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歌
在“沉浸式”教研中优化教学环节
◎杨冬歌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英语教师承担着对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关键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革新。作为一名工作两年的英语教师,我在教学设计、课堂实践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
上学期,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英语教研员莅临我校,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沉浸式”教研。我成为了这次活动的英语学科被选定的教师之一。在本次“沉浸式”教研活动中,由教师进修学院的领导、教研员、我校主管英语教学的领导及各位英语教师组成了研究团队,结合我的课例,指出我在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帮助我找到改进这些问题的方法。
本文以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英语》(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My Day”一课的第一课时为例,谈一谈教研团队的老师如何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我深入理解英语教学理念、深化课堂教学实践的。
课前,我找了几位学生编排了一个课本剧,将之作为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再构文本呈现,目的是巩固“What time is it?It’s X:00.”这一句型,引出新知。学生参考第四单元第六部分的短文作为课本剧的雏形,把时间和自己的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对内容进行增改编排,把句型融入到情境中,加深学生对这一句型的把握,同时也可以以旧带新,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研团队指出,我在这一环节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指令不清,导致学生没能理解我对再构文本的设计意图
2.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对于看课本剧的学生来说,看课本剧表演的学生只是单纯地觉得好玩而已,看个热闹,但是并没有真正融入到情景中。应设置初步感知再构文本和新知联系的活动,在此输入的基础上,也应有一定的训练活动。
课前,我为表演课本剧的同学做出示范:
T:Hi,Rick!What time is it?
Rick:It’s 7:00.
T:Oh,I go to school at 7:00 everyday.What about you?What do you do at 7:00?
Rick:Er...I get up at 7:00.
示范之后,我让学生明确,这个小对话的设计意图有两个:第一,巩固时间的提问和回答;第二,将之前学过的与生活相关的核心语言代入到时间表达这一情景中。
课堂上,对于看课本剧的学生,我设置了留白的“支架”活动,便于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理解语言,以任务促进思维和参与意识,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Rick________at 6:00.
Sophia gets up at_______.
Rick’s mother cooks meals at_______.
Sophia’s sister_______at 11:00.
教学是以“我的一天”开始的。我准备了自己生活中吃早餐、晨练、上课、做作业、做家务的图片,一边展示图片,一边用英文进行讲解:I have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and then I do morning exercises.After that,I have classes at school.In the evening,I do my homework and do housework.接着,我把上面5张图片分别展示出来,使学生理解并记忆本课核心语言:have breakfast,have class,do homework,do housework,do morning exercises.
教研团队的老师指出,这一环节我仍在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只是在一味地接受知识,并没有体会到来源于相对真实的生活情景,也自然无法实现自然迁移;核心语言和情景分解,就知识学知识。这样学生在学完一个核心语言后,不能及时反馈到情景中,造成理解上不连贯,无法促进英语思维,也不能及时地运用核心语言,最终导致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够兴奋活跃,参与课堂积极性不高,所学没能所用。
重新调整教学设计后,我把核心语言与情景融为一体,学生将核心语言融入到情境中,给学生运用语言的机会。
首先用PPT呈现我生活中吃早餐、晨练、上课、做作业、做家务的图片,边呈现、边进行讲解:I have breakfast in the morning,and then I do morning exercises.After that,I have classes at school.In the evening,I do my homework and do housework。呈现后问学生:When do you have breakfast?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及课件呈现的提示,回答:I have breakfast at_______;接着,呈现明星TFboys吃早饭的图片,学生结合语境及留白练习回答:_____(TFboys_____)(havebreakfast)at7:00;再选取两位学生熟悉的人物进一步练习:and_____have breakfast at 7:00;接下来进行遮盖练习,展示班里两位学生一起吃早饭的图片,在学生头部做了遮盖处理,呈现留白练习:_____and_____have breakfast at_____.这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开放的语境,学生可用的语言增多,留白处理为思维参与活动提供了可能性。语境和语料的变化,为语用提供了可能。
在这一环节,我只是简单地让学生听录音、默读课文,然后再让他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在处理教材文本时,没有能让学生结合具体任务充分地读进文本;之后没有结合生活情景走出文本,让学生内化语言。
教师在处理教材文本时进行如下步骤:第一步,安排听的活动,让学生完成与核心语言有关的问答;第二步,学生读,处理核心语言及有关难点;第三步,学生默读,回答促进学生深度感知和理解文本的问题;第四步,学生听音跟读;第五步,学生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第六步,学生补充文本核心内容的留白。
处理文本之后让学生看动画片《熊出没》片段。
A:Hello!My brother.What do you do at 8:00 in the morning?
B:Maybe I just get up,maybe I have breakfast,maybe I do morning exercise at 8:00.What about you,darling?
A:I have breakfast at 8:00 every morning.
B:Aha!
提供“支架”练习一:
A:Hello!My brother.What do you do_____in the morning?
B:Maybe I just______,maybe I______,maybe I_____at 8:00.What about you,darling?
A:I_____at 8:00 every morning.
B:Aha!
提供“支架”练习二:
A:Hello!_____.What do you do_____in the morning?
B:_________.What about you,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Sounds good!
学生小组内交流后汇报交流。
经过教研团队的磨课、小组讨论,也结合自己几次授课,我切身体会到:在课堂实践中,关注学生体验,尽力给学生更多参与活动、使用语言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教学效率才会提升。
这样的问题跟踪、反复研课的方式,促进了我的教师专业技能不断增长,使我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了实质性的解决,也促使我进行深度反思。我在教学上也变得主动了,我和学生同时在“赋能”的基础上实现“提分”。
(作者单位:锦州市松山新区巧鸟九年义务教育学校)
(责任编辑:史晓红)