得分均值为55.70分,这说明,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效果要明显优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
从最直观的学习成效来看,实施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的小组其学习成效总得分均值为31.20分,实施传统课堂教学的小组其学习成效总得分均值为27.45分。这说明,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学的小组其学习成绩要高于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小组。
(二)不同教学方式下教学效果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更加深入细致地对两种不同教学方式下的教学效果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本研究采用了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是在对总体分布情况不了解的情况下,通过两组独立样本的分析来推断样本来自于两个总体的分布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方法。SPSS19.0软件提供了多种对两组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方法,如Mann-Whitney检验、K-S检验、W-W游程检验、极端反应检验等。本文采用的是K-S检验,设定显著性水平α=0.05,其原假设为:两组独立样本总体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运用SPSS19.0软件,得到的检验结果如下,见表2。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主观感受测评中的兴趣浓厚度、课堂气氛热烈度,学习成效测评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知识融会贯通、实践操作及创新提高等测评指标的显著性概率sig.值均小于0.05,这说明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这几项指标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余下的学习难易度、教学有序度等几项指标的显著性概率sig.值均大于0.05,这说明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下,这几项指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差异项分析
为了对不同教学方式下存在的明显差异的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便鉴别出不同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本文对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项进行均值分析。具体见图1。
根据图1所示,从学生的主观感受而言,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增强课堂气氛方面更有优势。从对学生的访谈中可知,这主要是因为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后,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逼真、图文声像并茂,能呈现给学生传统教学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例如,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筑构件中的斗拱、角兽等,学生可以全角度全方位地观赏这些构件,不仅能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这些构件的空间,而且可以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甚至可以摸得着,从而全方位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形态。这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虚拟现实技术教学不受空间位置和相互距离的限制,可让处在不同位置或距离的师生或位置分散的学生能够同时相处于一个虚拟的场景或空间中,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各种训练,使学生和教师都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这也增加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从学生的学习成效来看,在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显然更有优势。传统课堂教学以“传递——接受”为特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能充分驾驭课堂,利于学生思想集中。尤其是其中的板书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在教师书写的间隙进行充分思考,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对于主要依赖记忆的基础性知识是极为有利的。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方式虽然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知识内容,但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会被虚拟现实技术中图像的全真性和精美度所吸引,而忽略了知识本身。在知识的融会贯通、实践操作及创新提高等方面,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显得更有优势。被访谈的一些学生反映,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在虚拟的学习环境中扮演一个角色,成为虚拟环境的一名参与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环境中去。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模拟练习、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攻破学习的重点、难点,当然也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创新提高的效果。此外,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使学生完全沉浸到教学所需要的环境中去,能够身临其境地熟悉整个游览线路及景点环境,从而可以针对具体的景点、景物学习解说。这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对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启示
(一)因材施教,靈活运用
所谓因“材”施教,是指教学方式的选择和使用,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从本次测评的结果来看,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并非万能的,需要根据导游实训课程不同阶段的授课内容来合理安排适宜的教学方式。导游实训课程既包括需要学生进行记忆的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如讲解的方法、技巧及景点的文化知识等,也包括需要学生进行实操训练的技能知识,如讲解的语音、语调,肢体语言配合等。根据两种教学方式各自的优势,导游实训课程中以记忆为主的基础理论知识适合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授课,而以实操训练为主的技能知识则适合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方式。两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不同性质的知识内容以最佳的方式被学生所吸收、消化。
(二)认清主体,加强引导
传统教育思想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要求做到老师教,学生听和学,甚至要求不走样。其结果是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抑制,创造性思维和潜能不能很好发挥。《教育规划纲要》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现代教育思想。对于一门实训课程而言,这一思想尤为重要。
即便在教师采用传统课堂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时,也要避免“满堂灌”的形式,既要让学生知晓怎么做,也要引导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从而使其从内心认同这种做法并乐意去实施。在教师采用虚拟技术组织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时要注意,此时的教师不仅要能融入情境,进行角色的变换,以游客的视角参与学生的技能训练,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也要能跳出情境,以教师的视角引导学生提升技能。
(三)虚实相结,多向实践
在与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尽管学生在校内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导游讲解等方面的训练,但在真正进入实地进行讲解时,感觉两者差距甚大。比如,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景区氛围内,景点和景点之间的衔接紧凑,学生可以按部就班地按照事先准备的导游词进行反复练习。然而在实地环境中,各个景点在空间上分散排列,景点和景点之间往往会有道路进行连接,学生在各个景点之间转换时,还要考虑到过渡阶段的讲解内容,其讲解的重点要根据游客的兴趣点随时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应对游客提出各种问题,所以实地环境远比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的环境要复杂得多。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应该注重将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实训与实地实训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安排一些实训内容在真实环境中操作,这样才能提高实训的效果和质量。
然而,由于受到教学经费的限制,往往不可能让学生到实地环境中去反复训练。而且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旅游专业在校生剧增,学生在上实训课时,除了要花费大量的经费租用车辆,也要具备较强的师资力量,同时还要负责学生的安全问题等。因此,高频率地开展实地实训活动对很多学校来讲也是不太现实的。为此,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实施了实训周活动。每个学期设定一周为实训周,组织学生到实地去进行实践训练。实训周期间停止一切理论课程,最大程度保证师资力量。每个学期实训周的内容根据每个专业本学期学习的重点来进行设定。比如,导游专业涉及的实训周活动有行业初识活动、校园讲解活动、金陵文化模拟导游活动以及华东线导游带团活动等。这种实训周活动,使学生在完全掌握实训的内容和流程之后,再进行实地演习,这样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技术优化,跟进教学
尽管虚拟现实技术能为教学带来诸多利处,但是很多学校对于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的使用率并不高,这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目前还存在着部分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系统操作较复杂,部分教师不容易掌握;系统运行速度较慢,影响正常教学时间;系统素材有限,增加素材需要大量经费等。此外,目前的导游虚拟现实技术中所涉及的素材,往往以景区素材为主。而在我们对实习生的反馈意见进行整理中发现,很多学生觉得在实际工作中,沿途导游颇有难度,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实训尤为缺乏。
因此,为了更好地在教学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必须优化该技术,确保其操作简单易懂,当然,也要由相关的开发公司负责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训。此外,还要根据教学需求,开发出相关的沿途导游的训练素材库,使学生在带团前对沿途的道路状况及景物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结 语
人类各种技术的不断成熟,预示着教育的不断进步。虚拟现实技术教学是实训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与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当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应用还不够成熟,它的优化还有待进一步去探索、研究。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无论是虚拟技术教学还是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有着各自无法取代的优势,只有两者的优势整合,取长补短,才能迎合当今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赵建华.虚拟现实技术与教育[J].现代远距离教育,1998,(4):32-36.
[2] 林徐润,段虎.虚拟仿真技术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2):21-25.
[3] 黄聿明.虚拟现实技术在导游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教育,2015,(1):188-189.
[4] Penfold P.Learning through the word of sencond life——A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experience[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 & Toursm,2009,8(2-3):139-160.
[5] Tseng S P,Huang M W,Liu H J,et al. A Virtual Reality Based Training System for Cultural Tourism[A]//:Proceedingsof Advances in Web Based Learning ICWL 2013 Workshops[C].Berlin:Springer,2013:272-277.
[6] 莊惠阳.助力导游专业的虚拟现实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13,(7):117-121.
[7] Chen Y F,Mo H E.UsersPerspectives on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Tour-Guide Training Courses With 3D Tourist Sites[J].Journal of Teaching in Travel&Tourism,2013,13(4):37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